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贷配给理论与民间金融中的利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近几年来,随着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日益突出,民间金融问题再度引起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关注。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民间金融为何存在?如何解释民间金融中的高利率现象?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又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建议。民间金融又称非正规金融、灰色金融等,民间金融部门是相对正规金融部门或官方金融组织而言的。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属性,金融部门和金融活动往往是各国监管最严格的对象之一。然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业的不发达、正规金融范围的有限性,在官方金融组织和金融监管之外,还广泛存在一个不受监管的非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主要是指在金融系统以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融资活动,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近年来,民间借贷发展迅速,其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种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  张萌 《西南金融》2010,(5):24-26
本文在正规金融组织逐渐淡出农村金融格局的背景下,考察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状况。非正规金融组织凭借其"民间性质",有效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的程度,弥补了正规金融组织留下的金融空白,这与其窘迫的生存现状是不相对称的。基于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强引导和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使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相互协调,以共同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间融资是以民间信用为基础的一种非正规金融活动。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是一种游离于国家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方式。当前,在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和银行信贷资金局部供给短缺的情况下,民间融资已经成为国家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之外的融资途径之一。民间融资的发展对于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不足,缓解资金供需矛盾、促进民间经济发展等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庆涛 《时代金融》2012,(30):134+168
民间金融是一个既关系到民营企业又关系到政府部门发展的问题,我们所要看到的是:在我们关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以及国家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的时候,是绕不开也回避不了民间金融这个问题的。如何正确引导民间金融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已经迫在眉睫。在现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之下,法律是禁止大多数民间金融的,很多时候民间金融处在一个灰色的地带,相对于国有官办金融,民间金融处在一个"非法的、非正规的"尴尬局面。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金融体制的变革,迫切地需要民间金融进入合法化和阳光化的阶段。本文主旨着重于让民间金融合理合法的发展以及将那些不合理合法的民间非正规金融纳入到法律体系的监管之下,从而打破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6.
民间融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的补充形式和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毕竟民间融资是我国金融体制外的一种非正规金融,如何在制度层面予以规范,实现健康、稳定地发展,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0年中国工商统计局,中国数字报告等权威数据为样本,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为基点,利用关系型贷款理论为契合点立足于我国江浙地区的具体融资行为来考察我国民间企业的非正规融资行为。结果发现相比正规融资是以法律为实施基础的,非正规金融是以信誉为实施基础的。而二者的关系既是互补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特征在我国的江浙地区又非常典型,再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布的大调整,对于非正规融资行为的研究就愈发显得重要了,怎样在信贷配给,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和产权歧视等诸多约束下解决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的瓶颈成为了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金融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未经政府批准或未被纳入金融监管进行规制,因此被贬称为"地下金融"或"草根金融"而蒙上了非法的阴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非正规金融组织却不同程度上顺应了我国私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其存在是否合理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9.
民间金融是指个人、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它是尚未纳入政府监管的、未取得合法地位的金融形式。民间金融是非正式金融的一部分。非正式金融是指不通过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和用超出现有法律规范的方式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非正规金融包括非法的金融主体进行的各种金融交易和合法的金融主体进行的非法交易。  相似文献   

10.
非正规金融,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之配套的金融制度的不完善所催生的产物.它的存在,使自主创业的人们和中小企业既爱又恨;它的存在,使金融监管部门即要管又无处入手.说它非法,其实,大多数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属于合法的民事借贷,极少数属于非法.所以它的存在,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即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弊的一面.如果加以改造,对应立法,既给了非正规金融合理存在的一个法律环境,又为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民间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开放民间融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民间融资是一种非金融机构运作的借贷形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要有“小生产“的存在,民间融资就很难消失.民间融资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时强时弱地存在.近年来,民间融资活动不断升温,民间融资的规模、特点也在不断变化,在一些地区对经济金融乃至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引起金融学界和金融工作者的关注.有效地管理和引导民间融资,利用其对经济社会的积极因素,抑制其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本刊从大量来稿中筛选部分稿件内容编辑为专题刊出,希望能引起广大金融工作者和理论界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标会模式是民间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非正规金融组织,融合了储蓄和融资两种功能,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探索。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标会具有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现金流模型。本文从动态和静态角度估算和分析了标会融资成本,进一步对其内在风险和管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标会模式进行改进和设计,对标会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是促进我国金融体系更加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环节。本文选取介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准金融机构为对象,立足于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出发,通过总结准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其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提出发展准金融机构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非正规金融是小企业金融的补充和替代。我国非正规金融因金融抑制而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发展,但并未因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开而萎缩和消失,反而促成了非正规金融与小企业金融之间的竞争局面,两者之间的市场份额呈动态平衡之势。从非正规金融的视角看,小企业金融在包含交易成本和借贷利息在内的综合融资成本上并无优势,小企业金融要争取市场主动,实现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作用,必须打破平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控制借贷利率的发展策略,形成综合融资成本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二元金融是指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一般指以银行、证券市场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现代化金融市场;非正规金融则指那些没有被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二元经济结构是二元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金融抑制是二元金融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在我国由于现行农村金融体系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造成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资金供需矛盾,形成金融市场“空洞”,而这正好为具有融资灵活、服务多样、信息充分特征的非正规金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获得快速成长的空间。本文以西部工矿城市白银市平川区的二元金融机构现状为研究起点,研究工矿城市金融二元结构的体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间资本是企业融资的巨大蓄水池,以民间借贷、民间中介借贷、企业内部集资、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融资活动,具有相对信息和交易成本优势,是社会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力量,已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唐山市的民间融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肯定民间融资作用的同时,针对民间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规...  相似文献   

17.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从而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连锁反应,导致我国民间借贷也是危机频现。本文以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民间借贷作为研究对象,从民间借贷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分析所形成的原因、现状以及特点等方面,找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非正规民间借贷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及其各方面的影响。并针对民间借贷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行阐述,提出使民间借贷良性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刘晓峰 《中国外资》2014,(6):110-11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迅猛发展,单靠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作为机构融资的重要补充,民间资金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截止2013年中国民问融资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而且近年以近三成的速度增长。在我国部分地区,民间金融的规模甚至比正规金融的融资规模更大,民间融资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但是我国民间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规范还不完善。本文从我国民间融资的内涵入手,分折其成因及现状,并对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民间融资稳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打不死"的非正规金融,越是打压,规模越大。这一管制悖论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为了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取缔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强迫正规金融组织加强对农村的资金供给。但事与愿违,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顽强地生存下来;正规金融组织也并未如政府所料,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反而加重了农村经济的"贫血";广大中小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仅依旧,反而贷款流入了那些资金并不缺乏的人手中(Aleem,1990)。这带给我们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政府为何管制农村非正规金融?二是政府的管制政策为何失效?三是正确的管制政策又该如何设计?  相似文献   

20.
郑荷芬 《浙江金融》2012,(5):30-33,70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正规金融不能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急需新的融资渠道。在适宜的环境下,这就催生了非正规金融的民间借贷,并使其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民间借贷如缺少有效的监管就会导致可能的危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文章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其造成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地方金融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