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开放战略的起步。以后又由点到面,经历了五次飞跃:第一次,是在总结试办四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把对外开放扩大到北起丹东、南到北海的14个沿海城市。第二次,是把沿海开放推进到三个沿海开发区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的开放,尔后又把海南全省划为经济特区,从而使对外开放从沿海城市向沿海省份的内陆城市伸展。第三,是把对外开放从沿海推进到北部和西北部的若干个边境城市,尔后又推进到西南部的沿边境开放。第四次,上海市的浦东开发区得到国家的批准,接着浦西又有两个经济开发区享有浦东的优惠政策。第五次,是在沿海和沿边开放的基础上,又对沿长江的城市以及内地省的省会城市开放。这样从经济特区起步,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形成了如今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回顾发展历程,走过的这段路并不平坦。在遇到的种种困  相似文献   

2.
1994年沿海各个开放区域表现出极大的活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等全国重点发展区域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5个经济特区、16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浦东开发区的发展成就更是引人瞩目,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沿海地区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带,其经济增长对全国经济成长的贡献举足轻重。1994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是:经济持续快  相似文献   

3.
汪俊石 《特区经济》1996,(3):8-11,15
<正> 一、中国开发区的独特之处 中国的对外开放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逐步展开:一是经济特区,二是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三是将开放地区扩大到沿边、沿(长)江地区和各省会城市。1984年,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波中,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开放沿海城市的配套措施,国家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比照经济特区实行一些特殊经济政策。为适应第三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又设立了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并在一些沿江和省会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国家总共设立了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对外开放、产业倾斜考虑,国家又设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国务院又在特区和开放城市特批了一些开发区。如海南的洋浦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等。另外还有台商、华侨投资区等。国家批准设立的13个保税区从其实际运作来看,也可以归入开发区的范畴。 国家开始对地方政府设立各类开发区没有明确的规定,许多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了地方级开发区。省级政府设立的一股也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市)、县(区)乃至乡设立的开发区则名称各异。国务院1993年33号文件规定:“设立各类开发区,实行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审批  相似文献   

4.
保税区是我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由于保税区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已成为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因此,保税区在发展建设伊始就成为国内外客商密切关注的焦点。 1990年6月2日,经中央批准,上海市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2个保税区,即天津港、大连、张家港、深圳沙头角、深圳福田、福州、海口、厦门象屿、广州、青  相似文献   

5.
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作出要参照经济特区的经验,在这些沿海开放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决定。当年12月28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广州开发区)奠基,成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何永乐 《特区经济》2005,(1):247-248
一、特区经济发展中计算机教育的重要作用 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通往世界的桥梁。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经过5年的努力,取得初步成功。国务院马上推广特区经验,于1984年5月宣布开放了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城市。同年10月,中共中央又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比较不发达地区,沿海、内地和边疆,城市和农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十年来,在中央对外开放采取逐步推进的方针下,从东部沿海地区试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十四个城市和海南岛、开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厦漳泉三角区开放区,以至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这个由南到北连成一线的沿海开放地带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沿海开放地带在经济增长、对外经贸、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对全国都是举足轻重,影响巨大的。这些地区的显著的成就是同实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分不开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在经济实践中对“外向型经济”已经十分惯熟,甚至热心  相似文献   

8.
浦东开发开放是我国开发区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也是继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办成功后东部开发开放取得又一重要成果。10年来,浦东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000亿元,浦东是怎样在短短的10年里,实现了资源的大规模集聚和优化配置的呢?  相似文献   

9.
<正> 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措施。最引人注目的是,1979年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决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8年春又进一步提出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江苏省连云港市是我国14个沿海开放港  相似文献   

10.
一、外商投资在我国不均衡的分布现状 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率先从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依次推进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是南部沿海地区。1992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开放了陆地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由此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局面。1999年,中国政府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台和外国资本投向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七十年代末期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带动了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边境及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都一直较为缓慢。内陆边境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比较大。1988年我国内陆边境八省区(黑、吉、蒙、新、甘、藏、滇、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额仅为沿海地区的64.9%。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边境及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呈持续拉大的态势,处在东北亚经济圈内的我国北部边境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物产、矿藏都很丰富。可是,这三个省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甚大。1977年至1988年10年间沿海地区除出口外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90%,而同期,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一、实施科技磁场战略是珠海高新区的必然选择自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经济特区以来,中国在科技发展与特区建设相结合的道路上先后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1980年设立了4个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经济特区;第二步是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同时,允许有条件的城市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在开发区内实行更为优惠的政策以吸引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特别是技术知识密集型项目和新兴工业项目;第三步是自四9用年以来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海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集聚带的初步分析程茂吉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分布截止199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52个,其空间分布有如下显著特征:1.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全国52个开发区分布于...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沿海城市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84年四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及海南岛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加上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年初确立的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开放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绵延万里的沿海对外开放带,形成了  相似文献   

15.
启洪 《走向世界》2008,(17):102-104,106-108
1984年,国务院批准青岛、烟台为沿海开放城市,同时设立青岛、烟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继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之后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首批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志着山东的大门正式对外敞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对外开放,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到上世纪9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第一个大局”。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其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步拉大。要实现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在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启动“第二个大局”——实施西部大开发。2000年初,党中央、  相似文献   

17.
中宁 《东北之窗》2008,(7):20-22
在中国举办经济特区开放部分沿海城市后,历史这次选择了海南——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被赋予当时全国最优惠的开放政策和改革试验权。其中,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的洋浦开发区首创了外商成片承包开发模式,作为当时我国对外开放最大胆的举措,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方式的新突破。洋浦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风向标,曾经数度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开发区问题多 1984年,为带动沿海经济发展,中央在沿海地区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启了经济开发区的新时代。此后,经国家或地方政府批准,为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划定明确范围,实行相对特殊体制和优惠政策的特定经济区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家旅游度假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各级地方政府批准的各类园区等种种名义下的开发区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开放战略.沿海地区从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是的开放体系.80年代末,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又实施了沿边开放战略,构筑了沿边开放的布局.沿海开放是前提,是条件,沿边开放是深化,是发展,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但是,对外开放发展的还不完善、还不平衡,特别是沿边开放实施的较晚,存在着缺欠和不足.为了弄清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区别,扩大和完善我国对外开放事业,我们从开放的目的、作用、对象、布局、条件、形式以及政策导方面做以比较.目的与…  相似文献   

20.
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下找准定位谋求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的重要转变是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成为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先后实施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四大发展战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地区等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