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择优:一个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鲍晓华 《财贸研究》2004,15(5):23-30
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其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正当理由 ,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庇护所。各进口国频繁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有时候保护的成本是很高的 ,甚至超过了保护的收益所得。本文用一个单一产品市场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 ,演示利用成本收益分析对SPS措施进行政策择优的过程 ,该方法提供了分析不同收益和成本以及贸易限制、价格和福利关系的框架。结论是 ,进口国应该权衡成本和收益 ,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的实施要考虑经济效率 ,经济学的分析可以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鲍晓华 《财贸研究》2005,16(5):22-26
随着WTO的自由化进程,技术性贸易壁垒取代关税和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一种新兴的贸易限制措施。卫生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SPS措施)是和农产品相关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SPS协议强调的是科学的风险评估原则,各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决策有时偏离了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学原则,本文提出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SPS措施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的观点,认为在WTO框架下,进口国SPS措施的实施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在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内容及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本国实际的技术壁垒体系和预警机制,培育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成为WTO成员之后,各国纷纷按照协定规定,不得不降低了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但各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的产业和限制快速发展的中国出口贸易的目的而不断采取越来越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给中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损害.面对这种日益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要积极应对,我国政府要通过设立法律法规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逐步突破越垒越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5.
观察国际贸易形势,我们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影响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接着从出口国的角度对其所遭受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变得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国际贸易中严控贸易数量以及高关税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弱化。WTO各成员国原则上已不能再通过对数量进行限制和征收高关税来为国内产品提供保护,而通过颁布技术法规、推行技术标准、实施认证制度和检验制度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保护本国产品。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的今天,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冲击相当大,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难对付的特点,在此情况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也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允  杨晶 《中国市场》2009,(5):26-2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阻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小方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15-116
在分析湖北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基础上,选取美国和日本作为进口国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的广义最小二乘法模型,考虑了进口国的发展水平的滞后效应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滞后效应,分析了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TBT对湖北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技术性贸易壁垒:机理特征、政策效应、对应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贸易壁垒均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和安全、限制境外产品进口而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同其他贸易壁垒机制相比,其具有自己的机理特征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践方面表现出来的政策效应。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机理特征及其政策效应,有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农产品出口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关税壁垒和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不断弱化;而且由于人们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意识空前提高,为维护本国利益而采取了各种措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以绿色壁垒为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使用越来赵多.世界贸易组织在其<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类、保护环境"的条款使TBT合法化,高精度的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TBT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及我国企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姜钰 《商业研究》2005,(8):111-114
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设立起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的贸易。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抑制进口方面的作用及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非平等性,进而提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而复杂的影响。园艺产业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和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它们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中长期影响,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然后结合中国园艺产品净贸易指数、显示性竞争指数及进口需求因素进一步分析计量结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rade deflection and trade depress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to empirically examine whether a country's use of an import restricting trade policy distorts a foreign country's exports to third markets. We first develop a theoretical model of worldwide trade in which the imposition of antidumping and safeguard tariffs, or “trade remedies,” by one country causes significant distortions in world trade flows. We then empirically test this model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the United States' use of such import restrictions on Japanese exports of roughly 4800 products into 37 countries between 1992 and 2001. Our estimation yields evidence that US restrictions both deflect and depress Japanese export flows to third countries. Imposition of a US antidumping measure against Japan deflects trade, as the average antidumping duty on Japanese exports leads to a 5-7% increase in Japanese exports of the same product to the average third country market. The imposition of a US antidumping measure against a third country depresses trade, as the average US duty imposed on a third country leads to a 5-19% decrease in Japanese exports of that same product to the average third country's market. We also document the substantial variation in trade deflection and trade depression across different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export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严重,以技术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愈加严重.新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熟悉新贸易壁垒的内容、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于防范和减少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以及采取正确措施对其进行突破,并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以及它所含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加强我国进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治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措施,作为打破新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互补或替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2000-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资料,使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即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相互促进。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决定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行工业化。可供选择的实现工业化的手段包括出口促进和进口替代战略,而不同战略的业绩比较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三部门模型,讨论了一般情况下不同贸易战略的绩效,并讨论了大国条件下不同贸易战略选择的特殊性以及有关我国贸易战略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进出口需求方程,通过建立AR-GARCH模型及协整模型来研究影响江苏省与美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和美国两个各自的国内收入(生产总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对进出口贸易都有较大的正向显著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波动没有显著影响,在分析这一结果背后原因的同时,提出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及时指导外贸企业规避风险,树立企业外汇风险意识,增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优化贸易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使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最新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外贸带动内贸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内贸对外贸的促进作用仅表现为内贸对出口的长期影响。为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关对策,进一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很快,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国际市场上屡受阻挠,尤其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自身优势所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比较分析,探寻我国能够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