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对“炸馆”事件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8日凌晨,美国悍然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一场中美之间严重的外交危机,并对中国对外决策环境、对美政策的制定、公众对美国的看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中方处理此次危机的过程做出初步考察,并结合国际危机管理理论,对其危机处置能力与效果进行评估,对中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古巴导弹危机与“隔离”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盟友关系消失了,“冷战”代替合作成为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这一时期,美苏两国始终处于备战状态,而柏林危机、裁军谈判等问题又使这种紧张关系不断加强。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终于把“冷战”推向顶峰,“这是一场政治、军事和核方面的危机,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核时代的最严重对抗及相互考验”。①“但由于赫鲁晓夫、肯尼迪、卡斯特罗以及参加作出决策的其他人士表现出负责的态度和健全的思维,这一最尖锐的冲突才得以解决。”②“古巴导弹危机是尖锐的‘冷战’时期终结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大选结束了,一切才刚刚开始。奥巴马立下了变革"军令状",然而,承诺容易,兑现则要困难得多奥巴马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有人因此戏言白宫第一次变成了"黑色"。美国民众企盼着这位非裔总统能够给深陷金融风暴的美国带来一场彻底变革。奥巴马将从现任总统布什手中接过的,是一个正同时处于两场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和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困局中的国家。奥巴马在竞选中曾指出,这场金融大危机的根源在于布什政府的"弊政"。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正在又一次使国际形势发生带有阶段性的重大变化。这虽然是一场双方力量极为悬殊、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 ,但它已牵动全世界。和标志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阶段性变化的“9·11”事件一样 ,这次仍然首先体现在头号大国美国身上。“9·11”后 ,美国国内同仇敌忾 ,举国支持政府的反恐战争 ;国际上普遍受到同情和支持 ,初步建立起国际反恐战线 ,在阿富汗比较顺利地进行了一场反塔利班战争。但美国保守势力中的强硬派 ,却借势推行筹谋已久的以美国模式改造世界并加以控制的霸权计划 ,因而在安全问题上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 ,在外…  相似文献   

5.
邸良 《发展》1995,(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50年来,世界性大战虽未爆发,但地区或国家间的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却此起彼伏。据不完全统计,自1945年到1995年,世界上共发生近百起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其中国家间战争约40余次,国内战争50余次。在1993—1994年度,全世界共发生战争、武装冲突和各类危机120余次,其中爆发战争20余场,仅在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地区就有7场战争。造成当代世界局部战争不断的原因错综复杂,渊源深远,但若从近百年考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同居东亚,同属东亚文明,都是黄种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两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甚至可能酿成军事对抗,钓鱼岛危机空前。作为东亚两大强国,中日应以东方文明的视野来认识钓鱼岛危机,并从中日和解与东亚和平的大局出发探索和平解决钓鱼岛危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战争起源的理性主义解释假设国家有意错误呈现或隐藏自身能力与决心等私有信息;经典的错误知觉理论则认为国家通常会高估对手的能力、决心与敌意,进而产生非本意冲突。在中美间冲突及其升级过程中,中美围绕私有信息的外交沟通呈现出不同于理性主义和错误知觉理论的特性,即中国并非有意隐藏或歪曲自身的能力和决心,而是试图通过沟通、信号和冲突等方式向美国证明其可信性,但美国仍然低估中国的冲突能力和决心。既有研究并未系统剖析外交沟通中由低估认知偏差所引发的中美两国走向危机及危机升级的机制。朝鲜战争和1995—1996年台海危机这两个极端案例展示了美国对中国能力与决心的低估认知偏差以及中国通过外交沟通和危机升级向美国展现决心并形成政策底线和敏感性共识的政治过程。系统分析和总结中美在走向危机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对能力与决心的低估认知偏差及其冲突效应,改进理性主义和错误知觉理论关于私有信息引发冲突的逻辑,这对于避免中美双方的战略误判、增强中国对美战略沟通成效可带来一定的政策启发。  相似文献   

8.
从“和平演变”到“武力强制”-美国调整对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极不平静,一波多折。不断被问题、摩擦、危机甚至冲突所左右。其中1993年8月发生的"银河号"事件、1996年3月两国军事力量在台湾海域对峙、1999年5月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和2001年4月中美两国军机相撞事件,最能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受挫折的程度。当今世界没有无摩擦、无危机的双边关系,但当事国政府处理危机的立场、态度最能反映一个当事国对于保持和发展与另一个当事国关系的真实愿望、目的和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最严重危机(之所以称它们是最严重的危机,是因为它们同美国对华实施武力强制相关)以及美国政府和社会对这些危机的不同处理方式和态度的研究与分析中,我们深切感到美国对我国国  相似文献   

