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四川物价》2009,(7):30-30
阅读:《上海证券报》不久前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吴庆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是U型的。即使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消费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特征还将继续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持续稳定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基于同样的国际经济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或难早于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中国产品主要出口地的需求复苏。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国经济从底谷走向复苏,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经济结构与贸易增长方式面临颓变。一、中国经济在寒冬中V型复苏我们在《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9)中,曾预测2009年后期中国经济V型复苏。继2009年10月美国经济复苏之后,2009年12月中国经济增长、价格转正,中国经济在寒风中V型复苏。  相似文献   

3.
国外     
《国际商务财会》2010,(2):92-92
IMF报告:2010年世界经济预计将增长3.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MF)1月26日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力度比预期更为强劲,但各地区复苏速度不尽相同,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9%,中国经济增长10%。  相似文献   

4.
国外     
《对外经贸财会》2010,(2):92-92
IMF报告:2010年世界经济预计将增长3.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MF)1月26日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力度比预期更为强劲,但各地区复苏速度不尽相同,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9%,中国经济增长10%。  相似文献   

5.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摆脱了系统性风险带来的经济冻结,开始走上复苏之路。展望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要确定增长,亟待新的动量;中国经济将回归终端需求;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由美国转向中国;产能过剩无碍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WTO经济导刊》2005,(9):82-82
日本的经济复苏是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福,而“中国特需”遂成了日本不胫而走的流行语。  相似文献   

7.
李炜  王志浩 《新财富》2009,(6):25-25
2009年4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仍增长乏力。由此来看,中国经济可能走出U字型的缓慢复苏之势,人们仍需要耐心。  相似文献   

8.
2000年10月,我们在"超前预警:中国经济出现滞胀幽灵"的专题报告中,提出真正的商业周期在中国首次出现,并据此对2000年中国经济进行了分析,预测2000年经济增长将进入8%以上的通道,但在此后将面临滞胀压力,200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至7.5%甚至更低而物价会明显上升。此文引发了轩然大波。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预测太过"奇特"。经济增长速度何以忽高忽低?复苏启动后按理应一路向上,何以很快振荡向下?这一判断对于"拐点"论者完全不可想象,对于"亮点"论者同样感到蹊跷。我们的向好判断,2000年GDP 增长在8%以上,在当时是一片淡市预测中不和谐的增长赞歌;而我们的超前预警:中国2001年  相似文献   

9.
6月份统计局发布的PMI指数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制造业的疲软。近期银行业"钱荒"给银行间造成的资金压力将得到缓解,但仍有可能通过信贷增长和贷款利率增长影响经济复苏6月份统计局发布的PMI指数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制造业的疲软。近期银行业"钱荒"给银行间造成的资金压力将得  相似文献   

10.
<正>从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在引领世界从衰退走向复苏。在2008年年末增长陷入实质上的停滞后,至少按照环比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在2009年春季急剧加速。根据粗略计算,2009年第二季度,中  相似文献   

11.
我对中国经济在结构上比较担忧。中国经济整体上已经开始复苏,但是这个复苏的代价很大,特别是结构性代价太大。换句话说,我们在危机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没有帮助改良经济的结构,反而使我们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相比危机前走得更远,更不利于国内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最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们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若干似是而非的看法。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哪怕是外部环境再不景气,中国也完全可以保持一枝独秀;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包括索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内外人士有更为大胆的观点,即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还可拉动全球经济实现复苏。  相似文献   

13.
正金融危机之后,批评中国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怀疑,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最终加深了中国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并阻碍国内消费的增长。还有人怀疑.金融危机之后,诸如中国这样的低消费、高储蓄国家的增长模式是否时宜?世界经济复苏的力度可能不够强劲,出口不能像过去那样继续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归宿将是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14.
周金涛 《新财富》2009,(10):36-36
二季度中国经济达到经济复苏的环比高点.经济回归弱势均稳衡,这意味着2007年以来的康波衰退初期.通胀异常渡动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已经结束。虽然通胀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未来几年内康波衰退后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务财会》2010,(1):92-93
<正>国内●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保八"已成定局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均大幅下滑,中国经济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中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经济举措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迷,逐渐复苏,2009年GDP增速实现"保八"已成定局,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汪涛 《新财富》2009,(7):34-34
2009年5月,中国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跌幅超过了市场预期,而同时工业生产增长却在加速。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积极消息——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大宗商品进口量上升、房地产和汽车销售强劲。目前究竟是什么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复苏?复苏可以持续吗?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了显著冲击,中国经济在经济刺激和经济转型推动下迅速复苏,投资规模和信贷投放表现出异常强劲的增长。利用这个特殊的增长期,中国应该抓紧购进三种资产,即资源、技术和品牌。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经济走势——继续缓慢复苏世界经济自2001年陷入衰退后,2002年开始从谷底缓慢复苏,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全年实现低水平增长,预计为2%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2.6%,而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全球经济预测报告均认为只有1.7%左右)。2003年世界经济仍将继续缓慢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十分明显,发达国家还一时难以进入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国际机构普遍预计世界经济要到下半年才可能走向平稳增长轨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9月25日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幅将为3.7%,联合国今年1月10日发表全球经济预测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19.
<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5日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下去,但增速低于此前的估计。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预期,总体运行态势良好。报告说,今年年初以来,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带动下,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步恢复,尤其是第一季度增长强劲,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和贸易的恢复。美国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均超过原先的估计。但是,此后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大大增加,金融市场明显走弱,其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2012,(5):4-9
一、2011年中国外贸总体保持稳定平衡发展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复苏态势,但受自主增长动力不足、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全球通胀压力加大、日本大地震、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