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8年生产总值仅为183.06亿元,人均GDP364元,到“九五”末,生产总值达到5088.96亿元,人均GDP7663元。“十五”以来.河北经济增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十五”时期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67亿元,年均增长18.5%;三级财政收入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5.6%;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是“九五”末的1.6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竞争力显著提高。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们已经圆满地实现了“双过千”目标,这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财政部门精心组织、努力工作的心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了475.39亿元(快报数),已经超过了当时预定人均财政收入超过1000元人民币的奋斗目标,为我区“十一五”开局之年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宏 《浙江经济》2006,(22):61-61
“十五”时期,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关,达到3400美元。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CDP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阶段。  相似文献   

5.
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的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对鄂尔多斯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经验作了全面的总结。储波书记在解析“鄂尔多斯现象”时总结为“三个走出了”,即“鄂尔多斯市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4.8亿元,经济总量跻身西部145个地级市第15位,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53位。人均GDP达到4978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财政收入达到93.4亿元,是“九五”末的近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1025元,是“九五”末的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4%,达到4601元,是“九五”末的1.9倍。  相似文献   

6.
“十五”广西经济发展回顾及“十一五”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爱斌 《广西经济》2005,(12):12-14
“十五”时期,广西经济发展相继实现了两个重要目标。2004年实现了以GDP突破3000亿元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2005年将实现以人均GDP突破10130美元为主要标志的“双过千”目标,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将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表明“十五”是广西经济发展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回顾“十五”发展,展望“十一五”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聆听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用追忆与留恋送走了2006,更用信心与憧憬迎来了2007。 回望2006,精彩开局,成绩斐然。“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GDP能耗、污染减排、腾笼换鸟、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全民社保等关键词,见证了浙江这丰收的一年。预计200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增长13S%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接近2500亿元,外贸出口超过干亿美元。然而,不能回避的是,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方式仍未根本扭转,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完成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一年的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天津经济》2006,(2):1-1
2005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进入新的上升期,特点是“三五八十”能量释放,“三步走”扎实前行,滨海新区成新的动力。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663.9亿元,连续10个季度在14%以上的高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当年新增经济总量552.9亿元。全市财政收入725.5亿元,实现5年上5个百亿台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02元;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884,80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为1.28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9.
数据     
《浙江经济》2008,(2):7-7
8265元 2007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65元,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0.4%。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起就一直稳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被外界称作是“浙江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秘诀就在于浙江农民大多数从事非农产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经商。  相似文献   

10.
“十五”初期,霍邱县共有贫困户60763户。贫困人口250564人,年人均纯收入仅有448元。“十五”期末,全县共有贫困户39184户、贫困人口140991人、年人均纯收入达661元,期末比期初贫困户数减少了35.5%,贫困人口减少了43.7%,年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7.5%。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9,(10):14-14
人民网:北京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磊在“新中国成立60年北京市社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介绍,2008年北京居民储蓄余额突破了1.2万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7.1万元。1978年,北京居民的储蓄额为9.3亿元,人均106.7元。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1978年北京市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65元,2008年达到24725元,三十年增长了67侮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元,2008年达到了10747元,三十年增长了47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立足胶州实际,以打造“三大发展平台”为切入点,以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为着力点,积极对接山东省“一体两翼”和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个目标、三个定位”总体任务,即到“十一五”末,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人均GDP1万美元;加快建成半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业枢纽和历史文化名城。今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工作》2006,(5):4-7
“十五”以来,呼、包、鄂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三市的发展,对自治区的发展全局意义重大。一是有力拉动了全区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有力推动了全区的工业化进程。三是有力带动了全区城镇化的发展。四是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三市发展的实践证明,自治区关于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决策是正确的。通过“十五”的发展,三市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2005年,三市人均GDP达到31500元,折合3840美元,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33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61.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9:47.9:46.2。  相似文献   

14.
我区2005年底乡村人口1260.02万人,占全区人口的52.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9元,列全国17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1.8%,为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7元的32.7%。农牧民人均收入低,长期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以来,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减免农村税费。2005年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28个,未在免征之列的河北、山东、云南3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了农业税。这一政策较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我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农村税费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一定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5元,年均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从2001年的4.2%上升到2005年的6.2%。  相似文献   

16.
数字     
99%:我国企业未申请专利比率,4000亿元:“十一五”水利投资,3293元: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7.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05,(12):61-62
明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6000亿美元,2005年中国贫困村贫困人口减幅预计12%,“十一五”我国GDP年均增速将达8.5%,今年我海关税收可望首次超过5000亿元,2020年我国人均GDP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30年,浙江变化很大。1978年,浙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331元、外贸进出口总额0.7亿美元、城市化率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332元和165元,而到2007年底,全省生产总值已达186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已近50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768亿美元、城市化率上升到57.2%、城乡居民收入为全国省区的第1位、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五年,是乌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良好开局的五年,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40.7亿元增长到125.5亿元,增长了1.68倍;财政收入由4亿元增长到18.66亿元,增长了3.6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91元增长到10006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351元增长到5068元,都增长了一倍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沂水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农工结合、工业带动”、“三大亮点”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9.2亿元,是“九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6.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48元,比“九五”末增加5807元,年均增长16.2%。实现财政总收入6.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是“九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