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了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对不良贷款的现状发出警报。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困扰和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累积更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大隐患。因此,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化解应是各家银行信贷乃至通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分拆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问题,并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文章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不良贷款的生成和银行坏账处置的各种方法进行考察和分析,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拆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进一步处理不良资产、加快国有银行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探讨应从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不良资产的处置、商业银行业务中心组织模式的实行等角度进行中国银行业并购前的自身完善工作;然后分析中国银行业的横向并购战略,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跨国银行并购;最后阐释纯粹控股公司的混业并购、经营控股公司的混业并购等两种中国银行业的混业并购模式。  相似文献   

4.
即使中国政府全力以赴解决银行业问题,也不大可能在2006年之前将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降低到15%的水平。2007—2008年左右,将是中国银行业整个不良资产开始全面暴露并趋于峰值的危险和敏感年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巴赛尔协议2001”框架的三大支柱即资本充足率、银行监管及信息披露出发,考察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分析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运行规则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也积累了不少同外资银行竞争的经验。然而,中国银行业毕竟尚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应采取哪些相关的对策,是我们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一、加入WTO: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作为具有巨大潜力,令世界银行业关注的中国银行业,加入WTO,其银行市场必将成为外资进入的重要市场,竞争与挑战是难免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体制上的挑战。目前我国的国有银…  相似文献   

7.
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指出,未来两至三年内。海外投资者将斥资150亿美元,意欲购买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全球著名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均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表现出极大兴趣。而投资中国房地产不良资产,一直是众多海外基金组织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国有银行和资产公司仍存在约2.8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不良贷款比例为28.68%,不良贷款占2003年中国GDP的23.99%。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显得十分严重,而与发达国家贷款分类方法的差异,使问题的严重性更为突出。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源自国家融资体制下的所有权安排,国有银行改革的滞后,使之为国企承担大量改革成本。不良资产的处置必须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有银行自身的改革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积存的巨额不良资产,不仅是自身的一个沉重的包袱,拖累了它们的商业化进程是威胁金融安全的“病灶”,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心腹之患”。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直接关系到银行业深化改革,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更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快速有效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经济快速发展。银行的资产量不断增加,贷款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不良资产也不断增加。尽管进行了多年的银行业改革,我国银行业仍然受到大量坏账的困扰。所以要正确的认识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带来的问题。本文一方面通过银行自身的原因进行探究,比如管理体制缺陷、员工素质不高、内部制约机制不合理、银行间的无序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对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遗留的历史因素、金融监管乏力、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究。结合内因和外因,全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加强政府作用、建设全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等。  相似文献   

11.
黄泽民 《经济界》2007,(4):33-36
外资银行已在通过设立在华分支机构、股权投资以及设立在华现地法人银行等三个途径进入中国银行业。吸引外资银行的主要因素是:中国银行业前景看好,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银行业的质量提升,以及外资财务投资的动机等。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对中国金融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亚洲金融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和深化,全球经济金融仍然潜伏动荡的条件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高额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它影响了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难以为继,甚至会发生支付问题。因此,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存量不良贷款已成为解决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3.
解决国企高负债问题的基本思路□李东卫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及由此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引发中国通货膨胀的长期性压力,特别是企业资信度的下降导致的连锁反应,已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长。因此,从改革入手,采取综合配套的措施,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银行投入产出结构和银行所有制两个角度,通过随机边际生产力模型,使用中国30家银行2001~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组实证检验,来研究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是否产生显著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结构的银行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尤其是对非国有银行的绩效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之后,中国地区的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将会更大程度参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活动,也将会面临来自外资银行更大的挑战。国有银行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积极减少不良贷款来提高银行的绩效,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速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滕春强 《价值工程》2006,25(1):29-31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间并购已成为金融领域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银行并购对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了国际银行并购的正面效应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银行并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增强中国银行业在世界竞争大潮中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召开的中国银监会会议传出信息:银监会2006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预警不良资产反弹。于是,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中的重中之重——不良房地产项目,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冀玉玲 《价值工程》2011,30(8):130-131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金融风险。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国外银行的竞争,使得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成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为主题,分析信用风险的危害及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探寻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缺陷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前夕,外资早已纷纷斥巨资抢购入场券一美洲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外资银行争相入股中国银行业。而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海外银行并购中国银行业清除了政策障碍。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日出版《中国50大商业银行》研究报告,通过对包括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共50家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标准普尔指出随着小银行无力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银行业两极分化的程度可能加大,而这恰恰为中国银行业发生并购提供了成熟时机。该报告还研究了中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重要影响,提出了继续推进银行业改革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并指出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路径。本期专题对该报告进行了摘编,希望能为读者观察中国银行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经营不善,我国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在WTO后过渡期将尽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双重倒逼下.不论是政府还是银行都加大了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目前.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中.化解存量似乎成了当务之急.且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财务重组与政策性剥离为主要方式而体现的不良资产率下降为佐证。但从本源分析,存量化解仅为治标,增量防范才是治本。控制数量问题才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精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深化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银行经营风险防范机制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以物抵贷业务迅速增加,已成为清收、压降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之一。监控和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尤其是抵贷资产,不仅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济效益、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而且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和金融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