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已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而耕地面积却依然呈下降趋势。鉴于此,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供给和需求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水平是供需双方以及供给方内部成员依据各自的影响力博弈的结果。农民虽处在弱势地位,但他们往往通过土地抛荒等负面行为给供给者造成压力。因此,改变激励与约束条件,从而促使供需状况从当前的利益“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移动。  相似文献   

2.
李菁 《中国农村经济》1995,(2):48-51,36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题李菁一、土地制度建设的外延拓展我们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建设应当包括三块,即耕地使用制度安排、非耕地使用制度安排和小城镇及工业小区建设用地制度安排。以往的土地制度建设,大多侧重于耕地使用制度安排。“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主要是针...  相似文献   

3.
4.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萌 《农业经济问题》2004,24(6):43-44,51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但如何防止盲目滥占耕地,防止侵占农民利益,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面对巨大的超额利润,管住“圈地”治本的措施要靠机制和制度,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具体化、规范化。文章从建立企业占地规模与行业特点挂钩的制度、用地听证制度、“农转非”土地表土的再利用制度和形成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城市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需要转用一定数量的耕地用作建设用地,但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的具体国情出发,必须实行从严的耕地转用制度,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南京市的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讨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的成效、特点与问题,为全国层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实证调研法。研究结果:通过耕地保护基金发放,农民自发保护耕地的意识得到显著增强。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符合统筹城乡过程中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的要求,是从底层通过法律化表达的形式将农民权益固化,并与耕地保护责任相结合的一种做法,但各方面推进的成本较大。研究结论:从全国层面看,可在借鉴成都市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地方实际的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划与耕地保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耕地保护问题,指出当前城市规划存在着几个不利于耕地保护的倾向,提出城市规划必须贯彻保护耕地原则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制度缺陷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入WTO后 ,我国粮食进口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耕地需求紧张的矛盾 ,但是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不会因此改变。所以 ,能否有效保护耕地仍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 ,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是 ,尽管我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但耕地流失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即使是在冻结审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 1 997年、1 998年也不例外。为什么保护耕地的难度这么大 ?保护耕地的政策为什么时常失效 ?加入WTO后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耕地 ?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事实上 …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叶艳妹吴次芳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总体规划、法制保障、动态监测等等,这无疑都是十分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长远观点和根本意义上分析,土地...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新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深入研究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我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归纳与论述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凝练土地经济学规律,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研究结果:土地具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公共属性;土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的功能序位,资源功能是基础,资产功能不能影响生产、生活功能,资本功能不能冲击生产功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市场化配置,但必须防止过度资本化。研究结论:土地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土地经济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与其他商品经济制度的区别;土地作为总量有限、位置固定、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经济制度必须遵循土地经济学的规律,遵循产权清晰、规划管制、公平保障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关系,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先后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家庭经营"、改革开放前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再到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和多元经营"4个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遵循人口与土地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大逻辑,又遵循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逻辑"、农业经营制度的"生产逻辑"等小逻辑。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需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发挥要素、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基于现行土地产权体系和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分析农地发展权的内涵、归属,确定农地发展权的设定方案并探讨其在农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在中国引入农地发展权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国土地产权体系现状下农地发展权设定方案的提出及其运用,说明了农地发展权可以作为国家对土地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弹性手段,将在土地征用、土地储备、土地规划等土地政策的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约束与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农业保险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在制度层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更高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政策目标还不明确;财政补贴制度有待优化;农业保险产品不合需求;市场竞争规则尚未建立;风险保障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大灾风险分散制度仍不健全。基于此,本文提出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农业保险制度改革建议,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健全农业保险管理体系;明确农业保险政策目标;优化农业保险补贴制度;设计多元化农险产品体系;制定农业保险市场竞争规则;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形势下土地流转多种形式的探讨,提出土地季节性流转定义,并对其在减少耕地抛荒、增加粮食产出、节约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就其实践中暴露出的农民观念不足、流转信息不全、资金缺乏、合同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政府的政策扶持,组建中介机构,提供信息技术和加大宣传等措施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与农地使用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亚荣  刘安然 《中国农史》2006,25(3):127-1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经历了丰富的变迁历程。农地使用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作为农地使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从推进农地配置的市场化、使用方式多样化、促进农地流转、扩展农地使用权的权能、加强保护等方面改革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考察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和清单管理的制度文本和社会实践,揭示宅基地盘活利用清单管理的整体制度逻辑。研究方法:法律社会学和行政管理学相结合的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政策内涵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清单管理的政策内涵是实施技术治理的科学理性,转变政府职能,清晰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宅基地盘活利用偏重于私权保护,对管理负外部性和提供公共服务等公权问题重视不足。清单管理存在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之间内在逻辑不统一的问题。宅基地盘活利用清单管理需要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科学理性的内在制度逻辑。研究结论:三张清单是宅基地盘活利用中界定市场与政府边界的重要制度工具。宅基地盘活利用权力清单着眼于构建有限政府,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权力追责”型;责任清单着眼于构建责任政府,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职责追责”型;负面清单着眼于构建有效市场,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分立耦合”型。宅基地盘活利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与负面清单的禁入行为和限入行为清单相衔接,权力清单的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和公共服务事项需要分别与责任清单进行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研究和归纳比较法对我国宅基地使用和管理政策演变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宅基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演变经历了5个阶段,并且对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审批制度和面积标准、确权登记政策、流转政策、退出机制等做了分析,总结宅基地使用和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为:"一户一宅"等政策难以落实;"无地可批"和"有地不批"现象普遍存在;确权登记时权属来源材料缺失;自发流转普遍等。提出其改革的途径: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相结合改进宅基地审批制度;形成规划、审批、确权、退出等一体化管理体制;推进房地合一的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行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统筹谋划,全面实现宅基地财产权。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中央政府年年大声疾呼要保护耕地,但每年净减几百万亩耕地的势头一直在延续.耕地侵占的现象之所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是因为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机制的残缺:作为耕地使用者的农民和作为法定所有者的村集体,都未能成为耕地保护的自觉执行主体;而作为耕地直接管理者的地方政府.在政府生存和政绩考核的驱动下,不能尽职尽责地承担起保护耕地的责任.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培育出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增加,但农村地区缺少相应的住房贷款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有效的住房需求.本文从法律机理、金融机构、农民自身等方面阐述了开展农村住房贷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指出了制约农村开展住房贷款业务的障碍,并基于国内农村住房房贷款实践,从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农村住房消费信贷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