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这个区域以占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全国将近20%的GDP,吸引了超过50%的外商直接投资。去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6月10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沿海地区新的起步,也反映出中央对沿海地区的新功能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科技合作的现状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三角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鱼米之乡,历来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人口、产业、城市、财富最密集的精粹地之一。随着江浙沪两省一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使长三角经济技术联系进一步密切,其区域竞争优势日趋显见。2004年.长三角以占全国1.1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21.02%的国内生产总值、9.37%的财政收入、34.38%的进口总额和35.11%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39.64%。长三角的科技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37.6%;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4.8%;R&D经费支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均位列前茅。由于长三角区域内科技经济依存度较高.且相近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体之间合作意愿强烈,因而科技合作活动频繁.这为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4):F0003-F0003
一季度16城市GDP增速9.8%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16城市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7目披露,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77亿元,增速均值为9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长三角16城市中有7个城市一季度GDP总量超干亿元,8个城市增速超过两位数。  相似文献   

4.
近日,从苏浙沪三地统计部门获悉,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中央对长三角地区发展的要求,不断加深区域经济协调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总体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据统计,16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4.5万亿元,达到46672.0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9%;平均增幅达到15.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骏 《经济问题》2008,(6):113-116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的发展前景,也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长三角地区未来要实现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其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问题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等.基于此,长三角地区必须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是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同时,该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呈现出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高3.1个百分点,显示了该区域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领...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港口群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9369万吨,同比增长14%,占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的42.86%。然而,数量增长在长三角主要港口竞争中所起的作用正在悄然弱化,对港口经济质量的追求正逐渐成为长三角主要港口竞争与合作的重点,这也使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二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和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地区之一。2005年,长三角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10.82%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2.37%的国内生产总值(表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71美元(表2),是国家1728美元的2.07倍。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373美元、3029美元、3381美元:分别是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69倍、1.75倍、1.96倍。2005年,长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达到了5053.29亿美元,是2004年4132.86亿美元的1.22倍。上海、江苏、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2%、10.02%、7.33%。长三角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十分重要。统计资料显示,尽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占全国的比例却从2004年的24.99%变为2005年的22.37%,下降了2.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国际服务业向我国转移步伐加快的新机遇,面对全国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新态势,长三角地区应科学地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这是提高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增强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争创长三角地区发展新优势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吉强 《江南论坛》2006,(4):54-54
无锡市统计局一份最新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大关,达到3385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升至18.6%。16市按照GDP总量已形成四大方阵;在超2000亿元的6个城市中江苏占一半,分别是苏州、无锡和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