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蒋占峰 《发展》2007,(5):10-11
"三农"问题从农民角度讲,其核心就是收入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农地制度改革是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农地制度进行了三次改革,特别是第三次改革,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次改革距今已经三十多年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矛盾愈加突出,同时有些农民也不愿意被限制在仅有的耕地上.因此,农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规模经营,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拟合性。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我们更加依赖原有土地制度所提供的保障。现有土地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使得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一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农地流转机制的必要条件,两项制度的改革应当同时推进、配套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应适当先于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经济的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农地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黑龙江省农地制度的合理性及缺陷.为完善黑龙江省农地制度,促进农民增收应做好以下三点:在不发达地区应继续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宏观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李全中 《发展》2011,(4):47-4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为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加快现代林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统筹城乡,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打破二元分割体制,并着力解决二元制度造或的深层次矛盾,全面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7.
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缺失是目前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背离、农业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人户分离导致的管理困境,以及农村人地矛盾等问题的重要根源。建立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明确规定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合理程序和监管责任,同时推进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致富、提高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走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误区,形成统一的认识框架,推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并在此框架下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劳动社保制度改革,以及户籍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保证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实践证明,在稳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单家独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能较好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主导作用的农村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破解农地制度改革的几个疑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果说1978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改革农村经济会崩溃,改革又面临着诸多风险,那么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同样面临着20多年前类似的"两难选择":不改革,农村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改革又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潜藏着诸多风险。当前土地制度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否给予农民长期(或者永久)的土地使用权;二是是否让农民拥有完整的  相似文献   

11.
刘菊芹 《特区经济》2008,(7):209-210
农村金融体系是整个农村经济体系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陕西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支持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认为欠发达地区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农村金融体制问题,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视角,提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积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而原有的农村财务体系不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工作,就是改进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村生产力,改善干群关系,并在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财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吴国琴 《特区经济》2007,221(6):158-159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塌陷”,针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且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下降、农业科技投入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等崛起障碍,应实施因地制宜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加大农村的科技和教育投入等对策,促进中部农村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群 《特区经济》2009,(8):151-15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着资金不足、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并就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导致各地的用地需求量增加,使大量的农地向非农用途转变。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使得盲目乱占、滥占耕地现象严重,且征地补偿不合理,影响了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民既失地又失业,“失地农民”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合理的征用办法,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施建制镇发展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制造业转移、产业集成和体制改革试验都有重要意义。广东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形成百镇争先千镇崛起的新格局。可按特级镇、一级镇、二级镇、三级镇分类规划,逐步实施。要制定全面扶持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农村城市化和珠三角地区一体化,东莞大部分农村已经实行"村改居"体制改革,"农村变社区"、"农民转市民",原先的农村经济合作社改革成为股份经济联合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但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并不彻底,前景另人担忧。制定配套改革措施和组织上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公司制运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由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为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巩固和提高工作,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从2003年起,广西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是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