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债市波澜壮阔,多数投资者从中获益颇丰。但各投资者在喜悦之余,应对市场中的非理性投资倾向引起重视。文章指出了当前市场投资观念存在的一些误区.并就构建债市理性投资原则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国债市从正式起步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依旧存在美中不足的情况。从债市所面对的长期问题来看,无论是债券规模、品种、还是市场的发育程度,都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进程稳步推进,市场深度和广度大幅提升,中国债券的全球影响力显著增强,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债券认可度稳步提升。境内债市和汇市的开放与发展相伴相生、相辅相成。文章分析了我国债市开放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并结合从业经验就进一步推进市场高水平开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创新高、通胀压力大、CPI持续攀升、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上调等一系列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媒体和新闻中。自央行去年10月首次加息后,许多市场人士均认为中国已进入了加息周期。加息周期对债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债基持有人或计划参与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加息抑制债市表现理论上讲,利率的变动与债市的表现呈负相关。换句话说,如果利率水平不断抬高,债市的价格就会受加息影响  相似文献   

5.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3,(5):116-117
一场债券市场核查风暴使整个市场风声鹤唳。4月份,万家基金邹昱、中信证券杨辉、齐鲁银行徐大祝等债市"大佬"被查的消息曝出,此后,又有西南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薛晨和前工商银行员工马喜德露出水面。眼下这场债市黑幕的执法风暴,已经超出了金融监管部门行政稽查的范畴,升级为全面的刑事调查,令整个债券市场的神经紧绷。很快,债市背后的灰色利益链——  相似文献   

6.
如何为当前的债市解剖麻雀?佘春宁认为,影响债市的最重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债券投资最主要的是把握宏观经济,关注通胀水平,其中通胀更是影响长债的主要因素。比如在2006和2007年,通胀水平一路走高,债市缺乏大的投资机会。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全球宏观经济迅速转  相似文献   

7.
同业简讯     
《中国城市金融》2005,(3):60-61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农业银行 2004 年农行非自营类债券业务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以债市通理财业务为龙头的非自营类债券业务开始步入快车道,交易量激增,客户数量增加,业务品种日益丰富。2004年农行债市通理财业务实现债券交易量1603亿元,同比增加1052亿元,增幅190.93%,居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重股市、轻债市的局面大为改观。但是,与欧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偏小、债券品种有限、期限和结构不尽合理、发行监管体制不健全等,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债券市场,归纳和总结我国公司债市场的优势和不足,并分析我国公司债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苏杰 《金融博览》2012,(10):46-47
4月发行的两期储蓄国债,导演了理财市场最为疯狂的资金“迁徙”。短短两天之内,上百亿元的资金,通过各家银行渠道蜂拥而至。这仅是今年债市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0.
《投资与理财》2014,(11):26-26
5月12日,标准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达到3.54%,折算年化回报近8%。虽然债券市场波动性小于股市,但债券投资也有“大小年”之分,比如2008年债市大放异彩,2013年债券基金整体表现不佳,今年以来债券基金的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2004年的债券市场是“病入膏肓”,一跌再跌,无可救药,那么2005年的债券市场可谓是“大病痊愈”,生龙活虎,牛气冲天。春节过后,投资者在年初行情是市场反弹还是债市走牛的争辩中,迎来了今年债券市场波澜壮阔的行情,银行间市场债券新品种层出不穷,交易所国债、企业债指数连创历史新高,唱多军团高举大旗,中国债券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银行间债券市场,2006年可期乎?2005的风光毋庸质疑,今年将是管理层大力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一年,央行行长助理刘士余日前表示,“创新、发展、规范、协调”是债市发展四大主题,而创新是重中之重。200…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3,(38):26-26
今年以来,债市波云诡谲难以琢磨,多位公募人士纷纷唱响四季度债市好声音。正在发行的海富通一年定期开放债基拟任基金经理位健表示,从基本面看短期经济企稳难以持续,债市资金面或可迎来放松,通胀并无大碍。债券到期收益率上升,绝对收益机会凸显。债市回暖使债基迎来良好的建仓时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回顾了2007年以来银行间债市的运行特点,探讨了两税合并等热点问题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认为上半年债市将呈震荡整理格局,但6月份之后会趋于乐观。在策略上,建议继续缩短债券组合久期,并关注央票招标利率变化带来的短线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14.
<正>文章分析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境外投资者增持其债券的逻辑和经验,对比发现我国债市吸引境外投资者的短板在于国债在国际市场变现能力不如美日德国债,市场发展程度较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易受美联储货币紧缩周期影响。我国债市的长期优势则体现在经济增长稳定、人民币汇率相对坚挺、债券走势与欧美相关性低,国债被纳入国际主流指数等。虽然短期境外投资者将阶段性减持我国债券,但未来将重回增持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伟 《投资与理财》2014,(13):60-60
债市摆脱了去年的熊市,走向牛市道路,多只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10%。自6月以来,次新转债品种国金转债上市,也迅速得到了市场各路资金的追捧。近阶段转债市场人气活跃,部分个券带来的赚钱效应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证券导刊》2013,(39):56-56
近来经济形势的好转并未改变债市基本面良好的基础格局,因为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面临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正是这一基本观点,使诺安基金的谢志华对债市的中长期前景充满信心。作为目前发行的诺安泰鑫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谢志华认为虽然资金面整体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影响了债市的表现,但资金候鸟并未从债市飞走。因为,债市仍具有良好的基本面,仍是目前理想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走势与债券收益率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文章分析房地产市场现状、政策,并做历史对比,指出本轮房地产市场受影响程度要大于上一轮,而政策调整力度不及上一轮,未来地产政策仍有进一步调整可能。展望债市走势,今年初和9月地产销售短期回暖,债券市场交易预期导致的债市下跌,与前两轮有本质不同,且当前房地产销售恢复仍不及预期,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存在不确定性,预计未来债券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债市表现历年罕见,与股市形成双煞局面,尤其是前三季度的走势总体下跌,这与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分不开的。王旭巍认为,这一轮的加息周期时间比较长,频率比较高,力度比较大,相当于给国内经济下了一剂猛药。三季度末,市场有比较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4,(21):57-57
近日,新国九条正式出台,表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有望为债市投资带来制度红利。与此同时,在宽松流动性支撑下,债券基金已正式开启“红五月”行情。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全市场639只开放式债券基金平均收益为3.04%,其中有605只产品赢得正收益。更有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等76只债券基金年内收益均超过5%,逆袭多数宝宝产品,债市投资牛态初显。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14,(40):9-9
今年以来债市慢牛让债券基金收益水涨船高,“封闭见收益,开放出流动”的定期开放式债基更加受到市场认可,扩容步伐随之加快,仅三季度就有9只此类产品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