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晓飞 《企业文化》2012,(11):88-88
在企业发展中,有一批创业元老,往往结局是在企业更上一层楼之际,他们却黯然离去。有人形容这是“卸磨杀驴”。有人则认为这是“物竟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可香更合理、更科学的对待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问:我是一家中型制造业公司的老板。公司成立至今已经4年了,目前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中,很多人都是跟企业一起走过来的功臣。但是现在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管理方法和处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了,请问我应该怎么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答: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度过创业期、走向发展期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根据“元老”们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应对方式:1、重用可以胜任更高职位的元老。所谓的“元老”问题,本质上是个人发展速度不能跟上企业发展速度所引发的问题。但我们也并不排除,有一部分元老可以与企业同步成长。对于这些人,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开创之初,创业元老为企业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等到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当年拼劲十足闯天下的创业元老大都“一身疲惫”,好像到了“更年期”。他们的能力相对于职位,已经远远落后,乃至成为企业继续发展的阻力。“不用他,我没有今天;用了他,我没有明天!”很多老板在面对创业元老时高声呼喊。全部砍死?落得个卸磨杀驴的恶名,也寒了众人的心,从此无人为企业卖命;让他们继续占据高位?那会阻挡众多才俊们的前进之路。何去何从,令人进退两难。如何治疗创业元老的“老年痴呆症”,成为老板们普遍的心病。同样,也是关乎元老们继续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庄栩 《中外管理》2006,(2):107-109
如何让创业元老退出.就已经是个难题。而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如何请“跟不上形势”的家族元老“和平退出”.就更是难上加难。一边是亲情。一边是事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发达国家,总裁们面对创业元老问题时.没有中国企业家的种种难处。原因很简单创业者都是以股份制形式合伙,在创业之初就明确每人所持有的股份,在公司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还会对各人的股份进行调整,并允许创业元老以优惠的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这种明晰的分配方式.使创业元老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在他们离开亲手创办的公司后,依然可以依靠手中的股票使自己的财富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比尔·盖茨的仳伴和共同创业者保罗·艾伦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创业元老。  相似文献   

6.
王妤扬 《企业导报》2009,(3):179-181
创业元老既是企业辉煌的缔造者,又是企业实现管理层新老更替的阻碍。如何解决创业元老退休问题,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本文旨在探索建立合理的创业元老退休体系,以期在保障创业元老退休生活的同时解决其退休难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不用他,我没有今天;用了他,我没有明天!”很多老板在面对一些创业元老时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企业开创之初,创业元老为企业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等到企业发展后,当年拼劲十足闯天下的创业元老,其能力相对于职位,已  相似文献   

8.
苏北 《民营科技》2006,(6):40-40
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企业的必然抉择。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实现路径是什么?抓手在哪里?回答是三大关键要素:主体、载体与人才。主体,是指企业,就是以企业为主体;载体,是指科技成果转化后实现生产力,就是以载体为平台;而人才,则是第一资源,创新之本,就是以人才为根本。也就是说,要把过去“吸引有资本的人来投资,吸引有能力的人来创业”,转变到“吸引有智慧的人来创新”。为创新聚集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的是合作创业的投资者、创业家(本文专指创业元老)和雇佣人之间的合作博弈。笔者用青木昌彦的企业合作博弈理论框架来分析,即把合作创业中的投资人看作青木昌彦框架中的投资者集团,创业元老看作是创业家,雇佣人作为雇员集团。那么假设的这三个博弈方是否符合合作博弈的条件呢?  相似文献   

10.
私企老板的十大心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像天气乍暧还寒时人的身体会产生各种不适应 ,同样 ,面临大转折、大变革、大发展的企业的老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心病”。现将私企老板心病开列如下。一、创业元老顶不住 ,外聘人员靠不住 ,怎么办?受资金、品牌、规模等条件的限制 ,创业阶段的企业一般无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 ,因此 ,这些企业的成功往往得益于企业元老的团结奋斗以及良好的市场机会。然而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 ,有些元老或因不懂经营管理 ,或因头枕“功劳簿”不思进取等等原因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怎么办?聘外来人员 ,对元老实施解雇、降职、调岗 ,既担心遭受“卸磨杀驴…  相似文献   

11.
创业者身边     
创业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人”,列企业创始人来说,如何围绕他自己这个“人”,将对创业有利的人组织起来,运转起来,可以说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选择了四家近年来市场表现优异的创业型企业,把以企业创始人为中心的一组人的关系摄入镜头,  相似文献   

12.
魏双勤 《人力资源》2007,(8X):52-55
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其员工队伍也需适时、及时地更新换代。由此,企业在引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往往要面临老员工调整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属于公司“元老”的高层管理者。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些元老已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然而对于这些有功之臣,该怎样妥善调整其职位呢?  相似文献   

13.
夏冻春  梁海松 《英才》2005,(1):87-87
没有高层团队的分崩离析,也没有创业元老的分道扬镳,四川禾嘉集团“财散人聚”的故事成为了不得不谈的话题。“25年过去了.当初和我一起创业的十几个人,如今他们一个也没有离开。”堆在夏朝嘉脸上慈善家式的关容出卖了他内心的自豪。  相似文献   

14.
李冬洁 《英才》2009,(10):28-28
郭台铭连夜坐飞机来到北京,说要见证这一历史的时刻;“亚裔创投元老”刘字环则激动地说:“这个模式甚至能影响整个技术类公司在中国的创新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 放手还是不放手?放手之后要不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怎样培养接班人?如何在自己离开之后让企业继续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创业元老的永恒话题。但是,核心问题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不断地把自己放在“过渡者”的角色还是永远自己御驾亲征达到企业永恒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淄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重要孵化基地和组成部分的高科技创业园,总占地75亩,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投资约1.5亿元。创业中心以“博学、创新、宽容、奉献”为创业文化.以“亲情服务、星级管理”为宗旨.努力营造适应中小型企业创新创业的优良环境。创业中心以“三优”构筑“三高”.发挥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器多区”格局并正在向“一园多器”转化。为此.创业中心关于打造创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划:  相似文献   

17.
在多数企业,没有经营者会向员工们提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问题。而稻盛和夫所思考的”经营哲学”却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孩童时代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的原则,例如“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要善良.要公正.要有勇气,要乐于助人,要公平”  相似文献   

18.
一、战略管理基本架构,企业管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主要解决做正确的事这个问题;企业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所以,企业要成功,既要保证选择正确的事,又要按正确的方法来做事。也就是说,企业既要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又要有支持这种战略规划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的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改革的先发效应已变得不再明显。企业之间都处在了同一平台上,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进行以管理创新为主导的“创业”,转变行政型、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使之向市场化、知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要在企业层面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国内常常把企业家和经理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在英文是前者是Entrepreneur,后者是Manager。当我们说“Entrepreneur”时,侧重于强调他冒很大风险从无到有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其中含有创业的意思。经理则往往是指受过MBA教育.有名牌大学学历、去管理一个现有的企业的人。而一个企业突破开创期走向持续增长和最终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企业家向管理者转变,这就是创业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