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段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1,(14):175-177
因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性质的不明,导致了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法律关系主体混乱。因此,将知识产权损害评估在性质上界定为司法鉴定更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精神,并应以此为基础,确定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评估主体,实现权利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房屋损害一般是指房屋本身的损害,主要包括房屋实体损害、功能损害、经济损害及环境损害等方面。合理确定房屋损害的赔偿金额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房屋损害评估是评估受损房屋的损害价值,进行房屋损害评估首先要对房屋损害的种类及损失进行分析,之后要进行损害评估方法的确定,最后要分析房屋损害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屡次得不到妥善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研究发现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缺乏可操作性、尚未设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缺乏科学的评估依据和标准、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缺失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对美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进行研究,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陈宇  徐强 《环境经济》2012,(4):57-59
有人质疑环境监测司法鉴定之全面性,认为一起环境案件的损害范围、致害程度的评估鉴定涉及环境状况评估、人身影响评估、经济影响评估等诸多项目,环境监测司法鉴定根本无法为环境污染损害提供全面的鉴定结论。这实际上是没有分清“环境监测司法鉴定”与“环境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民事审判中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我国一些行政审判的实践中往往对于精神损害案件中的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给予驳回。因而,解决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阐述了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侵权精神赔偿制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性环节。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从而难以对于潜在的环境损害及生态环境自身的损害实行有效补救,也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环境权益及公共环境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与损害赔偿社会化理论为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在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等自身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通过相关制度构建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绿色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环境损害原因的复杂性和承担责任的特殊性,再加上各国不同的国情,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就国外有关的立法来看,较为典型的模式有三种: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兼用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作为环境损害赔偿的保障制度以自愿责任保险为原则的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难的原因在于环境法律供给不足和环境执法困难.以设立环境污染事故基金为经,以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为纬,织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承担网,既可以为环境维权提供可能的法律支持,又可以为解决不断涌现的环境侵权问题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斐  朱昊 《经济问题》2023,(9):19-2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由国家政策由上而下强力推动产生,而非司法实践倒逼的结果。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八年,但其适用范围仍然没有被学界和实务界厘清。实践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名无实”,规范手段和立法目的之间有矛盾。作为主要制度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生态系统功能损失或自然生物因素的不利改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民事赔偿诉讼只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有关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运用该制度的有限功能,充分发挥该制度保护权利人财产权益、维护司法秩序的设计功能。该类诉讼制度的赔偿范围仅限于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人身损害或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相关的财产利益损害。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的损害对象有时是具体的个体,更多的时候损害对象是群体性的,即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对国家和公众的环境权益损害,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主体作为公众或国家环境权益的代表人,承担国家或公众环境权益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近年来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热门话题,但其发展似乎停滞不前了。究其原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价值的定义无法最终确定,导致价值评估方法的无所适从;第二,现有价值评估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所具有的生态学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背离了评估的本意;第三,价值评估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的产权问题,导致其实用性大打折扣。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并据此提出了尝试性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行为或不履行债务而对他方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民事责任。世界各国有关民商事交易的法律规范在确定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时,普遍采用了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现实损害(直接损失)和利益损害(间接损失)的完全赔偿原则,即违约方应当赔偿受害方因其违约而蒙受的全部损失,使受害方通过损害赔偿达到合同已被履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近年来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热门话题,但其发展似乎停滞不前了.究其原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价值的定义无法最终确定,导致价值评估方法的无所适从;第二,现有价值评估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所具有的生态学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背离了评估的本意;第三,价值评估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的产权问题,导致其实用性大打折扣.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并据此提出了尝试性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楠  左庆乐 《时代经贸》2014,(4):217-218
随着经济活动中的民事纠纷越来越频繁,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经济案件中经常会涉及到对遭受损害的资产价值的认定,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和估测涉案资产的损失价值是评估鉴定机构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对民事经济案件中的损失价值进行了界定,其次将涉案资产的损失价值分为了三种情形:灭失资产的损失价值、损害资产的损失价值和经营收益的损失价值,最后根据三种不同的情形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以期对我国民事经济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索洛方程在环境污染损失评估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种将索洛方程用于评估环境污染损失价值的新方法———静态索洛方程法。该方法将环境视为新的生产要素,认为一个系统的产出是资本、劳动力(以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以某热电厂为例,对其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了计算,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李军 《环境经济》2014,(9):6-11
正环境污染到底是怎么影响健康的?这是一个不问还明白,一问反而说不清的问题。不仅公众无法回答,很多专家的解释也似是而非。环境污染肯定影响健康,很多损害症状明显与环境污染有关,却无法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污染受害者的无奈,也是社会舆论的困惑。最典型的事例,是某个地方癌症高发,居民认为与当地水环境污染有关系,要求国家和涉事企业给予赔偿,但拿不出污染损害了健康的证据。拿不出证据,接下来所有问题都不好解决。由于无法定性判断健康损害事件性质,无法定量评估健康损害程度,赔偿主张也就不能获得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於方,现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农工党中央生态环境专委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核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生态环境核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6年荣获“生态环境部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18.
商誉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被重视起来的,合理地对商誉进行评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商誉评估现状出发,对商誉价值评估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对商誉评估方法应用和指标的确定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商誉价值评估过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志军 《经济师》2005,(9):141-142
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评估人力资源价值是现代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特性以及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评价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连续割差法是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中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司法界现行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如:国家侵权造成精神损害、法人人格权遭受侵害、精神损害赔偿通用计算标准、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均应当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