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厂长经理之友》2012,(4):72-74
白广才:社会专业不对口很普遍。所以刚出来职位选择不重要。大学学的更多应该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聂铁良:先就业,就业质量也是因人而异,放下身段,在行业“寒冬”的情况下,进入概率低一点。可以选择充电再读,进入之后迅速提升自我,做到别人没有的你有,别人有的我精。  相似文献   

2.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就业形势比往年还要严竣。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创业,但多数人不知道该从哪些行业入手。对形势估计不足,往往事倍功半,折戟沉沙。本人根据自己思考和研究,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业的选择,给以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04,(3):20-21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我国普通高校1999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扩招,入学人数由上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增幅达46%。到2003年7月,这批大学生毕业,其就业率在70%左右,尚有67万人没能就业,2000年入学的280万大学生也走进了就业市场,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将有4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给就业市场带来前所  相似文献   

4.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这两年冒出“零工资”就业的新现象,即不拿工资去实习,毕业后在单位先干着,希望被正式录用。我的几个上届的同学也无奈身列其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实际上不只是中国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中国这么多毕业生,毕业后一年内仍然没有就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为数不少。有统计显示近年来国内毕业一年时间内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大约占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20%。2008年中国有540万大学毕业生,有大约100多万没有实现就业,加入到2009年大学生就业大军里面。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仅是劳动的经济来源。而且是劳动立足社会的精神寄托。然而,现实时常会出现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这之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我国劳动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而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就业结构性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从主观上看:有的劳动是就业心态不能随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有的劳动是没有努力去寻找就业信息;有的劳动则是因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信息不对称因素造成难于就业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老会计,我也有梦想,那就是圆百名会计学子就业梦。
  每到暑假,大批学会计的年轻人都要想方设法就业,他们学的是会计,有会计专业毕业证书,也有早就考到的会计证,他们的梦想是早点跨进会计行业的大门,尽快将学到的会计知识用于工作实践,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要有人助他们一臂之力。因为刚出校门的会计人没有工作实践,光凭手中的证书找会计工作,虽不说“难于上青天”,但也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何以?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是有一定要求和条件的。据我所知,一是要求人品好,要诚实可信,对所在单位的经济情况和会计信息应注意保密;二是要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如此这般,刚出校门的会计人找工作难一点也不奇怪。难的不是无岗可上,而是用人单位的不放心。近年来,我利用从事会计工作时间长、人际关系广以及在多家企业兼职之优势,受朋友之托,经常会带刚毕业的学生实习,帮助不少走出校门的学子圆了就业梦。我的具体做法是,一辅导,二担保,三面试。  相似文献   

8.
《厂长经理之友》2012,(4):69-69
黄锦强:就业没性别歧视,要看个人能力。现在很多技工、机修、生产线上的蓝领都是女孩子。 郑明强:在第三产业、新兴行业,金融业等领域,女大学生有先天优势。目前第三产业很发达,女大学生比男生的选择会更多。女生比较细心,做前台、文员等很多岗位都适合。如要创业,去打拼,女大学生不一定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大学扩招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大学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的脱节使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更给当前大学生就业造成的极其严重的影响。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是看政府教育等职能部门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二是学校、指导教师能否制定适合形式的就业措施。只有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和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只有有了足够多的岗位,才能维护就业实测稳定,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0.
先有“零资就业”,再有“2000多大学生竞聘搓澡工”,屡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在经济转型进人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联系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能否实现环境规制和就业的双赢成为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一个挑战。为了分析环境规制对污染行业就业的影响,在构建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1个污染行业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数理模型来看,环境规制对污染行业的就业有着积极作用;从实证结果来看,环境规制和滞后一期的环境规制指标均对整体污染行业的就业有着积极作用,对重度污染行业的就业有着促进作用,对轻度污染行业的就业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汪江平 《科技与企业》2011,(10):159-159
通过对医学院校毕业年级课程设置和就业体系改革的深入研究,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来形成一套适合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在课程设置上从学生素质教育入手,结合专业的课程,以岗位素质要求为依据,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原则,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每个团队都要有“异业人士”,近亲繁殖可能导致族群灭种。让团队拥有不同的背景、经验,使团队有创意、有变化.是主管的责任。媒体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此我过去用的人要么是媒体出身的工作者,要么就是刚毕业、像张自纸的新鲜人,不敢轻易尝试其他背景的人。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7):217-219
笔者以指导的工科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就业意向、就业准备、当前的求职进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毕业生多数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个人就业结果和就业优势乐观自信。②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具有不理性的成分。依据有三:一是普遍认为专业知识不扎实,这说明毕业生承认自身没有做好学生的本职学习工作、职业态度不端正;二是多数不了解自己适合的岗位,这说明毕业生对于外界就业信息了解不充分;三是求职行动不积极、效果不显著。为此,需要就业指导人员针对现状,动态了解、督促刺激和针对行指导并举,从而真正提高毕业生的有效求职和理智自信。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8,(2):190-191
农村的发展急需人才,但是农村籍大学生毕业不愿返乡创业就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职院校方面分析主要院校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所学知识返乡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农村籍大学生求学的目标决定毕业后不愿意返乡等原因。为了解决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难题,高职院校需要在创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设置适合区域内农村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提高教师能力、搭建农村籍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桥梁,减轻学生返乡的心理压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上海劳动保障》2000,(1):30-30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本市某机器厂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人员,最近,我托管期即将到期,意味着我将要出中心,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据说我们可以选择去行业劳务公司。请问:去或不去行业劳务公司在劳动关系处理及经济补偿方面两是否有区别?若有,区别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技工院校建筑大类专业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研究为重点,了解他们的就业想法和就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找到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使因学生不了解自己自身特质和实际岗位要求的矛盾最终得以解决,使他们每个人能寻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远见》2011,(11):96-96
1994年以来,北大的保安员中已有300多人考取大学及以上学历,有的毕业后还回乡当上大学老师。 点评: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不过.北大保安的成才模式并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刚进入北大的保安,和其他地方的保安在知识水平上没太大差别。这些年轻人之所以下定决心攻读学位,一是受北大氛围感染,二是有幸得到北大上下的帮助:保安队为刻苦求学者大开绿灯,帮他们调整适合学习的岗位和班次;北大一些课程允许保安员旁听,  相似文献   

19.
阿荷是越南导游,大名黄氏秋荷,身材不高眉目清秀,马尾辫牛仔裤,河内大学外语系中文专业毕业,先教书后下海,还读了个旅游中专.在越南唯一要求大学学历同时又有本专业学历的行业是旅游.  相似文献   

20.
<正>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一个热点话题,2013届毕业生已经开始走向社会,2013年成了最难就业季。在这一年中,我们的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又进行了非常严酷的考验。建筑类大学生也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其就业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建筑类大学生的基本就业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建筑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一、建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我们对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以及石家庄铁道学院的近千名即将毕业和刚毕业的同学进行了就业调查,其中涉及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