9.
2012年,我国与美国重开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单文华作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项目首席专家,参加了多轮谈判,并带领专家团队,从对美方新文本的研究解析、到中方文本的起草研拟以及中方谈判手册的研制整理的全过程,为该谈判提供了完整系统的技术支持. “该谈判更多的是两国相关法律之间的博弈.”单文华说.在此过程中,他与团队所努力的正是在国际谈判中保证“中国的话语权”.让中国在国际法学领域产生影响力和学术引领,发出属于中国人的声音,这也是他的一个心愿. 2004年,单文华获得剑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受聘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法律系任国际法讲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英国大学里主讲国际法的第一位中国人. 翌年,单文华放弃海外优厚的生活条件,进入西安交大工作.他的目标是“把中国西部的法学做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10,(10):6-6
有很长一段时间,朝鲜战争在美国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少提到这场战争。尽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未能以胜利而结束的战争。  相似文献   

11.
杨琳 《改革》2012,(1):101-110
美国因公共债务率和财政赤字过高等问题,第一次丧失了"AAA"长期主权债务评级。虽然与欧债危机相比,美国债务风险相对有限,但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其债务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对全球金融的影响更加深远。中美两国经济已高度相互依赖,美国债务危机的解决路径与成效,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与金融走势。  相似文献   

12.
薛薇 《魅力中国》2010,(26):111-111
越南战争带来了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这场战争既是越南人民为争取自由民主的战争,同时也是中、美、苏三国关系变化的角逐。在这场战争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战略由同时对抗苏美两国转变为“联美抗苏”,而美国也给予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调整了对中的外交政策,最终实现了中关关系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3.
蒋辉 《黑河学刊》2014,(1):54-55,130
中日两国同居东亚,同属东亚文明,都是黄种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两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甚至可能酿成军事对抗,钓鱼岛危机空前。作为东亚两大强国,中日应以东方文明的视野来认识钓鱼岛危机,并从中日和解与东亚和平的大局出发探索和平解决钓鱼岛危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王莉 《东北之窗》2008,(20):14-15
62岁的布什,作为美国第54届和第55届美国总统即将结束他的两个任期。8年任期,一头一尾赶上"9.11"恐怖袭击和华尔街金融风暴,让布什头上多了顶"危机总统"的帽子。但包括美国媒体在内,最近在谈论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布什总统时,都提到正是在这8年中,美国的国际形象在走下坡路,这让美国人感到尴尬和  相似文献   

15.
贾莉 《黑河学刊》2011,(10):68+70-68,70
白村江海战与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分别在唐朝与清朝末期发生的两场战争。通过对白村江战役和甲午战争的分析比较,透视中日两国分别对战胜自己的国家所采取的不同的对外政策,并据此分析在不同态度和政策的影响对两国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向部分中方媒体通报了协议签署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现场实录。  相似文献   

17.
金龙 《东北之窗》2015,(1):36-37
现代战争可分为核战争和常规战争、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在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近70年来虽然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频发,几乎每天都有战斗在进行。战争就是破坏,战争就是流血、就是毁灭,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国家陷入战争的灾难。战争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逐步崛起走向辉煌。然而我们的周边,随着阵阵海风吹来,仿佛也嗅到了一股隐隐约约的火药味。凡是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们都在思考:战争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相持多年的牛肉之争“解冻”。在刚刚闭幕的第21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方决定逐步恢复从美国进口牛肉,解除对爱达荷州和肯塔基州禽肉进口的限制。美国农业部长威尔萨克表示,将于今年年初派代表团造访中国,商讨中国逐步恢复美国牛肉进口事宜,希望届时双方商定更加明确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结合”的国际背景分析,认为“第一次结合”是在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为时代主题,共产国际和十月革命道路给中国革命的实践带来了双重影响的条件下展开的;“第二次结合”则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向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的转变中,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影响与国际形势变化的积极回应.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必须科学把握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结合”的国际条件分析得出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前一种一般称为"选举民主",后一种可称为"协商民主"。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