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石油进口逐年递增.2004年对外依存度已突破40%.在高油价时代如何应对高油价成为各方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认为.高油价已不可避免.应从石油供给立足国内.抑制不必要消费,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枳极开展能源外交、推广节能技术和加强节能管理、修订完善《节能法》及配套节能政策.加快石油是天气立法进程、建立能源预警机制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2.
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以金融危机爆发为标志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的阶段和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不振、石油需求减少、国际油价大幅回落而后逐步回稳的阶段。目前,国际石油市场进入后金融危机的新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1)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不太可能快速恢复到危机前的高增长态势;2)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将继续回落,发展中国家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从而促使全球石油需求格局发生变化;3)全球石油产量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量将主要来自欧佩克国家以及非常规和海上石油资源开发;4)中东仍将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出口地区,世界石油贸易重心向亚太转移;5)替代燃料发展将继续受到重视,但中短期内在交通领域实现大规模替代的可能性不大;6)国际油价将呈现出高频、宽幅、逐渐震荡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上半年油价走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月至3月上旬原油价格屡创新高,3月下旬原油价格大幅下挫;5月初至6月底原油价格总体处于上扬走势,油价总体水平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美伊关系日趋紧张并最终导致战争爆发。是促使1~3月油价攀升的主要因素。原油和油品库存较代,及委内瑞拉等产油国政局不稳也是造成油价波动的重要因素,此外,北美经济的低速增长造成全球经济增长缓慢;“非典”疫情爆发,造成全球航空燃料油需求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欧佩克及时调整产量政策,防止了油价大幅下跃,战后伊拉克的局势与产量恢复情况及欧佩克的产量政策等是2003年下半年影响石油市场的关键因素,预计今年三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将围绕25美元/桶波动,全年平均价格为24~26美元/桶。  相似文献   

5.
1997年世界能源市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缓慢,增幅仅为1%。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水电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其中石油消费增长率为2.1%,是198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3)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增长后,世界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2%和0.6%。(4)煤炭消费增长率下降,中国和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消费大国。(5)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有明显增加,1997年的消费量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多。此外1997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继续增长,石油产量增长超过消费量的增长。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有明显提高,中东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上升。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6.
国际石油市场演变和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我国石油安全态势和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未来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能源市场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现状、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俄美能源外交的情况以及当前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动向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认为:国家应尽快建立起政府专职的协调机构和参谋部,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一道,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并能切实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内对外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能源消费政策的变迁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一、能源总量短缺时期的消费政策1 .违背供求关系的能源消费价格政策我国在能源供应“短缺”的情况下 ,采取了补贴终端消费者的“低价格”政策。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 ,我国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的价格 ,明显低于国际水平 ,有时甚至低于生产成本。80年代 ,我国销售电价平均只有日本和美国的 1 / 3。我国能源短缺时期的低价格政策 ,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能源供应价格偏低 ,不利于刺激供应 ,又不能抑制消费 ,导致生产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1 989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计划销售价格只有 36 .44元 ,低于综合平均成本 ,煤炭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石油消费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尽快建立健全合理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式和体制,以减弱国际石油市场剧烈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几位专家,他们或在国外长期从事能源交易与风险管理工作,或在我国的国家石油公司从事原油进口工作,有的具有丰富的期货市场从业经验,有的在能源金融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对能源市场风险管理都有独到的见解.同时,我们还集粹了第四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几位权威人士有关我国期货发展的观点,以使读者对我国能源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加深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重化工业为主拉动工业增长的阶段、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发展过程,将使中国对能源增长有更高的依赖。本世纪头20年,中国要实现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就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即:能源供应要从以简单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转向保障需求与环境效益并重;政策重点由注重供应方的能力保障,转向提高供应能力与需求方提高能源效率联劝;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由政府计划和行政管制,向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方向转变;能源发展从依赖国内资源的“自我平衡”转变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到2020年,中国将力争达到如下目标:一次能源需求少于25亿吨标准煤,相应节能达到8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比例控制在60%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达到5.25亿标准煤;石油进口依存度控制在6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削减率为45%~60%。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呈现出在波动中不断攀高的运行态势,创下了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推动油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但影响相对有限,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展望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将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到20美元/桶的水平也不大可能,预计大体保持在40美元/桶左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在建主石油储备、开发海洋石油、开征燃油税、大力开展节约能源活动与开发石油替代产品,以及“走出去”开发国外油气资源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因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的国际市场油价经历了自1990年到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幅度的振荡。地缘政治因素再次左右能源市场。美国轻原油、WTI在美国长时间准备的伊拉克战争爆发前飚涨到接近40美元。委内瑞拉、伊拉克和尼日利亚的供应问题造成西方库存低下。高油价没能阻止美国和中国两大经济实体石  相似文献   

