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口红利"定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的概念做了扩展.指出人口结构转变可能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论证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进一步对第二人口红利问题加以讨论,最后就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提出理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错综复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古典经济学时期一直到现在,经济学家和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持正反观点的大有人在。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劳动力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并且从长期和短期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从短期和长期角度对我国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我们从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人口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首先从人口数量角度通过建立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劳动力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然后,我们从人口年龄变化角度建立了增长回归模型研究人均GDP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及总扶养比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论是不论是从人口数量角度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角度,人口因素对于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商》2015,(14)
自古以来,人口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人口问题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对经济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本文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开发扶贫,首先肯定了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从三个方面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起主导作用的关系究竟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制约,这也成为我国规划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即从二者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寻找其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人口迁移和人口就地非农化是中国城市化两种并行不悖的实现形式"为立论,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从人口入迁和人口非农化两个角度对影响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因素做了分析.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推动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显著;工资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地区人口入迁的最重要因素;人均GDP虽然对长三角地区人口非农化的作用显著,但对人口入迁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开放经济因素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口经济学观点对开发扶贫的启示和影响,从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从正面效应的角度分析了一定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因;从负面效应的角度探讨了过度的人口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膨胀的人口会对贫困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主要障碍,最后以贫困地区为落脚点,提出适度的人口是贫困地区协调人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人口结构转变中人口红利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人口转移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综述。两者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在未来数十年、甚至更长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对预测两者的变化以及应对变化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学理要求。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文献的研究往往只突出单个人口因素的影响,缺乏多因素的合力影响和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人口各因素之间本身就有密切的关联性,如何辨别各因素的影响是可研究的重要方向。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是内生因素,外生的人口政策对人口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可能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加强内生性研究促进人口政策的合理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商》2015,(22):273-274
能源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增长,能源问题尤其是天然气与石油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92-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问题进行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综合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贸易条件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对外经济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和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争论。所以文章从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角度,对近些年我国贸易条件的具体趋势进行了评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贸易条件的相关因素,得出产业结构的现状是造成贸易条件现状的主要因素,并从产业结构层面提出了改善贸易条件的总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拉动内需是我国当前及今后长时间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就我国拉动内需的影响因素、各因素的相互匹配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指出了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并给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增长的减缓和人口预期平均寿命的延长,促使了老龄化社会的产生。通过分析了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保障和城镇化发展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积极应对河南省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结构性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受限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有关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争论也引起了学界关注和争论。其中,人口因素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上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人口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基于此,在通过对比各国和地区在突破中等收入阶段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的不同表现,也可为未来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口数量庞大历来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并且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个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人口数量带来的成本收益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论证了"人口多"本身并不是优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新的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使"人口红利"这个词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和它有关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衰竭;影响我国人口红利发挥效用的因素有哪些;又将如何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和实际的层面上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一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史俊超  黎晓 《市场论坛》2007,(11):27-29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对外经济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和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争论。所以文章从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角度,对近些年我国贸易条件的具体趋势进行了评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贸易条件的相关因素,得出产业结构的现状是造成贸易条件现状的主要因素,并从产业结构层面提出了改善贸易条件的总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单独二胎"到"全面二胎"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变,可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缓解人口红利消失的速度,解决劳动力人口不足和社会养老等各种问题。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对黑龙江省的相关产业产生影响,主要有教育产业、母婴消费业和相关服务产业等,从而影响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筛选合适的指标,通过建立Leslie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编程,预测2016-2030年15年的人口总量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得到:全面实行"二孩政策"可能会导致未来人口呈现倒金字塔增长,中国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尤其是老年赡养负担并没有得到缓解,不利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符合当前国情的生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 人口问题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是极其重要的课题。人口的多少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更重要的是还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平均水平。为此,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发展对人口起决定作用,而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又具有反作用。当人口增长的数量和速度适应经济发展时,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认真分析我市人口现状及特点,对促进21世纪荥阳  相似文献   

20.
黄文涛 《中国市场》2014,(19):12-20
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视角综合分析中国经济形势,认为从长期角度来看,经济低位徘徊;中期角度来看,疲弱的增长动力、有限的政策空间、过剩的总体产能和较高的企业负债是威胁经济增长的因素;短期视角经济增速下行。指出目前促进经济发展须进行结构调整。提出要调整人口政策以延续人口红利、通过新土改继续房地产资本化、加快科技投入和机制改革以促进技术进步的脚步、推进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