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全生态"解读,从生态环境和文明生态化两个方面,构建涵盖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建设、物质文明生态化、政治文明生态化、精神文明生态化5个方面共计31项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好地识别与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方向,通过构造生态状况指数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数,运用衡量差异的熵值赋权法对2015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文明的状态与建设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建设力度整体上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最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内部的结构差异,针对不同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方向提出了具体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共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长三角地区15个国家生态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呈上升状态,其中浙江省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总体上高于江苏省,但后者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的增长潜力更高。在研究期内,比较各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增长幅度,开化县增幅最大(75.02%),磐安县增幅最低,只有11.68%。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县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环保意识,以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尚不够完善。因此,为了评估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本文构建了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体系,从生态健康、生态保护、生态经济三个层次,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测算了南昌市2013-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南昌市在这一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南昌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丝绸之路"为案例地,运用熵权法、D-S证据理和重心模型,对旅游生态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2007—2015年,状态、响应指数呈上升趋势,影响指数在同一水平上下波动,而驱动力、压力指数下跌显著,各指数变动存在空间差异性;(2)沿线五省旅游生态健康状况较差,均位于Ⅰ~Ⅳ等级,根据其等级演化趋势,将省市划分为改善型、恶化型、反复型三种类型;(3)从重心迁移轨迹来看,健康等级空间差异缩小,从标准差椭圆演变来看,南北区域生态健康改善优于东西区域,健康状况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具有显著的方向性,健康区域在空间上呈扩散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丝绸之路"旅游生态管理与监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构建了生态文明经济子系统、生态文明保障子系统、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文明环境子系统、生态文明发展子系统五个方面共30个指标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6.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评估从属于不同科技计划体系的重大科技项目的绩效。具体而言:通过计算成对对比矩阵和向量权重、构建加权超级矩阵并计算极限超级矩阵,得到科技计划体系、效益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项目的效益性指数、成本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效益/成本)评价重大科技项目的优劣。算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较好地对比、分析不同目标体系下多个项目的绩效,是对单个项目评估体系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在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含义和内容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选取了30个反映自然生态保护、蓰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管理体制的代表性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监测体系。并通过实际数据的测算,对福建9个设区市的农村生态文明情况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福建蓰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测度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既有利于管理者掌握林业对生态文明作用影响的客观规律,又有利于管理者有效制定林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江西为例,基于共生理论,利用2007—2019年数据,首先构建PSIR-SEM模型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然后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法,通过指标及其权重测得阈值与绿值,依次对生态文明阶段与水平进行判定;再以生态文明水平为因变量,以农业、林业及其三次产业、畜牧业等十大产业发展水平为自变量,构建双对数模型估计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回归系数;最后通过"归一化"算法由回归系数测度江西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结果显示:(1)2007—2019年,江西林业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且在所有产业中最大,江西林业在助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主体作用;(2)江西林业三次产业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呈现"结构微笑曲线",林业一产、三产、二产贡献率依次降低,但林业三产贡献率增长幅度最大,在林业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确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健康状况是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管理和建设的基础。论文在研究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选取能够表征和反映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程度的18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确立评价标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为典型案例,确定评价指标及标准,评价其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12年勐腊县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属于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明确了影响其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限制因素,主要有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水土流失面积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何天祥  廖杰  魏晓 《经济地理》2011,31(11):1897-1900,1879
城市生态文明程度是"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界定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基础上提出从城市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四个方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丰富和完善了现有评价体系.最后,以长沙作为案例,实证检验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据改进的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这三个角度构建了适宜甘肃省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甘肃省的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生态安全指数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不容乐观,大部分年份的生态安全还处于较差状态;压力指数有较大的限制作用,响应指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状态指数的影响最小;城市化率、水土流失率、社会经济压力、土地盐碱化程度、环境保护与治理响应是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环境治理体系"的提法,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提出。《总体方案》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冃标,即到2()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屆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和问题,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本文结合《生态文明经济研究》一书,探讨我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问题。面对日趋严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高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经济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原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森林健康3个层次共1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利用森林资源、环境、土壤和降水量等调查数据和资料,参照国家标准及相关文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南省森林资源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判定目前海南省森林资源达到优质健康水平,为海南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重金属开采、冶炼、使用大国,重金属(汞、铬、铅、砷等)污染近年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亟需建立一套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方法。文章依据区域生态安全理论,建立了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筛选出"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5大类共12个评价指标,根据DPSIR模型各因子的内在关系,构建了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ESI。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电镀基地为研究对象,评价了该地区近10年的生态安全水平,得出该地区ESI从0.62提高到7.50,达到较为合理的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产业园规划建设、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水平的提高,并从产业布局、环境监管等方面提出了重金属污染行业生态安全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物元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中心城市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区域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太原、郑州、济南、青岛和呼和浩特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果;西宁、兰州、银川和西安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着较大变动幅度。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下阶段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为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下牢固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逐步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框架中,建设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便是我们现阶段急需探究和明确的问题。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建设是多方面的,文章将从税收法制建设的角度入手,分析我国现有税收体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探究其存在的原因,以期为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选择适宜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云南省宣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c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遵循适用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24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宣威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得分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代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80-281
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从建设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应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当对生态的压力超过其承载力时,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难以修复。以干扰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使用全国30省域2005-2013年9年的数据,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并采用双模思想解析指数结果,结论为地均工业增加值及沙化率两项重要指标对各省域生态系统威胁较大,我国多数省域的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分布不均衡,且数值较小,处于较安全的状态,但是指数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