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问题,是全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困扰农行资金营运的突出问题。“七五”期间,农行累计发放收购贷款8265亿元,其中1990年为2228亿元,比上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粮食的生产与供应是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农业银行与粮食的生产,收购、调运、供应各个环节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979年农业银行恢复以来,对粮食生产、定购农民粮食,都保证优先供应资金,丰年收购或欠年调进,农行都尽力满足资金需求。仅就南宁地区农行来说,1989年1—6月发放粮食定购、收购贷款为11316万元,比上年同时增加3179万元,收购、调进足额的粮食,当然在粮食贷款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粮食收购、供应是“双轨”进行,给粮食贷款的管理和资金供应,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本文笔者联系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州县农行工商信贷积极支持工农业生产和物资流通,促使全县购销大增,粮食收购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年均收购量达11500万斤,其他农副产品的收购也都超额完成计划,集体、个体工商户也有较大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全州县农行工商信贷也面临新情况的挑战。 情况之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对资金需求量增加。全州县近三年农药、化肥、钢材、水泥等,主要商品的零售价都直线上升,增加了企业资金的需要量,企业占用银行贷款增多,自有资金比例相应减少。全州县1988年11月末商业期末库存达99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6万元,增长21.6%;供  相似文献   

4.
搞活供销社,很有必要对供销社的现状进行剖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以便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存在问题一、亏损单位、金额增加。钦州地区供销社全辖117个经营单位,1987年亏损单位占总数的15.3%;亏损金额达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63.3%和23.9%。二、有问题的商品增加。全辖1987年有问题的商品高达989万元,比上年增4.2%。三、贷款增长速度大于商品销售总额增长速度。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率由1986年的24.9%上升到1987年的26.7%,贷款与销售总额增长速度相比为1.72:1。四、商品流通费用增长幅度大于商品销售总额增长速度。全辖1987年商品流通费用4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流通费用率由1986年的7.6%上升到1987年的8%,流通费用与商品销售总额增长速度相比为1.54:1。五、商品销售额上升,利润下降。全辖1987年实现利润210万元,比上年下降3.3%;销售利润率从上年的0.47%下降到0.41%。六、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下降,社会收购总额上升,全辖1987年社会农副产品总产量值比上  相似文献   

5.
一 新年刚过,我市辖区三县农村信贷资金便纷纷告急。这是近几年来时常出现的今年尤为突出的问题。对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除了组织资金力度还不够,农村资金管理工作薄弱,有的支农资金违背归口管理原则,擅自存入它行,直接减少农行信贷资金来源外,困扰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根由是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严重占压。截止今年三月末,全行农采贷款余额为61747万元。占贷款总规模44.7%,仅比年初下降3040万元,比去年同期少下降5470万元,农采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净增加22753万元,以致直接影响农村信贷资金的正常周转。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今年农副产品收购决不向农民打“白条”的指示精神,及早帮助收购部门做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组织和筹集,中国农业银行镇江市分行于3月中下旬,对镇江市粮食收购企业的资金营运状况作了一次普查。调查发现,镇江市大量收购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挤占挪用行为普遍。据统计至1992年末,全市农采收购资金挤占挪用额高达36888万元,占年初农行收购贷款的72%。现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现金投放多,资金潜力大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副产品收购量大大增加,而且大部分由过去转帐支付贷款改为全部现金支付,致使现金投放直线上升。一九八四年我县现金净投放255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01.9万元,增长104%,是建行以来投放现金最多的一年。大年营业所的情况和全县的情况差不多,这说明农村资金的潜力是大的,根据对大年营业所的调查分析,资金潜力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8.
保障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是关系到八亿农民和工农产品交换,关系到市场消费品供应利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因此各级农行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这个工作。 收购农副产品虽然与现金投放有直接关系;但它同固定资产投资、集团消费、工资奖金投放现金有很大差别。收购农副产品投放了现金,掌握了商品,经过加工,就可以增加有效供给,回笼货币。历史经验证明,这种现金投放是没有危险的(当然不能抬价抢购、滥购)。因此,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应当优先保证供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隆安县农行广泛筹集资金,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去年在组织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又上新台阶。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7639万元,比上年增加116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587万元,比上年增65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8345万元,比上年增加1100万元。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5070万元,比上年增127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088万元,比上年增1510万元。他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支持全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对资金需求有增无减,银行筹措资金步履艰难,资金紧缺问题成为社会上言论的热点。如何解脱资金困境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呢?我认为应该溯根探源,找出原因,采取对策,进行综合整治,以缓解资金的供求矛盾。 一、资金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 资金紧缺,从量上看是供小于求。银行是资金的组织调剂部门,据南宁市人民银行的资料:1988年全市金融企业机构共吸收存款余额为26亿元,比上年减少1.3亿元,下降4.7%,各项贷款余额达29.7亿元,比上年底增加2.8亿元,增长10.7%,存、贷款的一降一增,形成贷差4.1亿元。再从市农行1988年情况看,存款几经努力,仅增长了3.79%,贷款规模虽一再压缩,还比上年底增长12.31%,贷差5600万元,比上年末贷差扩张4600万元。以上事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国家货币信贷方针由去年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适时调节、提高效益”改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由此可见,盘活资金存量将成为今后贯彻货币信贷方针的一个重大措施.盘活资金存量的具体内容就是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沉淀,用好用活现有资金和规模,增加对工农业生产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从我区农行、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看,盘活资金存量的潜力很大,任务很重,要抓出成效来,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一、资金营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991年,我区农行各项贷款余额比上年增加15.8亿元,累计放出贷款和收回贷款分别比上年增加9.89亿元和4.59亿元.但贷款周转速度不快,周转一次需要267天,比上年增加35天,周转速度下降15%,贷款收回率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一直是困扰银行的难题.虽然各级政府及银行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筹集和供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仍然存在缺口大、挤占挪用多、结算渠道受阻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行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就当前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七月以来,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治理通货膨胀,中央及国务院决定收紧银根,控制信贷规模。当时各家银行均处在信贷超规模,资金超负荷的状况,以梧州地区农行系统为例,到去年六月,全地区信贷规模5582.8万元,资金超负荷接近8000万元。而国家实行“双控”方针后,正值粮食及农副产品收购旺季,同时商业、供销社等又要组织晚造化肥、农药以及人民日用生活品的供应,加上正在动工续建的小水电和经济效益好的乡镇企业流动资金等贷款共需19109万元,而农行当时可用资金仅有1418.5万元。就是加上预计从增加存款和收回到逾期贷款在一起,最多只能解决11541.5万元,资金缺口达7567.5万元。为了平衡信贷,最后被迫停止了对正在续建的小水电、乡镇企业效益较好的流动资金贷款。甚至连供销社冬储化肥、农药的资金需要,也因受资金的限制而推迟解决。后经全行上下全体干部职工的努  相似文献   