13.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份,美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分别平均为38.00、35.05和33.43美元/桶,较5月份分别大幅下降2.44、2.75和1.30美元/桶。尽管欧佩克增产的决定抑制了油价上涨的势头,但是,对于石油供应可能遭到破坏的忧虑仍然支撑着原油市场。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国际油价大部分时间在70~90美元/桶区间波动,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前两年。全年WTI现货平均价格为79.15美元/桶。展望2011年,世界石油需求将继续增长,而非欧佩克产量增幅行将减缓,世界石油供需总体趋紧,基本面支持油价上升,但较高的剩余产能和高库存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油价的涨幅。预计2011年国际  相似文献   

15.
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石油市场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本轮金融经济危机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五大变化趋势:全球石油需求正在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而逐步回升;OPEC(欧佩克)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受制于非OPEC国家;美国继续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进口来源正在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国家扩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加强战略石油储备,当前世界石油储备已达到历史高位;65~75美元/桶的原油价格成为近期供需双方均可接受的国际油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2003年7月23日,国际能源署执行副署长威廉·拉姆瑟大使先生和中国合作部主任陈新华博士专程来北京主持<开发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能源政策的挑战>一书中文版的首发式.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媒体记者100余人参加了首发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局长李铁军高度评价说:"这本书是对中国天然气行业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在中国天然气发展的现阶段,这本总结性的书是难能可贵的."的确,针对中国天然气市场开发提出的十大观点、五十多条分部门的具体建议和五大总体建议,再加上跨越天然气行业、跨越国界的研究视角,都使这份报告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带着如何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这一历史性课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陈新华博士.陈博士的谦虚、诚恳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愿意将这些由开发中国天然气市场所引发的中国能源政策将面临全新挑战的新思维介绍给广大读者.同时,我刊还将在本期摘编该书的一些主要观点和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油气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益 《国际石油经济》2008,16(10):76-78
回顾 1.需求 9月份,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中国经济也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但得益于逐步进入秋季石油消费高峰,农业从南方到北方全面进入秋收季节,东南沿海地区渔业用油也全面恢复,估计9月份全国石油需求环比增加1.59%,至105.74万吨/日,同比增长4.34%。  相似文献   

18.
回顾 1.需求 进入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外贸出口继续增长,国内石油需求同比增长显著.2月份,国内石油需求总体上仍处于淡季,但相对于1月份的需求低谷有明显上升,估计全国石油消费总量达到86.93万吨/日,比2005年同期增长约5.00%.  相似文献   

19.
能源赋     
感谢上苍深情的眷顾,赐给我们丰富的石油、煤炭、风能……能源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驱动,是那样亲切可感。滴水片石,寸草毫木,百花盛开,万物争妍,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列车飞驰,火箭洞天,皆来自能源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山益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11):66-67
10月份,国内仍处于石油消费的高峰期,石油需求与9月份相比基本持平或略低,比去年同期增长约7.2%。中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投资、基本建设、工业生产、出口以及消费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繁忙的农业、渔业活动成为推动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