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新刚 《企业导报》2012,(10):166-167
近年来,地方政府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法治促进民生发展,大力构建民生法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由于民生问题的复杂性,民生法治建设尚存在许多不足和滞后的领域。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措施,采取全面系统的保障对策,以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民生工作,必须依法行政才能形成长效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领域的法治环境建设离不开信用体系支撑,只有形成社会的诚信氛围,社会的法治基础才会水到渠成。同时,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也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曾翠环 《企业导报》2014,(12):197-197
民生权利的保障是现代法治社会发展与公民的法定权利对政权机关的要求,本文从法理学角度进行探究,由法治社会发展、公民权利与人民地位、法律权利的相关规定三方面论证,为民生权利的保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前,“民生”是我国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它不仅是经济性、社会性问题,更是政治层面和法律层面的问题。民生问题实质是“权利贫困”,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发挥法治的功能。法治通过保障民权,为民生保驾护航。要构建民生法治,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蒋磊 《乡镇企业科技》2010,(24):148-149
当前,“民生”是我国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它不仅是经济性、社会性问题,更是政治层面和法律层面的问题。民生问题实质是“权利贫困”,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发挥法治的功能。法治通过保障民权,为民生保驾护航。要构建民生法治,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审计工作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监督,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实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任务,最终达到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的.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相似文献   

7.
"民生工商"不是一个简单标签,也不是一句空高的口号。"民生工商"是以公民为本,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的一种具体形态。"民生工商"是适应国内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展开的一场自我革命。工商职能是"民生工商"的建设内核,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是"民生工商"的建设框架,转变行政价值、转换政府角色和再造核心能力是实现"民生工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税收立法倾向民生、关注民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理念的体现.目前,税收立法权划分不合理,与改善民生相关的税收立法滞后、税收立法还未对保障和实现纳税人的权利给予充分考虑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生的改善.为使税收立法更好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必须进一步完善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加快与民生改善相关的税收立法;树立公平至上的现代法治理念,加强纳税人各项权利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思想基础。审计是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法治、保障民主民生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审计执法观应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应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相契合、应遵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这为中国的繁荣稳定、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民生息息相关,为民生提供保护和方向指引。“实行法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需要,实现权利、尊严和幸福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内容。公民的受教育权第一次受宪法保护,人格尊严、公民合法财产、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再一次得到强调。可以看出这次大会通过法律,加强了对人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保障,同时新的立法原则和相关规定发布后,可提高立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一些新规定精简了行政队伍,提高了财政效率,也很好的服务了民生。本文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相关决定中对影响民生的几个方面进行了个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王双印 《活力》2010,(14):216-216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民生为先。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责无旁贷。检察工作着力于民生。不仅仅是为百姓提供具体的司法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履行检察职能创设一种有利于民生和谐发展的法治环境。因此,检察机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承担着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必须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职责领域内的民生工作,自觉融入到全面加强和  相似文献   

13.
毛世英 《人力资源》2012,(11):24-26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文化建设角度说,这实际上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于整个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价值观——我们不妨称之为民生理念,进而建设民生文化这一软实力。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在要求把民生理念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确保生产、研发、营销、销售等都沿着惠民利民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国改革发展已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问题。需要全面把握、综合权衡利益、运用组合策略等。这里,聚焦特许经营领域,以期探究其内涵、作用和关系,即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民生"、有效途径——"法治",主要内容——"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一、以民生保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童工群体权益需要物质和法治双重保障.贫困是童工产生的主要原因,脱贫才能为禁止童工现象提供物质基础,改善其生存状态,减少童工数量.对此,城镇化和精准扶贫是良好契机.同时,要运用法治思维,科学立法,适当降低童工年龄标准,规范特殊行业的未成年人从业就业行为,保障这部分未成年人的劳动人权.通过加强民生建设、严肃执法等措施,改善童工及其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童工受教育水平,加大违法使用童工成本,消除童工现象产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闵学春 《活力》2012,(10):66-66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是检察工作的风向标。一、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检察机关必须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改善民生、维护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切实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检察队伍的满意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刘涛 《秘书工作》2015,(4):53-5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法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这一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党内法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政治保障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王树生 《活力》2010,(20):10-11
民生是和谐之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宏伟事业。近年来,富裕县坚持以发展和富民、惠民为落脚点,重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教育、卫生、安居等基础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和改善人民群众上学、就业、就医、养老、行路及居住等热点问题,群众生活保障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和谐局面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在10月底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机关建设步伐,切实做到以法治促进职能转变,以法治保障职责履行,以法治推动改革发展。该委法规司司长李亢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推进30个重点立法项目。李朴民说,新一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立以来,以法治机关建设统领各项制度建设,组织编制了全委法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营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既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国家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民生建设的一个主体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节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