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2.
随着金融服务业务和金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越来越复杂,操作风险损失也越来越大。据有关研究表明,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在国内外媒体公开披露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就高达71起,累计损失金额高达29.6亿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之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改善银行内部审计。进一步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效率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一、操作风险的界定 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管制日益放松、金融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当今银行业处在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中.在这样的外部环境里,除了信用、利率和市场风险之外,来自人员、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以及支付清算软件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也会给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潜在风险,业界将这些潜在风险归结起来称为\"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4.
银行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发生原因,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五个薄弱环节,认为要加强操作风险管理,需要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需要合理定位内部审计功能;拓展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实施银行内部审计质量保证、评价与改进制度。 相似文献
5.
对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Ⅱ有着专门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Ⅱ实施后,如何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审工作,切实履行好审计职责,是内审部门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内部审计之间关系及其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从八个方面对审计工作进行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借鉴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构建风险管理的整体机制,逐步推进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发挥监管当局作用,强化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银行内审部门各级内审人员,围绕中央银行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审计职责,经过七年多的辛勤工作和审计实践,在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因此,央行内部审计该如何顺应形势发展,紧紧围绕央行的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普遍给予高度关注并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仍然存在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出现操作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渗透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之中,并对其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的开展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内部审计旨在完善与健全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规章制度,为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服务,这也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中的作用与审计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金融》2006,(10)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趋于广泛和复杂。为了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在企业实施前瞻性的风险控制管理成为必然。而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主要对企业内部各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独立客观的测试与评价。本文将对把内部审计引入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审计的必然性与可和其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