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呈现稳中有增、 园区产业具有特色.但存在竞争能力薄弱、 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和产业发展规模较小等主要问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要抢抓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机遇、 做好县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 合理布控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培育特色产业等,以推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园区是中国经济的“功臣”。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以综合效应成为经济发展“高地”。 几十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重要一环就是发展产业园区。各类县级、镇级产业园不但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解决农民工家门口就业的重要渠道,是继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又一经济形式的兴起。园区经济成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创新性、人文性、生态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而兴起的新兴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3.
邬冰 《乡镇经济》2009,25(10):58-61
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当前,辽宁确定以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文章通过对辽宁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特征、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县域产业园区发展提出梯度推进、政府与市场协调、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东北之窗》2013,(1):45-45
大连市在推动城市重心向北转移过程中,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形威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园区,正是这些重点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成为大连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色。《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连市围绕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全域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在黄渤海两岸呈“V”字形布局了19个重点园区,这19个重点园区全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数量占全省的45%,规划总面积占全省的60%,占大连市陆域面积的25.2%。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长期以来都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补齐这块“短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县(市)普遍加大了重点园区建设力度,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培育和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辽宁的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增速几乎都在城市经济的两倍以上,在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役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工业发展的平台、引资引智的窗口。去年.陕西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举措,支持各县区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并建立100个县级产业园区,以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洛南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认真研究.结合洛南当前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确定必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科技创新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深刻认识发展工业经济与加快园区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实现县域经济腾飞的重要作用。围绕睢宁县五大产业,针对目前县域园区发展面临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积极开展园区建设,逐步让工业经济成为突破的主导力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和产业园区发展已经成为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统计研究表明,辽宁县域经济存在产业集聚明显、产业承接能力增强的优势和县域发展水平不均、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结合辽宁省县域产业发展的农业(工业)产业化模式、工业带动模式和资源优势依托模式,文章提出县域经济空间重构、产业园区合理规划、县际跨域协调发展和加速培育产业集群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九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试行意见》,其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龙头企业特色县”的战略。 作为全国八个城郊经济城市之一的榆次市,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为推动城郊型县域经济提供了不少可鉴的做法。笔者认为,要推动城郊型县域经济由数量型、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的转变,应以“三改”为重点,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如何贯彻实践好这一战略目标?湘潭县从自身实际出发,按照既定的“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工作思路,把主攻园区工业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来抓,通过大力发展园区工业,繁荣新县城,以此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2年,天易生态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亿元;园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4亿元,园区年税收达1200万元,安排劳动力就业5000人。预计今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可达4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转变观念,把发展工业园区经济作为主攻工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1.
7月6日,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介绍,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他说,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治区最初在战略和发展策略角度提出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也曾将县域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作为全面消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激励之下,县域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的热点,各旗县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与市场对接的途径和项目,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城镇新区、工业园区、有形市场、养殖园区、大型农业设施园区等建设在各旗县区全面铺开.分析那一时期发展形成的现状,经验和教训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壮大县域经济”,这些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广西每年都召开全区的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连续3年对全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成立了自治区级的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办公室和县域经济研究办公室,充分表明了自治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域是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层次和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辽宁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排名第十位.与发达省份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只有抓好了县域经济,全省经济总量才能快速跃升,富民强省才有坚实的基础,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有利于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山区县的特殊性决定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同其它类型县的差异性。按照“小县大开放,小县大县城,小县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着力实施“五大战略”,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突出发展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山区小县县域经济,主要走实现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城镇化两条路子。一是走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带动中心城镇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路子。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和山区综合开发,着力实施“移民建镇”工程,有计划地组织先富起来和偏远山区的农户转移到城镇创业。到2010年,使城镇人口占全县总…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平台。近年来,全省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明确了“城乡统筹、三化互动、富民强县”的总体思路,并适时提出“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依据2003-2005年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结果对比分析显示,我省县域经济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快速发展、整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单县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造服务环境入手,着力打造经济承载能力强的硬环境和服务质量优的软环境,创造最优良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单县被评为“山东省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县”和“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环境改善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8.
陈耀 《广西经济》2009,(6):62-63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寻求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实际,迄今县域发展过程中背离科学道路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鹿泉市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狠抓项目投人,县域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有银行县域支行是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需求发展的重要保障。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国有银行县域支行应积极抢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机遇,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