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穷富之间     
关于财富与人的话题,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假说:在一个系统内,初始状态有富人也有穷人。然后,我们将系统内的所有财富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小时以后,这样的平均就会被打破。比如有人拿着分到的钱去下馆子,而有的人用分到的钱去开馆子,一个小时之后,财富就又不平均了。几年以后,原来的富人还会是富人,原来的穷人还会是穷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安徽水利财会》2006,(4):47-47
现实世界里有穷人和富人.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有的人会穷。有的人会富呢?是不是富人创造的财富就多.穷人创造的财富就少呢?如果富人没有创造那么多财富,他们是怎么变富的?穷人又是怎样变穷的呢?  相似文献   

3.
杠杆的力量     
"难道真的谁都可以成为富人吗?我看到许多人努力一辈子都还是穷人,尽管他们都想成为富人。"兰兰还是不太相信赵丹栗说的话。赵丹栗抛出了一个让众人有些吃惊的观点:"大部分人不能成为富人是因为他们不想成为富人,不想过富人的生活。如果他们真的想成为富人,他们就可以成为富人。事实上,成为富人是一种选择。"他进一步解释道:"关于财富与人的话题,有人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假说:  相似文献   

4.
穷富之间     
正穷人与富人到底有什么区别?表面上看是钱多与钱少的问题。但这只是个结果。穷人与富人的最大区别其实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最近在与一位理财图书的作者交流,谈到一个较为深刻的话题: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天赋以及后天努力的不同,本来就必须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即便我们必须要"均贫富",在一个时点上把世间所有的财富均等给每个人,但经过一定的时期,人类最终又分化为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最终沦为穷人的人拿着所分到的钱去餐馆去享受美味了,而最终成为富人的人正是拿着钱去开餐馆的人。原本的穷人如果不做思维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把分给他的本属于富人的钱还给了富人。因此,由于禀赋的差异,世间的财富绝不会均等,我们追求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10%的人拥有90%的财富,90%的人拥有10%的财富。天下不可能都是富人,也不可能都是穷人,但富人永远是少数,穷人永远是多数。天下财富会在哪些人手里?如何成为10%的那种人?如何握住财富之手?这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晓哲 《理财》2012,(2):15-16
富人与穷人的最大区别也许不在于富人生来富有。而在于富人拥有利于积累财富的好习惯。不要小看习惯的力量,35岁以前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决定着你将来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习惯有利于积累财富呢?笔者为你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7.
论贫困     
“富人和我们存在很大的不同”,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曾这样对埃尼斯特·海明威说。“是的”,海明威回答道,“他们有更多的钱”。穷人所拥有的财富更少是一个不会令人惊讶的结论,这也就是说,穷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本——人力资本、实物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要比富人更少。这正是本书对6个拉美国家进行调查后所得出的一个社会经济学结论。  相似文献   

8.
有理财专家形象地形容:“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穷人为钱工作,而富人让钱为他工作。”如何能够使财富为自己工作,是富人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普通人追求的目标,更是理财机构的生存意义。在当前的中国,银行成为人们理财的首选之地,其中银行卡则成为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当今,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贫富差距:富人富到了疯狂,穷人穷得令人寒心。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人们对有钱的富人称“万元户”,那时,绝大部分人都是贫穷的。如今富人的标准不同了,有说法称:“十万元不算富,百万元才起步,千万以上才是富。”尽管富人的标准大幅提高了,但是,8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利率长期下降以及负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是影响贫富差距。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富人和穷人的财富异质性模型,并借鉴消费恩格尔系数设计了衡量财富结构的“投资恩格尔系数”,即货币性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与消费恩格尔系数相似,收入越低和财富越少的阶层,投资恩格尔系数越高。在异质性资产结构下,当利率不断走低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富人的财富会大幅升值,穷人则相对较难受益,导致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球货币宽松、利率走低尤其是负利率引发的贫富差距恶化问题。本文搜集了57个国家4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较为显著地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富人的思维     
《大众理财顾问》2014,(3):93-93
正富人的思维和穷人不一样——不是想我可能失去什么,而是我会获得什么。富人看重机会,穷人关注阻碍。富人看见潜在的增长,穷人看见潜在的损失。富人关注收获,穷人关注风险。穷人基于恐惧而选择,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搜索问题。中层阶级的人的思维相对乐观一点,他们会说:"我的确希望那东西起作用。"富人会说:"那东西会起作用,因为我要让它起作用。"富人预期成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富人相信,即使情况变成最糟,他们也能把它赚回来。穷人预期失败。他们相信事情应该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12.
“穷人”和“穷企业”解读“穷人”作为相对于“富人”的历史与社会范畴,就其内部来看,有贫困程度之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其界定标准各异;就同一国家和地区来说,其又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这里要强调的是,“穷人”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3.
书斋     
《理财》2005,(2):95-95
财富数学作者:邱庆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定价:13.00元埃尔柏·斯切特先生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财富学家,他不但经营着庞大的产业,而且还坚持一生研究着致富的秘诀。他的理财思想深深影响着当今很多世界级富豪,被称为“富翁的导师”。作者深受埃尔柏·斯切特先生的影响,并得到这位财富老人的真传。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再现了埃尔柏·斯切特先生“财富数学”的奥秘,揭示了富人的挣钱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出了“富人花钱、穷人存钱”、“富人从小没有储钱罐”、“富人不从零开始”、“收入是零也是一笔收入”、“富人不是慈善家”等财富观念。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北京市郊区化(Suburbanization)进程发展迅速。与西方世界郊区化主要源于人们迁往郊区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不同,北京的郊区化主要是因为郊区房价相对便宜,穷人在城市内买不起房子才在郊区买房子。所以就出现西方社会穷人住市内,富人住郊区;而中国是富人住市内,穷人住郊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恶化。混不下去的时候就开始指责别人,推卸责任是华盛顿历来的习惯。保尔森指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高储蓄助长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中国的高顺差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这犹如穷人把钱借给富人,富人搞出乱子了,输光了挥霍光了,反过来责难穷人为什么要借钱给我。从道义上讲,这种说法让世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主观上想打富人,客观上板子却落在了穷人的屁股上——政策制定不好,就会出现这种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众声喧哗     
“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在上海国际地产大会媒体见面会后,一场关于“中国房地产的未来”的“头脑风暴”在建业的胡葆森、万通的冯仑、华远的任志强和和记黄埔的余耀庭之间展开。当主持人询问“在未来几年内最不希望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事情”时,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代表中国财富再分配的开启,无论是富人,还是想要成为富人的准富人,都必须调整自己的财富思维,这样才不会在财富再分配的浪潮中被淘汰。  相似文献   

19.
石头汤     
谈琪 《理财》2006,(3):43-43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相似文献   

20.
穷亦无价     
论穷富,世界上的穷人远比富人多,然而大多数富人却又出自穷人的队伍,正是贫穷激励了他们,从而奋发图强,才成了富人。 据报道,国外一个囊中仅剩10美元的穷汉到微软公司求职,只想谋一个打扫厕所之类的工作。微软人向他索要他的E—mail,他说:“我连一台计算机也没有,哪里还有什么E—mail。”而对微软公司来说,没有E-mail的人简直就是不存在的人。他被微软公司拒绝了。面对贫穷的日子,他没有绝望,他觉得10美元的家底同样可以开辟新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