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2002年第2季度到2005年第4季度,开放式基金流动和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股票市场收益率能够解释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流动,但不能解释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流动.这种关系表明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共同基金市场具有自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OLS、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从交易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视角,剖析了中国股市股票价格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对交易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之间包含了对股价预测有用的信息,它对技术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EMH)是股票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股市是否有效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直接影响.以有效市场假设理论(EMH)为基础,选取上海综合指数(收益率)和深圳成分指数(收益率)作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呈现出弱式有效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首先假设EBO模型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投资,然后运用上海股票市场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低市净率和预期未来净资产收益率高的投资组合有望取得较高的长期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5.
股票市场规模效应是指以股票市值为衡量标准的公司规模的大小和该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之间呈相反的关系。文章研究的目的就是验证我国股票市场是否也和欧美股票市场一样存在规模效应。从上海股票市场随机抽取50家规模各异的上市公司,对其2001年~2003年3年来的实际收益率、正常收益率、异常收益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上海股票市场存在规模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上海黄金市场现货交易的收益率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上海黄金现货交易收益率与成交量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出现"量价齐扬"及"价缩量跌"现象。但在左尾处,第一阶段的成交量与收益率的相关性不强,而第二阶段黄金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伴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在右尾处,即收益率接近涨停板的情况下,成交量增大能够引致收益率的更快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2003年1月-2008年3月的季度数据与我目股票市场收益和开放式基金资金流动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收益是开放式基金资金流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开放武基金资金流动不是股票市场。收益的格兰杰原因。目前情况下,我国开放式基金不存在“滚雪球”效应,开放式基金的理性羊群行为不是影响股票市场稳定的因素,股票市场的一变化是产生开放式基金赎回风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上海股票市场价格为代表对资本资产定价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检验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否符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风险和收益关系并不如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所预期的那样,系统风险并非是决定收益的惟一因素,尚有其他因素影响股票收益率。用总股本、可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进行检验,发现可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是决定收益的因素之一,这说明当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能解释中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沪深股市可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意味着股票价格和收益的不可预测性。大量的文献对该结论进行了实证性检验,研究结果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本文运用股市预期收益率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股票市场具有某种程度的可预测性;同时,运用GARCH-M模型对中国沪深股票市场是否具有可预测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沪深股票市场具有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1.
金融市场调控需要强化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联动。以我国货币市场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实证研究股票价格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上证”和“深证”A股与B股股票价格指数的反应系数不一样;“上证”B股、“深证”A股和B股股票价格指数部分是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格兰杰原因,而“上证”A股股票价格指数均不是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为防范股票价格波动引起的货币市场利率风险,应重点关注“上证”B股、“深证”A股和B股股票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股市波动与成交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了解股市的信息传导机制与微观结构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广义混合分布假说理论,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股市上证综指1994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股市波动具有长期的持续性,负向消息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大于正向消息;成交量与股市波动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即较大(小)的波动伴随着较大(小)的交易量,且这种关系随着波动增加而逐渐增强,同时具有不对称的特点.相对于传统实证方法,分位数回归对二者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更完整的描述,能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GARCH模型和Granger因果性检验。分阶段实证检验了B股市场自对内开放以及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沪深两市A、B指收益率波动的引导关系。得到的结论主要有:B股市场对内开放以来,沪深两市收益率波动的引导关系以及A、B指收益率波动的引导关系有所增强;特别是汇率制度改革以来,A、B股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引导关系表现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股票代码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数字偏好效应的存在,投资者刻意回避代码以“4”结尾的股票。在较长时间内,尾数是“4”的股票收益低于给定风险水平下的市场必要收益。但这一现象受到股市行情的影响,牛市行情时,投资者回避“4”的行为表现明显,而熊市行情时则会趋向消失。具体表现为:牛市行情下,“4”组合的资产收益小于给定风险水平下的市场必要收益,熊市行情则无此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莹晶当磨时杖一仑蜃由市扬耳夔讲符T觎崧  相似文献   

15.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广泛关注。在收集中国深市和沪市B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个股横截面收益率的绝对偏离度指标检验B股市场的羊群效应。结果发现,和A股市场一样,B股同样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而且深市B股羊群效应强于沪市B股。如果以2001年2月19日B股向国内个人投资者开放作为分界点,开放后的羊群效应比开放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全面搜集影响股市涨跌的重要政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政策变量对股市的冲击力度大小对其进行赋值,得出政策变量曲线,并采用SPSS相关性分析工具,计算政策变量曲线与股市涨跌曲线之间的关联度数值,同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辅助验证政策变动与股市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计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政策变动和上证指数变动之间的关系。在正常的股票市场状态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明显受到政策影响,两者变化高度相关。因此,若短期经济政策经常出现非预期的频繁变动,将增加投资风险,从而加大中国股市的投资难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ARCH类型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之间的关联性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研究股市的结构和判断股市的走势及风险传递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显示:沪深股市日收益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沪市日收益的历史信息能用来改善对深市未来趋势的预测;沪深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R/S分析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理论为线性范式所主宰,而近来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市场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R/S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非线性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非线性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用价差和国债收益率序列的平稳性、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均衡关系是债券市场上的基础研究。文章通过对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债券信用价差和相应的国债收益率序列进行研究,发现所有研究的债券收益率序列均为I(1)序列,国债收益率序列为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序列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