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2014,(3):20-25
正从提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概念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智慧城市区别于以往的城市?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过去几年,很多部委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各自标准的试点城市。但时至今日,依旧没有一统江湖的标准和建设模式。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面对一个高达2万亿元的新蛋糕,不少第一批试点城市仍未开始智慧城市建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到今年住建部两度公布智慧城市试点,再到多部委联合起草《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我国智慧城市正在从概念一步步走向落地。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现场答辩会2月初在北京召开,本次答辩会由住建部、科技部联合开展,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答辩会的结果以及申报试点城市上交的材料,将成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餐厨废弃物的危害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垃圾管理的意见》(国发办【2010】3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个部委先后批复了两批共49个城市(区)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6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中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晨 《经济》2015,(Z1):111-112
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现场答辩会2月初在北京召开,本次答辩会由住建部、科技部联合开展,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答辩会的结果以及申报试点城市上交的材料,将成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由于此次答辩评审是首次由住建部与科技部两部门联合展开,并且评审组中吸纳了更多投融资  相似文献   

6.
金文 《经贸实践》2013,(3):10-11
建设智慧城市,是浙江省抓住新一代网络技术、新一代智能制造产业、新一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的机遇,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赢得先发优势的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作。2013年2月5日.浙江省与14个部委、7家央企在北京召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部省联席会议,并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自2008年正式提出至今,虽然已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启动,但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国内外尚没有完整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2012年1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并于2013年1月审批确定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有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个至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何去何从?近日,《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 《经济》:随着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方向.在您看来,智慧城市的内涵是什么?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对外公布了10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名单。这让原本就很“火”的智慧城市“火”上加“火”。如果加上住建部今年1月份公布的首批90个试点,目前合计达193个。智慧城市真的“火”到让住建部半年之内发布两个试点名单了吗?我国已具备智慧城市建设环境了吗?近两年甚嚣尘上的智慧城市做得怎么样?智慧城市真的智慧吗?等等。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界的顶级专家,现任国务院物联网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相似文献   

9.
郭理桥 《经济月刊》2014,(10):108-108
今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和《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对智慧城市的指导原则、建设目标、重点内容、制度保障等方面给出了明确指导,这些文件及后续文件的出台,一定会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2013年在部、省两级联合指导下,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绝大部分试点城市顺利完成了年度创建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和《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对智慧城市的指导原则、建设目标、重点内容、制度保障等方面给出了明确指导,这些文件及后续文件的出台,一定会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2013年在部、省两级联合指导下,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绝大部分试点城市顺利完成了年度创建任务。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试点城市以构建健康可持续社区为目标,集成融合社区管理及服务相关数据,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林小莉  王德起 《技术经济》2022,41(11):104-113
基于2006-2018年我国15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2012年智慧城市建设全国性试点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通过PSM-DID方法检验智慧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试点的智慧城市政策显著提高了我国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就地区异质性而言,相比于中西部区域,试点智慧城市政策对东部区域城市绿色发展的效果更加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试点智慧城市政策在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分别通过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产生绿色发展效应,在东部地区则通过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并据此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自2008年正式提出至今,虽然已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启动,但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国内外尚没有完整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2012年1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并于2013年1月审批确定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相似文献   

13.
李士虎 《经济》2013,(5):43-46
二问: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智慧让生活更幸福。如今,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2013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划定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被视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纪元和风向标。此外,三大网络运营商也已经与300多个地方政府达成了智慧城市战略  相似文献   

14.
智慧旅游城市如今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方向,随着国家“十二五”计划的出台,一大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涌现出来。但是从目前看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仍然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毕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主要通过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关键要素的分析,以期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健  李士虎 《经济月刊》2013,(8):100-110
今年1月份,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时隔半年,这些试点城市的"智慧"进程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了得到最真实的答案,《经济》记者深入地方,身临其境,亲身体会"智慧"成果,而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便是此次智慧之旅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韩朝亮  孙旭 《经济论坛》2023,(11):141-152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运行效率低的问题逐渐显现,智慧城市建设的提出为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供了新方案。文章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基于中国99个地级市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基准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运行效率的政策影响,并对动态效应和城市规模异质性进行拓展分析。结果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且PSM-DID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与非试点城市相比,试点城市的城市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动态效应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有持续的正向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城市规模大的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助力城市降碳增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智慧城市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内在机制,并将中国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提升周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2)智慧城市主要通过增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数字产业发展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三个方面提升碳排放效率;(3)智慧城市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城市规模大、碳排放水平高的城市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新型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长春  朱冲逸 《经济论坛》2023,(11):127-140
智慧城市试点和创新型城市试点是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基于2009—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智慧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设立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试点的设立能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且对比单试点有更深远的影响;双试点实施的先后顺序不会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科研投入和数字技术创新是双试点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双试点的数字经济效应在东、中部城市更有效。为提升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应注重政策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投入和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统筹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技术经济》2018,(3):107-114
基于2005—2015年中国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相比非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可使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2~4个百分点;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集聚水平三个机制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提高了0.33%、2.32%和0.81%;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人、财、物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实行城市的低碳经济,同时城市的发展也要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导向。所谓低碳下的贸易行为就是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在城市对外贸易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文章从地级市贸易层面展开研究,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所有36个试点城市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分别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出口贸易依存度也为抑制作用但不显著,政策对于第二批28个试点城市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第一批的8个试点城市。进一步创新性地将低碳城市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探究低碳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而为以后城市发展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