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亚洲“四小”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额迅速扩大,由1980年1644.3亿美元增至1989年4812.9亿美元。它们作为“新兴工业化社会”群体,显示出具有了参与稳定世界经济集团的基本力量。本文拟就以下三个问题作些分析。一、八十年代贸易的主要特征首先,贸易地位不断提高。1980—1989年,亚洲“四小”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由6.96%升至7.65%,其进口贸易由4.5%增至7.33%,出口贸易由3.9%增至7.95%。这些贸易地位变化,主要由以下两种因素促成。一是由于实现了规模经济和供贷商品多元化,促其产品竞争力上升。1970—1984年,亚洲“四小”出口多元化指数提高了,其主要出口商品品种,香港由8种增至128种,南朝鲜由22种增至152种,新加坡由59种增至173种。另据1988年《日本经济新闻》调  相似文献   

2.
<正> 一、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8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仍是亚洲“四小”经济增长的“推进器”。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同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急剧变化,必然给亚洲“四小”的对外贸易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这种影响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有利的因素是,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暴趺、日元的升值等,使得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亚洲“四小”受益匪浅。但同时,不利的因素也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亚洲“四小”同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引起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加剧,导致其对美国的出口势将受阻。亚洲“四小”的经济主要是依赖美、日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在60年代中期前后迅速发展起来的。1986年,新加坡、南朝鲜、台湾和香港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它们的出口总额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亚洲“四小”的国际贸易备受注目。六十年代中期,它们的出口仅占世界出口总额不到2%,1987年提商到6.5%,其中五分之二销往美国。1980年到1986年“四小”出口新增加的560亿美元中,美国市场占300亿(54%)。英国1986年进口“四小”的产品500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14.6%——相当于美国从法国。  相似文献   

4.
以1985年9月美元贬值为契机,亚洲“四小”相继走出了在1985年所陷入的严重的经济衰退,重新恢复其经济发展势头。它们利用美元贬值、日元、马克升值的良机,大力扩充出口,出口显著增长,如台湾、香港和南朝鲜1986年出口总额比1985年分别增长了29.5%,18.6%和14.7%,1987年的增长势头仍十分猛;同时,它们由于对外贸易的顺差扩大,外汇储备激增,各自的货币相对于美元不断升值,尤以台湾和南朝鲜最为显著。本文将着重分析亚洲“四小”货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1985年9月日元大幅度升值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日本和亚洲“四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特别是亚洲“四小”已崛起为该地区继日本之后又一重要的资金供应者,使该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受惠良多,东盟国家(本文仅指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下同)成为它们投资的重点。1989年“四小”在泰、马、菲、印尼四个东盟国家投资所占比  相似文献   

6.
1985年日元升值以来,亚洲“四小龙”的货币也纷纷升值。日元升值导致亚洲各国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由垂直型的商品生产转向水平型的商品生产,亚洲“四小”的货币升值,导致其对外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亚洲地区国际贸易分工和国际投资模式的这一重大转变,为东盟四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东盟四国政府及时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并不失时机地加速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以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1988年和1989年,东盟四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了亚洲“四小”,  相似文献   

7.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亚洲“四小”,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出口制成品,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亚洲“四小”各自的发展模式并不完全相同,政府的经济贸易政策也各有特点,但是对外贸易,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对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公认的。那么,“四小”为什么会走上出口导向的发展道路而没有通  相似文献   

8.
张忆 《亚太经济》1990,(3):48-54
从50年代初迄今40年以来,台湾、香港、南朝鲜、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其中除香港外,由于当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介入,经济战略及政策措施有轨迹可循,特别是60年代以后,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占有突出地位,对外贸易在亚洲“四小”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从横向上对亚洲”四小”对外贸易和发展特点及其与外向型经济的关系作一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微型经济地区。澳门的经济在60年代初期发展较快;70年代高速增长,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6.7%;8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4%,不逊于亚洲“四小”。目前,澳门已是亚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社会生产总值,1991年为41.6亿美元,1992年已达到50亿美元。人均产值,1991年为11417美元。  相似文献   