14.
1985年6月对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实行了专项管理,这对于各级农业银行合理安排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非常有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从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营运规律及1988年紧缩信贷以后影响当年收购资金供应的因素等方面对改进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增加出口创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1986年,我行信贷工作以支持出口创汇为中心,千方百计地保证出口资金的需要,使全省外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外贸收购、出口、资金周转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1至9月共完成收购1416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85%;出口3789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流动资金周转3.71次,比上年同期加快0.46次,加速14.15%。集中资金,保证出口创汇的需要。1986年吉林省外贸出日计划为44217万美元,预计可完成50000万美元,需要收购资金近20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中国银行总行虽然批准我行流动资金贷款指标比上年增加11900万元,但资金仍然偏紧,特别是到了收购旺  相似文献   

16.
农副产品收购工作是农村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粮食收购,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几年来,粮食收购资金周转慢,占压现象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到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收购计划的完成。因此,加强对粮食收购资金的管理,建立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机制,保证粮食收购不打“白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使用的现状1985年以来,国家对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各地在当地党政统一领导下,组织财政、银行和收购部门等共同筹集收购资金,有关部门特别是农村金融部门为搞好农副产品收购,保证粮食入库计划的完成,做了大量工作。以平南农行为例,从1985年至1992年,  相似文献   

17.
金秀县农行1993年6月底与上年同期相比,各项存款余额增加855.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增加691.6万元;各项收入增加24.1万元。各项总支出增加79.4万元,其中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增加41.5万元,各项费用支出增长56.25%,财务收支相抵亏损54.3万元。(一)亏损原因1、外部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贷款余额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691.6万元,而贷款利息收入反而比去年同期减少。主要原因,一是受政策性贷款的影响,如今年来,投放在粮食、种子、化肥、农药及扶贫项目的启动资金占所发放临时贷款的46.19%,占总投放的26.39%,比去年同期增加242万元,这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收购资金供应中,主要存在四个突出的矛盾。一是收购资金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随着收购量的增加和收购价格的提高,收购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收购贷款逐年增加。1985年收购贷款余额为574.47亿元,到1989年末达到近  相似文献   

19.
(一)超负荷经营的主要表现 1、存款少,贷款多。截止今年9月底,荔浦农行各项存款余额1029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额减少131万元。贷款余额达12749万元,比年初增加2046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079万元。 2、联行票据交换无力清算。今年下半年,荔浦农行资金十分紧张,致使联行票据交换无力清算,只好向县建设银行拆借,勉强应付。 3、负债数额大。至9月底止,荔浦县农业银行向上级行和兄弟行拆借资金余额达4200万元,是该县农行恢复以来拆借资金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粮食贷款是由农业银行代理改为自营的一项业务,随着粮食购销业务的扩大,农行的粮食贷款业务也增大,然而,粮食收购的资金供应是否能保障粮食收购入库的需要,仍是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对粮食贷款不能当成一般的信贷业务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支持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工作。现笔者就粮食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加强管理以及做好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工作,略谈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