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但也开始暴露出不少自身固有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经济增长前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以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储备、短期债务、货币余额与利率等相关金融指标,分析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综合经济风险,并且为新兴经济体的未来的经济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走势判断 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发展的困难有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尽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有所推迟但预期未变,大量资本开始流出新兴市场,对新兴经济体股市、债市和汇市将带来严重冲击,新兴经济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发达经济体的逐步复苏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回暖,明年全球经济形势会略好于今年。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讯     
《改革与开放》2013,(23):100
朱民: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慢未来面临新转折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14日在"2013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做主旨演讲时表示,从2011年开始,80%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已放慢,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放慢是不争的事实。全球新兴经济面临新的转折。朱民表示,过去三十年,新兴经济市场经历了强有力的增长,有内部结构调整的原因,有外部需求旺盛,也有融资环境宽松的原因,由此推动经济不断地发展。而这一趋势正在改变,整个新兴经济体的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正处于震荡调整之中,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新一轮竞争的加剧,欧美经济所暴露的深层次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调整到位,但这并不意味欧美主导地位的终结。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同欧美主导势力的消退将是一个长期的过渡。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妥善处理自身的发展难题和增长的矛盾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核心是要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自工业化萌发以来,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曾经独领风骚,而今群起的"新兴经济体"已崭露头角。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格局也因此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正不得不重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与壮大,新兴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记录了2010年8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召开的"世界经济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学术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田丰 《中国经贸》2011,(3):38-39
近数十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相对快速的复苏与发展更是备受瞩目。这一变化也切实体现在2011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不仅会议议程设定中有关新兴经济体的部分大幅增加,相关讨论也受到广泛关注。那么,新兴经济体究竟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这一概念逐渐流行,并迅速成为经济研究中的热点。“新兴经济体”在现实中更多地被界定为少数几个国家组合成的具有特定称谓的集团,如“金砖四国”和“基础四国”。本文选择“金砖四国”加上南非这五个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公共部门需求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从经济增速高峰下滑,欧元区则从衰退泥潭中蹒跚恢复.但可喜的迹象是在私人部门需求保持强劲的同时,随着财政整顿步伐的放缓和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活动已开始重新加速.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速在下滑后开始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动态则继续分化,发达经济体的实际经济增长符合预期,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实际经济增速则低于预期.总体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逐渐形成,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为转折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霸权治理演变为"合作治理"。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文章对新兴经济体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缘起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趋势脱钩以国际收支失衡加剧为背景,难以持续。危机之后,欧洲和日本的复苏疲弱、美国的再工业化以及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为代表的世界贸易规则重塑,都使这种趋势脱钩模式更加难以为继。中国当前的国内经济改革、对外走出去的战略,将在需求端为其他新兴经济体提供新的机会,在供给端通过直接投资改善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潜在增速水平。因此,中国将有望在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良性趋势脱钩中扮演关键的历史性角色。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向更为具体的经济影响力转变,进而提升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局部乃至全局的制定与协调能力,并从中获得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2014,(7):10-11
<正>IMF对新兴经济体脆弱性发出警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月19日在一份经济监测报告中对新兴经济体的脆弱性发出警告。报告称,全球经济活动正在增强,但复苏依然疲软,重大下行风险尚存。需要关注资本外流、利率上升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猛烈的货币贬值等主要问题。中国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出现群体性崛起,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下滑,表明新兴经济体还未能与发达经济体实现"脱钩",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新兴经济体复苏始于春季,亚洲复苏势头尤为强劲工业生产、商业调查等供应面的经济数据和先行指标显示,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始于今年春季。以年率计算,24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工业生产在连续两个季度的急剧下滑之后,在2009年2季度增长了17%左右。如果扣除中国和印度,那么主要新兴经济体2季度的平均增速有所降低,但也.超过了10%。在各主要地区之中,亚洲工业生产的复苏势头尤为强劲,而且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4.
锡士 《上海经济》2011,(2):34-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2011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双速”复苏特征,即发达经济体增长迟缓,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9,(39):24-26
[英国《牛津分析》9月3日]2008年9月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货币全面下跌,因为投资者没有认识到,不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前景大不相同。而今,投资者更加注重各经济体的差异,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他们运用这些差异来指导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进程表明,原有的世界经济分工体系已经被打破,全球经济格局正在重新塑造,这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趋势,其次说明新兴经济体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了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环宇 《发展》2013,(3):17-18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教育、医疗、互联网等消费和服务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如何提升能源、资源利用率,也是决定一国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和商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发达经济体低迷不振,债务负担日显沉重,新兴经济体亦多数陷身滞胀泥潭。诸多不确定性在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对于新兴还  相似文献   

18.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28):16-16
世界经济迎来“再平衡” 全球经济再平衡意味着:世界最强经济体和新兴力量间,又或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和最大的储蓄群体间的全球经济重置和账目上的平衡。再平衡问题意味着:美国经济面对正在繁荣的新兴经济体时,不再拥有优先权。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以来,新兴市场货币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贬值浪潮,股市债市也难逃厄运,资本大量外流,究其原因,一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预期及退出政策的实施;二是2012年以来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开始下滑,打压了投资者信心,加上新兴经济体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升了新兴市场的风险预期;三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特点,导致其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对此,新兴经济体应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以防范货币金融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全球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和关键的一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比预期目标艰难,日本受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冲去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欧盟债务危机阴影不断,新兴经济体尽管保持了前进的趋势,但正饱受通胀压力。通过分析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关系,可初步得出2011年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仍是主旋律,通胀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