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调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宁夏固原市信用农户创建情况,剖析信用农户创建工作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掌握目前信用农户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信用农户创建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本文结合近年来山西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践,指出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部分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农户信用评价的标准不统一,农村信用体系激励机制欠缺等问题。据此提出进一步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保障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统一农户信用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促进农村信用环境改善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京 《时代金融》2014,(6Z):294-294
<正>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减少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户贷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仅有助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民扩大再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杜金富,2010)。近年来,临猗县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和支持了农村经济建设。为全面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用角度出发,对农户信用识别、农户融资行为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农户的融资状况、信用行为特征及其农户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实质在于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农户信用;第二,农村社会信用主要是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特征组成的"圈层信用结构",农户的隐性信用能力对农户履约水平、履约能力的判断更具有参考价值。第三,现阶段农村农户信用行为符合"分类相聚"性质,构建与农村信用水平相适应、以"农户信用联结"(Peasant Credit linkage)为中介目标的农村信用体系,是现阶段提高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识别、解决农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农村信贷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是将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需求引向正规金融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本文以南平市所辖县域为例,总结当地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探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信用农户评价标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剖析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越尧 《征信》2019,(9):50-53
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工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目前,贵溪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前期的工作中,农户信息采集工作量与力量不匹配、信用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农户信用风险难把控、农户信息采集难协调、农户信用意识薄弱等问题阻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发展,加大农村征信宣传教育力度,建设县域信用信息平台,强化惩戒机制,促进农村信用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段旭峰  胥绍雄  杨龙 《时代金融》2014,(9Z):235-236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系统化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系统化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薛峰 《金融纵横》2014,(11):76-81
为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提高融资效率,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对农户信用的基本认识,进而运用WSR方法论探讨农户信用的基本因素及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户信用评价的一般过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谢永红 《征信》2021,39(11):42-45
从农地抵押融资的视角阐释和分析了农村信用治理的需求与基础,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目标框架,构建以农村信用法律法规、产权制度、诚信教育、信用服务、信用监管等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信用治理体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农村信用治理模式和信用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治理机制、信用监管机制和信用治理模式,优化农村信用治理机制,激活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和守信观念,提升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水平,建立农地抵押融资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