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搜狐网上一个以食品安全为寓意的“SPAQ12315”博客,3年点击率313万人次,为什么有这样高的人气?带着疑问,我们采访了该博客的“博主”——吉林省吉林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干部孙泽平。他的所思、所为,拉直了我们的问号。  相似文献   

2.
张新波在他的博客上写了篇《凌平非正史故事新编》,说“近来,叫凌平为凌老伯的多了起来,凌老伯乃凌老博之意也。”呵呵,是啊,承蒙各位捧场,我这个“凌平影画”的博客人气一直还蛮旺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周莹 《新财富》2008,(12):23-25
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同时也被煤体称为第一位“互联网总统”,因为他的竞选团队不仅通过传统的电视、报纸、海报替奥巴马拉选票,同时还广泛地应用各种新媒体,如视频网站、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Facebook、博客甚至面市才不过两年的微型博客来打造人气。在微型博客Twitter的奥巴马页面上,  相似文献   

4.
叶涵  李萌 《销售与管理》2009,(10):32-33
你想过吗,半个月来红透网络世界的“贾君鹏”事件,竟然是某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一场预先策划?就在“贾君鹏”事件进人尾声的时候,北京一家网络公司的负责人以“贾君鹏制造者”的身份在网络上开出博客。据他爆料:火遍各大论坛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是他应客户的要求发的,目的是激活已经沉寂多日的百度魔兽世界贴吧的人气。  相似文献   

5.
吴云凤  刘斌锋 《商业时代》2005,(29):37-37,42
最早使用“人气”这个词的是香港的娱乐圈,他们经常使用“人气”的高低来形容一个歌星或影星受欢迎的程度,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某某歌星的人气很高,等等.渐渐的“人气”成了一个通用的词汇,“人气”的概念也开始用于表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信心.某个品牌的“人气”高说明它受到了人们的认同;某个企业人气高说明人们对它有信心;等等.其实,所谓“人气”,是指特定环境中外界对事物的理解、喜爱和认同,它与形象、品德、能力心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阳 《新财富》2013,(9):84-89
从作家到娱乐圈的跨界,使郭敬明得以在出道10年的时间里保持超高的“人气”。以“人气”为基础,他依靠个人品牌打造商业平台,缔造了一条青春文学作家的“生产线”,并不断拓展产品线,发力产业链,深挖“青春”的商业价值,进一步实现了从明星到商人的转变,开启了作家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顾均慧 《市场研究》2006,(11):11-12
博客已成为互联网世界中叫得最响亮的“关键词”,现实生活中“博客”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远,对这一新生事物“草根阶层”又作何感想,一项来自零点调查&指标数据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百姓中知道网络博客不足一成(9.8%);在这其中,真正喜欢在博客上发表日记的仅有15.9%,33%表示“虽然喜欢浏览博客上的章,但不喜欢在博客上暴露自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当今最流行的“博客”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应用模式,作者通过管理实践,利用博客技术的优势,将“博客”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网络作为载体,使企业管理人员都能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工作记录、经验心得,并能及时有效地与整个工作团队进行交流,创造性的建立了一个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浙商一月     
《浙商》2005,(11):30-30
9月18日,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在杭州正式对外宣布,他们已成功并购“中国黄页”的电子商务团队和业务,同时将推出“企业博客”。博客网此举给传统电子商务注入了互联网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元素——博客,并将电子商务带入2.0时代。不过,方兴东并未透露双方的交易金额。  相似文献   

10.
刘飞 《华商》2012,(10):24-33
向文波何许人?在2006年那场由“一篇博客引发的口水战”之后,已鲜有人再问起这样的问题。那一年,在著名的凯雷收购徐工事件中,这个颇具“霸蛮”气质的湖南人充当了“程咬金”的角色,在自己的博客发布文章称这起收购是“卖国”行为,并在互联网上挑起一场沸沸扬扬的“产业安全”舆论大战,导致这次收购以“泡汤”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