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原则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利益原则日益成为反倾销立法和反倾销程序中的基本原则,原因在于其能指导反倾销调查,能够遏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利于国内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本文从公共利益原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F-35先进驾驶舱显示器的研制即将完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出口商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害者。而且随着中国商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商品遭遇反倾销诉讼调查将更为频繁。我国企业必须寻找反倾销诉讼的应对之策。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和诉讼,关键是要打好企业的会计基础。只要企业的会计基础扎实,就有可能赢得反倾销诉讼。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不断降低和减少,被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各国频繁使用。为反对反倾销滥用和贸易保护,少数国家在反倾销法律中,引入了公共利益调查规定。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加快,进出口大幅增长,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反倾销案件不断。我国产业也开始运用反倾销规则,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在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中,如何正确把握公共利益原则,平衡各涉案群体的利益,是相关利害关系方关注的热点。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立场和观点,按照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分析和处理反倾销调查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是调查机关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金融危机日益加剧,很多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纷纷对我国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使我国的出口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以及我国企业在反倾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出口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与贸易制裁最多的国家,反倾销调查与贸易制裁,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反倾销制裁的严峻形势,探讨了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但逆全球化思潮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全球不确定风险越来越大,贸易保护倾向抬头。贸易救济措施目前被各国滥用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其中反倾销措施应用的频次最高。我国是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国际反倾销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内学者对反倾销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但没有从根本上治愈这一顽疾。应该从企业改变经营理念入手,重视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化,摒弃不正当获利的思想,合理分配技术进步利益和规模经济利益,运用科学的定价方法,建立完善的反倾销会计信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出口价格经常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问题。同时,要强化行业规则,坚持正当竞争,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遇国外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因此,应深入了解和把握我国遭受的反倾销的现状及其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为今后在反倾销领域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是WTO允许其成员国用于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 ,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部门利益。近年来 ,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屡遭反倾销调查 ,给我国外贸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商品遭受外国反倾销的原因非常复杂 ,亟待找出原因 ,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的滥用及其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德恩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1(3):114-118
近年来,反倾销这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补救措施出现了滥用的趋势。对反倾销措施的不正当使用使实施国的某些企业除受到保护之外,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利益,而反倾销的目标国的企业则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种滥用反倾销的行为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这种滥用行为可以通过政府间的斡旋,诉诸争端解决机制,或谈判修订有关规则而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0.
印度是世界上出台反倾销政策较晚的国家之一,但是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印度对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数最多的国家,而中国企业却对印度的反倾销应诉持消极态度。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涉案企业消极应诉的原因,认为应该加强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联合应诉才能胜诉,赢得长远的市场利益。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中公共利益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玫  邹超 《国际贸易问题》2005,30(2):115-119
随着反倾销措施实施频率增加,力度加大,改进和完善反倾销程序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反倾销程序中采用公共利益原则成为必然的趋势。以公共利益原则指导反倾销调查能遏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而且有利于国内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本文根据公共利益概念在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法学三个领域的体现,指出公共利益原则的本质在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并介绍了反倾销中公共利益原则的起源、实施状况,分析了征收反倾销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提出应该以公共利益原则指导反倾销调查,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刘松涛 《中国电子商务》2013,(20):180-180,18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中自由贸易的呼声越来越高。反倾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保护本国利益的最佳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诉讼,这对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造成严重的困扰。在反倾销提起、反倾销调查、反倾销应诉中,有很多事项涉及会计的专业问题。因此,认真应对反倾销调查,用有力的会计信息积极应诉,继续推进和扩大中国商品出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企业参与世界贸易的增多,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日益明显,在国际竞争中常处有利竞争地位,使得我国产品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对象。频繁的调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使我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由此,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就显得尤为重要,并详细阐述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02起.保障措施调查42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仅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比2000年增加55%;其中反倾销55起,保障措施12起,同比分别增长41%和200%,涉案金额合计近11.4亿美元,创历年最高。  相似文献   

15.
加入 WTO十年来中国对外反倾销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1年加入WTO十年来,中国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对外实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将对十年来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实践做出总结分析。我国的反倾销实践在调查时间、调查的结果、反倾销税率、反倾销的国别与产品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既有共通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而在政策效果方面,我国的反倾销措施对于国内产业的救济和涉案产品的进口限制收效显著;同时,反倾销带来的进口转移、直接投资规避现象等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8年,阿根廷对来自国外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实施反倾销措施,成为世界上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则成为阿根廷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同时,贱金属及其制品是阿根廷反倾销的第一大目标产品。WTO成立以来阿根廷反倾销的频发,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因。阿根廷的反倾销实践为中国应对未来阿根廷乃至全球对华反倾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制定反倾销法并使用反倾销措施的国家。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很少使用反倾销措施。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美国才开始大量使用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很多的出口农产品都受到了不同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遭遇到反倾销调查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帮助我国政府和农产品企业能够有效地化解不断增多的反倾销诉讼,保护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如何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目前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会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反倾销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滥用反倾销,即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为了规范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行为,避免反倾销的滥用,WTO制定有较为严密的《反倾销协定》,被称为"世界反倾销法领域的一场革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技术性问题,导致滥用反倾销的现象经常发生。反倾销法作为WTO体制下服务于国际贸易自由化宗旨的一种法律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在实践中,从其诞生那一天起就与贸易保护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廷义 《商业时代》2006,(23):33-34
本文通过对引发反倾销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论证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出口迅速增长时期遭遇反倾销的客观必然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