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条件和农业的命脉,是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自然资源。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对工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保护水资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缺水国家,人口占全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拥有量只占世界人均的1/3;吉林省又是我国缺水省份之一,吉林省年度水资源总量为404.25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356.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18亿立方米,重复量6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的威胁,令人们心急如焚,而威胁甚于沙尘暴的缺水,人们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城市水荒已经向我们逼近了,下一个自然危机将是缺水。 我国是世界上 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 1/4。我国城市的贫水状况更为严峻:据外国机构调查表明,上海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 760立方米,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事实上,深圳市人均水资源只有 600立方米,北京人均为 300立方米,缺水远比上海还严重。目前全国已有 100多个县、城市被迫实行了定时限量供水。据水利部资料, 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缺水期,到 2030年,我国将缺…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当我们的视野扫向全国时,缺水的画面却令人惊奇。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却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4,排在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64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在用水高峰季节,那些严重缺水城市的供水能力只能满足需水量的65—70%,而城市用水量却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猛增。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从总体上讲水不是多而是少。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水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列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排名第109位。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可用水  相似文献   

5.
让水安澜     
《财经文摘》2010,(8):50-51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约20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约第120位。据统计,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一个杯底。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淡水资源危机 中国是用水大国,也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年,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年,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4,其中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量还达不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建议的最低标准2000立方米/年.  相似文献   

7.
经济快餐     
到 2030年我国离缺水标准一步之遥   钱正英、张光斗等近 300位专家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首发式上警告说,如果未来不解决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问题,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专家们在这本权威报告中发出预测,我国水问题十分突出,预测到 2030年人口增至 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 1760立方米。按照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 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专家们指出了我国水资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防洪安全仍然缺乏保障;水…  相似文献   

8.
正据水利部门估算,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3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国际标准,目前中国有16个省份重度缺水,有6个省份极度缺水。美国研究机构蓝圈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近70%的中国用水是在农业产业,而20%是在煤炭产业。农业和煤炭这两个产业都集中在中国的北方,而北方恰好是雨水稀少的地区,降水量仅为中国总降水量的20%,进而导致水资源供不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挑战全世界消费的水,包括从河流和地下汲取的水,大约70%用于灌溉,20%用于工业,10%用于居民消费。在这三大部分之间,在对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缺水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水资源仅为11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付蔷 《环境经济》2023,(6):46-49
<正>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指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海)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设施,对处理达标后的排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后,在一定区域统筹用于生产、生态、生活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天津是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0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属于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朱乃芬 《经济视角》2006,(12):55-57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从吉林省水资源自然状况看,具有我国北方内陆省份的典型特点: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环境质量不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5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3,为世界的1/5,属于全面缺水的省份,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并存,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种支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节水机制,来调整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目前,吉林省节水机制的实质是政府主导(整合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一、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城市水荒的有效途径,人们说,能源危机之后,世界面临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列世界第88位。1985年对全国324个城市调查表明,列入水资源贫乏的城市有183个,有40个城市为贫水危机城市;全国城市每天总共缺水2000万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00亿元;我国三北地区,尤其辽宁南部,缺水最为严重。以大连市为例:大连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外贸出口任务居全国第一位。但由于受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淡水资源十分缺乏,人均占有量只有730立方米,占全国平均值的28%;每年缺水季节,一些工厂被迫限产或停产,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的质量普遍下降,每年因缺少减少财政收入10亿元;大连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量缩减到16升-17升/人&;#183;日,仅为国家用水这一额的1/5。国家新建的一些工程项目,因水源用水问题,往往安排不上;这几年又遇见多年不见的大旱,郊区树木禾苗枯萎,成都市供水水库干涸,使大连人达到谈“水”色变的程度。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已成为大连发展的首要任务。耗资数亿元的引碧大连工程虽然使用水紧张局面有所缓和,但由于基建费用过大,制水成本高,而且碧河流水资源有限,仍然满足不了用水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唐颖 《经济论坛》2001,(16):50-50
我国淡水年均总贮量达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13亿人口的总数使得人均年贮水量仅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4,因此,我国属12个贫水国之一。此外,我国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分布随地域和季节的差异有很大的差别,南方较丰水,而北方缺水。在中国北部,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缺水问题愈益严峻。2001年,中国已有400多座城市面临着缺水问题。一些城市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千方百计寻找和开发新的水源,如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青岛的“引黄入青”工程、大连的碧流河引水工程、河北省秦皇岛市…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上有八十多个国家的二十多亿人口正面临着淡水资源危机,联合国数据表明, 20世纪全球用水量增加36倍,是同期人口增长两倍之多,快速增长的水要求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危机。在全球缺水的背景下,中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是人均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北方地区人口及耕地分别占全国的46%和65%左右,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5%。而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水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供水形势将更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能源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因素,节能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措施又是节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全世界的110多位,被列为全球13个缺水国之一。目前在全国666多个建制市中,有大约一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竞达108个,每年因缺水就影响工业产值达2—3千亿元。因此如何开辟新的水源,节约或珍惜用水,对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学者指出,水资源将是继20世纪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之后最有可能发生危机的资源之一. 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尽管2010年水资源总量达到30906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量为23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持续上升,2010年污水排放总量达617亿吨.巨大的污水排放不但破坏了水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相似文献   

18.
略论水资源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  宋琦 《经济前沿》2001,(6):35-37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 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资源等构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却在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据联合国1997年在《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中指出,各国政府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5年,全球将由近1/3的人口(23亿)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我国更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有400个城市缺水,108个城市严重缺水。据专家估计,2000年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19.
淡水资源既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立方米,1997年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的1/4。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时,  相似文献   

20.
刘欣 《技术经济》2001,20(2):38-40
区域发展既要求对区内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又要求在实施其经济发展行为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力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共同提高。因此进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锦州市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1、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日益严重。我国是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 ,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 (7176m3 /人 ,1995年 )的 1/ 3,中国北方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仅为南方的 1/ 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 % ,缺水是我国永久性的国家问题。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