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辉 《时代经贸》2012,(16):61-6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报废汽车逆向物流所引发的安全、环境、资源等问题也大量增加且日益严重。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在借鉴发达国家报废汽车逆向物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报废汽车逆向物流所引发的安全、环境、资源等问题也大量增加且日益严重.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在借鉴发达国家报废汽车逆向物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报废汽车的回收因事关环保和资源重复利用而被受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据近十年汽车保有量的数据,通过灰色系统模型和Matlab软件,预测出2022年我国报废汽车的数量,提出报废汽车回收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次,对闭环供应链下汽车回收的三种模式的流程图、模型设计、优缺点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回收模式和定价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环保和资源的重复利用,制约了废旧汽车回收行业的发展;再次,通过优化理论与方法,对三种模式进行建模求解,经过定量分析,给出不同模式下行业回收利润最优的条件,并通过数值验证;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当前我国应以第三方回收模式为主,大力扶持企业间进行联盟为辅,通过联盟模式加快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报废汽车数量也逐年上升。面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汽车供应链唯有积极应对并把握机遇。文章在阐述低碳价值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汽车行业低碳价值链的主要构成环节,构筑了汽车供应链的立体化低碳路径体系。然后,从提高产品效率和性能、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有价值资源的再利用和减少汽车废弃物排放四个不同层面对该低碳路径体系展开分析,并讨论了低碳化路径涉及的不同汽车供应链环节和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中,我国已累计向农村投放了约sbo万辆农用汽车以及数万辆农用客车。目前我国农用汽车的保有量已突破lop万辆,接近差不多50年来全国才拥有的汽车保有量。农州车异军突起,大量进人农户家庭的事实,与轿车迟迟不能进人一般家庭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用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历程,对如何发展我国的轿车工业具有极大的启示。一、农用汽车的"火爆"真正体现了进入家庭消费,市场广阔;而轿车工业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用汽车是六、七十年代手扶拖拉机和四轮拖斗拖拉机的换代产品,既可用于农业牛产,也可用于载人和…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持续偏低,已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汽车报废高峰期的到来,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迫切而重要。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实际,从经济、政策、网络等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影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16个因素,并据此从政府与企业的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汽车产销量持续大幅增长,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我国开始步入汽车社会.据公安部统计,2007年3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18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095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59.74%.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标志,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汽车将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广东省经济发达程度走在全国之先,2006年我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3500美元,相当于上世纪日本六十年代初期和韩国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产业分别在1960年初和1980年初进入一个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汽车保有量由1960年每千人5辆发展到1969年的75辆,目前已经接近600辆的水平.现阶段,我省民用汽车千人保有量为46辆,总数达到430万辆,70%以上为私家车,八成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可以预见,未来我省汽车保有量必将随着GDP的增长而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报废汽车的资源化和再制造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我国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的现状进行了阐述,综合分析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的资源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估算了2005~2014年我国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对2015~2020年产生的各项效益进行预测。其分析结果为我国大力发展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Gompertz模型的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Gompertz模型对我国各省(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和拐点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我国各省市的民用汽车发展趋势;北京、浙江、内蒙古的民用汽车保有量的人均收入弹性已接近最大,其他各省的收入弹性仍然在不断地增长;理想估计下,大部分省市的汽车保有量将在2015—2020年之间达到拐点;2015年全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将会突破1.28亿辆,2020年将达到2.19亿辆。  相似文献   

10.
浅议汽车快修连锁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这几年获得了超高速发展,国内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汽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巨大的汽修市场开始形成。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同时催育了另一庞大消费市场——汽车维修市场。一辆新车从购人到汽车报废全部花费,购车费用只占到35%左右,燃油、税费、险费、停车等占到20%,后期维修保养占到45%左右。汽车是耐用消费品,车主从买车那天起就得为爱车的保养、维修作准备。中国汽车维修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形成,汽修行业成为一块引人垂涎的巨大蛋糕,其利润之丰厚,已使众多国内外厂商眼热不已,这给汽车维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870万辆,整个汽车行业实现利润1000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到今年年底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1000万辆,保有量将超过5000万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汽车产销量持续大幅增长,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我国开始步入汽车社会。据公安部统计,2007年3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着重点之一。而在汽车领域,“再制造”作为一种高端循环再利用方式,已经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生态模式。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总产值低于25亿元,完全不能满足我国每年200—300万辆报废汽车的需求。而与报废汽车零配件再利用率已达80%以上的德、法、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缓慢,利润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4.
滕兆鹏 《商周刊》2012,(10):7-7
据美国汽车行业权威杂志Wardsauto公布,截至2011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各种汽车,包括轿车、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等的总保有量已突破10亿辆,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1/3。  相似文献   

15.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日本报废汽车拆解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认为日本报废汽车拆解行业通过发展营销人员、加强质量和库存管理以及构建库存情报共享的网络体系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日本拆解行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借鉴。我国的汽车回收行业应实行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提高报废汽车拆解水平,并通过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提高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监督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这几年获得了超高速发展,国内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汽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巨大的汽修市场开始形成.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同时催育了另一庞大消费市场--汽车维修市场.  相似文献   

17.
报废汽车的回收具有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率较低,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选择成为企业和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主要采用汽车制造商回收、汽车销售商回收和第三方企业回收3种回收模式,回收模式的选择涉及许多复杂且不确定的因素,属于多指标决策问题。基于此,论文首先运用亲和图法,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4个维度选取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决策者对指标的描述往往是不确定和模糊的特性,采用三角模糊数将决策者给出的定性评语量化,并将其引入到Topsis算法中,建立了基于Fuzzy-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的3种回收模式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第三方企业回收模式更为适合中国现有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很快,到1998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00万辆,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排放污染等负面影响。特别是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属于国外六、七十年代技术水平的汽车和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人口、资源、保有量、报废率等与汽车市场相关的因素,预测未来市场容量,采用黄金分割数找到平台期的始点。针对金融危机对美国、日本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通过因素分析确定危机重创下起始年的汽车市场容量基数。建立了等比和变比两个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汽车市场的拐点期。  相似文献   

20.
汽车报废回收是汽车生产的逆过程,汽车生产方式变革最终将随着汽车使用年限终结传导至末端的报废回收,并对报废回收的生产组织结构产生决定作用。对目前兴起的跨集团间共用平台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对汽车报废回收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在汽车报废回收这一非竞争性领域,以共用平台为载体,建立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精益化汽车循环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