10.
战后,亚洲“四小”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和国际分工关系的发展引人注目。作为亚太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形成的历史还很短,但其对外贸易与国际分工地位呈现出跳跃式的变化,与美国的分工关系已从垂直型分工上升为初级形式的制成品水平型分工,而且这种水平型分工正向更高级阶段过渡。在50年代,亚洲“四小”对美贸易地位无足轻重。1955年,东盟国家对美出口占亚太地区对美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亚洲“四小”占不  相似文献   

11.
在战后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亚洲“四小”因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亚洲“四小”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有个正确分析和恰当评估。一、外部因素: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资本的支持亚洲“四小”经济起飞大都在60年代和7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战后世界经济相对高涨繁荣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出现了以计算机、半导体技术、核能应用、空间宇航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发展,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大发展,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率由50年代5%左右上升到60年代6%,世界经济的高涨繁荣,带动了世界市场容量的相应扩大,国际市场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迅速增加。5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平均年增长率高达7%,60年代及70年代初进一步达8%以上;20年间世界进口总额扩大了5倍多,达到了328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 日本是一个工业原料、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的岛国,因此,在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中,一直把“加工贸易立国”奉为其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而“加工贸易立国”的核心内容就是“以进养出”,扩大出口,即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资源、能源,加工成产品后再出口到国际市场,以换回进口所需的外汇。在“以进养出”,扩大出口这一主体思想指导下,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进出口贸易总额1958年为53亿美元,1988年则高达4523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874亿美元,出口总额达2649亿美元。自60年代初以来,日本的外贸收支连年顺差,1988年高达775亿美元,外汇储备截至1989年4月底,已高达1003.6亿美元。“以进养出,”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对外贸易增长特点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智杰  郭亚珍 《发展》2005,(5):20-21
2004年甘肃省对外贸易克服了主要出口国经济疲软以及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各种不利因素,在国家积极的宏观调控下,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外贸进出口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应对能力增强的直接带动下,进出口继续大幅攀升.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省进出口值比上年增加了4.5亿美元,达到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出口9.9亿美元,进口7.8亿美元(2004年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2.6%,进口、出口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1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1亿美元,增幅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亚洲“四小”本是传统的资本输入国家和地区,但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它们也开始以投资国(地区)的身份登上了亚太地区长期资本市场。固然,与美、日相比,目前“四小”的对外投资规模还不算大,但考虑到它们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其经济实力的增长,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它们将会成为影响亚太地区长期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讲,亚洲“四小”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无不反映在亚洲“四小”经济上。六十年代的“黄金时代”、七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两次经济衰退,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景气变化。1985年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同主要贸易对象国与地区之间的国际分工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日本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亚洲“四小”同日本之间在技术和生产效率的差距逐步缩小,日本同亚洲“四小”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它们在产业和贸易领域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加强,而且正在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亚洲四小”经济面临的新问题1、内部因素(1)劳动力严重不足“亚洲四小”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服务行业的急剧扩大,不仅大量需要新的劳动力,而且促使劳动力从制造业部门不断转向服务业部门,结果导致制造业陷入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局面,同时服务业本身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近年来“亚洲四小”各国和地区的失业率日益下降,香港1988年第4季度只有1.3%。一般来说,因为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人失业,所以失业率为3%即认为处于完  相似文献   

18.
进入八十年代后,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四小”的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看来,象六、七十年代那样的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主客观环境已经失去。当前面临的严峻的经济社会环境说明它们的经济发展已到了重大转折时期。能否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将关系到亚洲“四小”的未来生存和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它们对转变什么,怎么转变等问题尚无明确认识、因此今后三五年对亚洲“四小”来说将是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自进入虎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石油价格暴跌,日元对外汇价持续大幅度上涨,美元调低,金融界最为关心的骑虎难下的美元高利率有所下降等等,正对世界经济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亚洲“四小”经济情况又怎样呢?  相似文献   

20.
一 亚洲“四小”经受过长期的殖民压迫和殖民统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从总体上说,它们是在经济文化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具有超阶段发展的特点,因此,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十分缺乏,高级技术人员更加缺乏。特别是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六十年代前后就以面向世界市场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