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在综合考察影响咸阳纺织业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概括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咸阳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的区位优势、劣势、及加入WTO之后纺织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进而制定出纺织业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EG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于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但倒"U"型曲线中临界点的位置与预期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江苏省纺织产业在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的影响。最后对江苏省纺织产业及其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和贸易摩擦等制约因素明显加剧,行业结构性矛盾目渐突出。绍兴作为纺织大市,结构性矛盾由来已久,而国际贸易体制的新变化也对全市纺织业产生极大影响。为此,我们走访了部分企业、经济部门与行业协会,并向16家纺织监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就绍兴纺织业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与国内同行相比,绍兴纺织业在许多方面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劣势是相对的,是相对自身某项优势的不足,或者是与该优势的一种不平衡关系。所以,我们不是按照一般方法分块分析,而是把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放在一起加以辩证分析。从而从两方面证明结构调整是绍兴纺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徐航天 《技术经济》2011,30(9):58-63
运用空间经济模型,并利用2007年我国纺织业城市层面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城市纺织业的企业密度与行业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并对该相互关系的实现机制进行了辨别。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纺织业企业密度与其行业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在纺织企业密集的城市,选择效应表现为通过淘汰生产率低的企业来促进平均生产率的提高;集聚效应在纺织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城市发挥了正的推动作用,但在纺织业发展水平较高且纺织企业密集的城市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纺织业,曾经为营造共和国大厦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近10年中,纺织业开始疲软,1995年形势愈加严峻,据统计,全国38个大中城市国有纺织企业共亏损20亿.全国纺织业一片“不景气”,无锡纺织业却别有一番景象,1995年实现利税3亿,其中利润1.33亿.了解无锡纺织内情的人无不感慨万千,这3个亿,凝聚着无锡纺织业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凝聚着无锡纺织企业家殚精竭虑的拼搏;凝聚着无锡10万纺织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科学预测其碳排放量对“双碳”背景下探索省级控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各类碳源和碳汇进行核算,得到了广东省1995—2019年的净碳排放量;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广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碳排放量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经鸡群算法优化的快速学习网CSO-FLN预测模型,对广东省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FLN、ELM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CSO-FLN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净碳排放量在研究期间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规模、富裕度、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外开放、技术水平、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SO-FLN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FLN、ELM模型,可作为后续碳排放量预测的有效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对浙江省纺织业产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高以及限制性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浙江省纺织企业利润不断下降,逼迫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向高附加值、深加工领域转型,不断拓展纺织业发展空间。在浙江省纺织全行业深入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对浙江省纺织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有利于掌握纺织业发展变化的动态,为今后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方向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莉  陈凤桂  张虹鸥 《经济地理》2012,32(9):91-96,113
在总结国内外对空间相互作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选用SSM空间模型,以珠三角九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1995—2009年珠三角各市制造业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东莞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积极转为消极,制造业竞争力从优势地位演变为劣势地位;广州与中山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消极转为积极,但广州没能利用邻近区域制造业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相对其邻近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演变为空间劣势地位;深圳与珠海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积极转为消极,但与邻近区域相比,两市的制造业竞争力由劣势地位演变为优势地位;江门与肇庆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消极转为积极,与广州一样,两市没能利用邻近区域制造业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其制造业竞争力仍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吴正畦  梁平  张并劬  罗建红 《经济师》2010,(7):130-130,146
文章从我国纺织业形势入手,通过分析四川纺织业发展的前景和纺织业的技术发展之路,指出发展四川纺织业必须培养一大批企业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管理人才,重视和大力发展纺织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并讨论了"以服务促合作、以合作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适合纺织高等职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杨婷华  韩旭 《新经济》2014,(17):8-9
纺织服装行业是江苏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江苏纺织服装行业受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纺织行业发展停滞不前。本文通过对当前江苏省纺织业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江苏纺织业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政府、企业二大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江苏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数据,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检验地理邻近、技术邻近以及综合邻近对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虑邻近效应后,一省的研发投入对其研发产出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同时省份间的知识溢出情况非常明显.当用专利数衡量区域知识产出的时候,技术邻近对于知识溢出的作用较强;当用新产品产值来衡量时,地理邻近的作用较强.不管用何指标衡量知识产出,综合邻近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显著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知识溢出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纺织业是我国竞争性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 ,也是劳动密集型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国已圆了纺织大国之梦。但是 ,我国纺织业大而不强 ,国际竞争力弱。笔者根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通过分析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力现状 ,提出了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竞争优势实施强纺织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纺织产业作为绍兴市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绍兴纺织业的出口现状及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清晰地展现绍兴纺织业的优势和劣势,也能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东省纺织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现状,根据广东纺织企业几个典范,重点剖析各企业的创新模式特征,提出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应用范围及趋势,对促进我国纺织业技术创新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绍兴纺织业聚集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明军  阮明锋 《经济师》2005,(3):255-256
文章通过对绍兴纺织业的实地调查 ,从其现状着手 ,通过仔细分析绍兴纺织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其集群结构 ,提出了目前在绍兴纺织业中存在的“柠檬市场”现象 ,并以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柠檬市场作出分析 ,最后提出了产业集群避免形成柠檬市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多元回归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沿海11个省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各省份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不均,中部省份强于南北两翼省份;高等教育竞争力空间分异受多重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分布与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相对一致。建议各省份依据自身地域优势及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纺织业利用并购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选择时,应在竞争力识别的情况下,确定其具体的并购目标。阐述了纺织产业并购战略分析框架,依据纺织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度理论,对竞争力的识别进行了模糊综合测评,得出了判断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纺织业竞争力指标评判向量与并购目标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我国纺织业依据竞争力程度而确定的并购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8年省际层面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金融业集聚对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均对其所在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也会对该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带来显著提升;各地区的绿色生态效率水平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本省的集聚经济会通过刺激研发投入,从而提高绿色生态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9.
牛冲 《时代经贸》2013,(22):73-74
纺织业历来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依存度很高,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纺织业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青岛市作为一个东部沿海城市,其纺织业起步较早且发展良好,外部环境也较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SWOT模型分析法,对青岛纺织业进行了透析,并就今后如何更好促进纺织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纺织品配额于今年1月1日全面取消。“后配额时代”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在立足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打造自主的国际化品牌,实现我国纺织业“由大转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