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入分工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以中国和OECD国家的数据对融资结构问题实证得出,虽然在此次次贷危机中,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受到了巨大冲击并遭到一定的质疑,但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及融资过程的"脱媒"趋势仍然与工业化国家普遍的经济发展阶段、居民储蓄倾向、产业结构等因素相适应.随着经济发展,中国金融系统必将从单一的银行主导结构向银行和证券市场并重的混合型结构过渡.  相似文献   

2.
关于分工的经济学:历史回顾与近期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古典经济学兴起之初,分工与专业化思想就一直是其精髓所在.而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有关分工的理论却变得乏善可陈,这种对于分工经济的漠视造成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缺陷.虽然一些后来者在旧有框架内做了一些修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但分工理论的缺失使得这些理论发展难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真正动因.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分工的重要性,努力发展关于分工的经济理论,特别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出现,它借助先进的数学工具,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分工与专业化水平,为古典经济学核心思想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3.
劳动分工理论一直不被主流经济学所重视,但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一直都在探讨分工与效率之问的关系,并且劳动分工理论也逐渐走进经济学家的视野。劳动分工和生产效率的研究拓宽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视角,增加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本文综述了主要的分工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分工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企业内部分工到企业问分工、产业分工、企业网络化生产。在分析分工与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我国制定产业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兴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中每个个体自然禀赋相同,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经济增长是由交易效率与专业化收益内生决定的,千中学可以改变专业化利益与交易成本的对比,进而促进劳动分工和经济增长.分工必然伴随贸易,货币产生于物物交换的失败或不便利,内部货币(相对于商品货币)的优势在于无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5.
延迟退休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但其对家庭这一基本生产单位的影响却很少被提及.而家庭内部的分工对于家庭结构和家庭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大分工的微观基础.本文应用家庭经济学理论,着眼于延迟退休与家庭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家庭联合生产模型,分析了延迟退休对不同家庭模式下家庭分工和代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供应链正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向全球化趋势发展。文章首先从经济视角出发,对供应链全球化趋势的产生发展及内部成因进行分析,进而运用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理论阐述了供应链全球化与国际分工深化这一经济现象的互动作用,并对这两个理论在全球供应链模式下提出新的补充。站在经济学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供应链这一新型管理模式,以期更好把握供应链全球化在物流乃至整个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尤其是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加以批判而发展形成的,有着极大的科学性,在现代得到不断延伸和发展。当前,理论界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研究大体沿三方面展开:一是对原有理论的认识和发展;二是以马克思分工理论为分析框架;三是对不同理论进行比较和融合。本文对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金融市场分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证明,金融市场分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由于各国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同,不能简单归结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强,还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一个国家的现实国情来分析,探索出最适合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金融市场分工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回顾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供给学派、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和需求的理论,重在说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重心从未离开过供给侧、生产端,对生产、供给、财富、增长等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中心和主线,只是在为应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经济学中才第一次出现了系统的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文章指出经济学理论和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史都表明,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在供给侧、生产端,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优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为保证经济能够在均衡路径上发展,供给和需求二者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着眼全球,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整个世界经济机制的相关大大提高,国际分断向纵深发展,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为世界性的国际分工。首先,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即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由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由生产领域分工向其它领域发展。其次,国际分工的形式、运行机制出现变化。水平型的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各国生产正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生产要素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世界性的生产网络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