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与模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崎 《上海金融》2006,3(3):36-38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一国银行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在实施最后贷款人职能时,面临来自银行的道德风险。作为降低道德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要求中央银行在进行最后贷款人操作时,同时保持政策的透明度争模糊性,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影响入手,全面论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本做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失,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从科学界定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地位、逐步完善最后贷款人的法律法规、积极实施"模糊"与"透明"相结合的救助规则、注重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被援金融机构的破产机制、切实强化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雅妮 《金卡工程》2010,14(9):184-184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建立一国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最后贷款人机制对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现状及不足,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做法,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中,存款保险制度少有作为,国际上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施则出现了一些新举措。而在国内,存款保险条例正在制订当中,最后贷款人制度也隐性存在。通过对两大制度的溯源及其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对最后贷款人制度新举措贸然的借鉴是不妥当的;并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职责的划分和协同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林平 《南方金融》2004,47(10):13-17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核心制度。本文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历史变迁人手,分析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的基本属性及其形式上的一些新变化,最后指出了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机制。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作用并完善此机制,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了最后贷款人救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转轨时期央行实施金融救助的措施和成效,讨论了制约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5年被撤销的格尔木市8家农村信用社(由原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为案例,结合金融安全网的三道防线(审慎性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CAMEL评级框架,分析了其从"局部支付困难→→风险扩散→→市场退出"这一过程中银行监管和中央银行救助的基本情况,提出要严格资本监管、严格限制异地股东入股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建立规范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信用救助和信心救助同步进行、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程、尽快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杜金岷  危勇 《武汉金融》2007,13(5):17-19
最后贷款人思想产生伊始,其道德风险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最后贷款人理论的演进,对道德风险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本文对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理论进行回顾,研究了几种主要理论的思想起源、政策内涵和实施障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防范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的一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冬民 《西安金融》2005,(11):16-24
最后贷款人制度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强制性市场退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前者往往是隶属于中央银行的职能;后者是往往是监管部门的职能.在这种分权安全下,两者的有效协调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有序退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中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演进与特点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就中国最后贷款人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强制性市场退出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并就该制度的完善以及拟议中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