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设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保证。在社会信用建设中,地方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信用建设中还存在较多的不合理行为,影响了社会信用的建设。因此,重视和研究地方政府的信用问题,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地方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区域性信用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其所在地区的信用建设。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社会信用建设工作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具有基础性的核心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文章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总结了导致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当前政府信用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强化政府的社会契约意识、优化决策过程、贯彻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监督监管体系、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于泳 《天津经济》2010,(11):39-4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诚信环境在金融生态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起步,各地方政府在推进地方信用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和基础;二是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和保障;三是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和依托。这些措施和模式对推进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稳步前进、务求实效,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状况日益严峻,加快社会信用建设迫在眉睫。关键要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产品市场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信用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咨询活动,应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发展我国的信用信息服务行业。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立法、执法以及标准建设的职能,而不应该从事征信和评级活动,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乃至通过行政性的手段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加快政府信用信息公开的立法,促进政府信用信息公开。另外,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建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这不仅阐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7.
信用体系包括商品流中的信用体系、资金流中的信用体系、政府的信用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三个基本序列,以及信用文化、信用法律体系两个基本的信用运行规则和安全保证。以此对我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战略性构想。  相似文献   

8.
丁丹华 《中国经贸》2012,(12):135-137
良好的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政府作为担负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能的政治组织,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低位,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大大提高。转型意味着旧秩序的打破和新秩序的建立将同时并举,这是一个漫长的革故鼎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绩观的偏差,政府失信现象大量存在,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地方政府的失信问题。本文将从政府信用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最后找出解决地方政府信用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方财政信息是改革开放以来适应新形势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财政工具或手段。经过各地方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地方财政信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夏琼 《浙江经济》2007,(3):50-51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信用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建立一个诚信政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新区》2005,(5):68-68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三个方面。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为促进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包头稀土高新区)诚信政府建设,发挥管委会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现制定诚信政府建设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新一届中央领导明确要求用五年时间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政府信用在整个信用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深入研究政府信用问题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用建设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相关学者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网络说,法治说和意识说等三种观点,本文在介绍和评述以上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社会信用低下的深层次的原因和探究,认为我国信用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通过培养和增强全社会的法意识和法感情,重树司法权威与严惩信用缺失行为并重,同时加快信用法律法规的建设,综合治理信用缺失行为,着力提升社会的信用度。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万晓文 《山东经济》2007,23(1):81-85
在我国目前会计信用普遍缺失、会计造假行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大背景下,加快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都至关重要。我国会计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定位和构建模式、会计信用法规体系、会计信用的政府监管体系、会计信用激励制约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会计信用评价体系、会计信用档案体系和网络体系以及会计信用教育体系等问题值得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信用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用是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是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房地产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信用建设的现状,参考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从法规建设、中介机构等五个角度对加强房地产市场信用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上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议程,如何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从哪里人手,怎么切入,成了一个十分重要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在不久前闭幕的“2004年中国诚信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北京中解四维信用管理研究所开发的“信用管理专用章企业身份信用管理系统”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家璐在听了发明人韩少杰的介绍后频频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政府参与信用管理的方式和程度与该国信用管理法律体系的状况密切卡相关。法律法规越完善,政府的直接管理职能相对弱化,参与程度低,信用制度建设也就比较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或中央银行的直接管理职能就更为重要,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状况更容易受政府行为的影响。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从政府自上而下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看,自2001年以来历届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使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由于我国受发展阶段限制,市场经济建设起步比较晚,法律体系不完善,特别是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因此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成因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对浙江大学10名MPA学员的非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设计了一份“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成因“的问卷调查表,对浙江大学280余名MPA学员和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的隶属度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乏力“、“政府作为经济人的自利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和“委托代理制度的缺陷“是造成我国目前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构造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其中包括 :政府推动 ,强效法律支持 ,信用中介和银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快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信用信息体系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指出了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快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