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晋陕蒙地区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尤为重要。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即DPSIR模型,制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脱钩指标,构建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并且运用GIS方法评价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97—2016年晋陕蒙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格局变化显著;②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经历了从"弱脱钩"到"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再到"弱脱钩"的演变过程;③2002—2016年山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对中国1978-2010年的能源消费和GDP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发现中国GDP和能源消费数据是一阶单整的,存在协整关系,并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源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1985~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消费、电力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电力消费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能源消费、结构突变与中国经济增长:1952-2005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师博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5):94-100
能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支撑,但是在理论上,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结构穿变分析,实证检验基于生产函数的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跃进"的终结与大庆油田的量产,引发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迁,导致1961年能源消费也现结构突变.这使得1952-2005年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1962-2005年二者间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能源消费内生于经济增长,长期中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变动的诱因.需要指也的是,如果忽略产业结构的影响,会低估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莉媛 《经济师》2015,(3):8-9,12
文章利用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煤炭、石油和水电等能源的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消费弹性系数是服从随机游走形式的;中国煤炭、石油和水电等能源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揭示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的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构成角度,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三大产业构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虽然三大产业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它们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却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增长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率的上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六大产业部门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力量。对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产出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给予了解释。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王亮  赵涛 《技术经济》2013,(11):99-104
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1980—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冲击效应和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受其他变量的冲击均表现为正效应;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微弱,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强而持续,且前期波动剧烈但后期平稳;受碳排放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累积冲击效应为负,而且正负冲击效应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8.
段显明  郭家东 《技术经济》2011,30(10):72-75
利用1985—2009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动态关系以及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的较小波动会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基于1992—2016年湖北省的数据分析了湖北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现状,然后对三者进行了Tapio脱钩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及经济增长量总体上均呈现稳中上升的态势;湖北省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主要呈现为弱脱钩,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大于碳排放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能源消费、碳排放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且是单向的,但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10.
从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两个指标入手,分析能源消费与甘肃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像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闻存在协整关系或长期的均衡关系;而能源消费强度呈理逐年下降的趋势,与经济增长之阍呈负相关,能源消费强度降低1%,经济会相应增长约1.5%。甘肃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很强的依校性,近年来能源的利用效率在逐年提高,但总体的消耗强度仍旧较高。随着未来经济的增长。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的能源消费必然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推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1.
能源短缺的问题日渐突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一直是热点问题。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91~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存在着波动关系;从长期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的均衡稳定关系,并且经济增长能够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反之则不然。国家政策增强能提升能源利用的创新能力和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利用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将绿色创新分为能源、环境、创新3个要素,运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衡量经济增长。利用1989-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①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的误差调整机制。短期内,能源消费总量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长期内,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总量、专利授权量的单向Granger因;③绿色创新各要素的外部冲击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程度与方向的波动性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④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专利授权量与能源消费总量。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脱钧状态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借鉴Tapio脱钩钻石模型,并重新划分和解释了负脱钩、扩张连结、弱脱钩、衰退负脱钩、衰退脱钩和强脱钩的脱钩意义;然后对江苏省GDP和能源消费进行脱钩实证分析,得出江苏省重型化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主要呈弱脱钩状态.结论表明:重型化经济也可以实现与能源消费的脱钧,为其他省份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将绿色创新分为能源、环境、创新3个要素,运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衡量经济增长。利用1989-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①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的误差调整机制。短期内,能源消费总量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长期内,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总量、专利授权量的单向Granger因;③绿色创新各要素的外部冲击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程度与方向的波动性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④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专利授权量与能源消费总量。  相似文献   

15.
能源消费、经济资本化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面板协整技术考察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经济资本化视角经验分析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现实选择.研究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能源中性”假说均不成立;(2)地区间能源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各地区适宜制定差别化的节能减排目标;(3)为增长而挖掘和重估各项资源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本化模式不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1990—2011年期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短期中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中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原因。这说明在短期和长期中能源节约政策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另外,由于存在着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所以当经济快速增长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碳排放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分析广东省1987年以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 广东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显著;(2)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方向格兰杰原因;(3)这种长期关系是稳定的 ,并没有随时间而发生结构性变化.所以,广东经济增长过分地依靠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8.
雷强  郭白滢 《发展研究》2013,(12):18-25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能源消费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城市化率和经济增长到煤炭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率和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内,城市化率和煤炭消费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并且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大于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的贡献率具有持续拉动作用,而相反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对城市化贡献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以及实现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80—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趋势关系,且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通过对柯氏生产函数的扩展计量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出结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费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河南省1992-2014年间的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及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由能源消费量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均衡关系且具有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