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系统解决煤电矛盾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因此,不调整好煤电关系,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理顺煤电价格机制,应统筹考虑煤、电、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以交易入市、网运分核、规范收入、系统监管的思路,抓紧建立煤炭、电力、运力三个有形市场,适时出台煤炭资源税,清理各种中间环节收费,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通过这些措施,在煤、电、运各个环节和政府之间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与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势不两立状态的煤、电两大阵营终于可以收起各自的盔甲暂做休整. 随着发改委新近有关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出台,饱受煤炭涨价之苦的电力企业终于有了一些喘息的机会,一经政策下达,立即就抓住了这棵救命草,纷纷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了提价:上海的电价每度上涨了2.8分,重庆电价每度上涨4分钱,江苏电价每度上涨2.95分,广西电价每度上涨2.37分.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实现我国能源的战略性调整,国家电力和煤炭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煤、电、运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向煤、电、路、港、化工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煤电一体化建设由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煤电一体化战略的前奏,从2009年起,我国煤炭行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的力度: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全面提速;  相似文献   

4.
陈玉良 《企业导报》2012,(23):17-18
近年来,煤、电企业之间的冲突越演愈烈,一方面,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电力企业成本大增;另一方面,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企业又惜售,导致电力企业用煤不足,二者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煤电一体化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选择之一。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区域煤电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并针对一体化战略的优势和劣势,运用政府管制的理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使该战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5.
煤炭、电力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量、发电量以年均5.4%和9.2%的增长速度,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9%的增长。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煤价上涨较快,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谓"市场煤"、"计划电"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相关各方,给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一、煤电价格矛盾的主要表现1.煤炭价格波动剧烈。2004年~2009年,秦皇岛港的每千克5500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家》2006,(4):61-62
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不同地区不同对待本次煤电价格联动的范围包括除新疆、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及河北之外的25个价区。平均火电上网电价提高8.95元/千千瓦时.影响销售电价提高9.79元/千千瓦时.平均联动煤价为23.78元/吨。其中25个联动调价价区平均上网电价提高1.174分/千瓦时.平均联动煤价达到29.88元/吨。全国平均煤(运)电联动销售电价提高9.79厘/千瓦时.提价幅度低于市场的预期。但就具体地方而言.不同区域因为电煤价格涨跌幅度不同而会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正立足资源型城市实际,坚持整体谋划淮南市位于华东腹地、淮河之滨,是一座有着千年楚汉文化史、百年煤电工业史、60多年城市建设史的"五彩之城",是中国新型能源之都、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辖五区一县和一个国家级综合实验区,面积2600平方公里,人口240万。淮南缘煤而建、因煤而兴,是华东工业"粮仓"、能源之都和全国首个投产的亿吨煤电基地。多年来,淮南市在享受煤、电发展红利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河南省产业集群多集中在加工制造业领域,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事低价值创造的生产制造环节.在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从价值链视角重新审视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基于价值链视角的针对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世界》2006,(11):35-35
有关部门指出,煤电联动应注意七大问题: 1、在电价还没有真正市场化之前,煤电价格联动要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电价和煤价应随市场行情升降,不能只升不降,避免联动措施被误解为涨价信号。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兖矿集团在研究制定和持续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过程中,遵循了这样一条基本思路,即立足于将企业做强做大和实现持续发展,以高度社会责任感,致力于煤炭的节约、环保和综合利用,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布局上,突出构建以煤炭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1993年提出和实施以"以煤为本,煤与非煤并重"的思路,并取得经济长足发展的基础上,1996年正式确定了以煤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化工、煤电铝支柱产业链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1.
“地方军”与“中央军”各抱一团,促使煤电矛盾激化 2006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在济南闭幕, 煤、电双方未能就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达成一致。多数重点合同“有量无价”,合同量同比也减少17%。煤电顶牛的根源是资源定价机制没有理顺,“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天然存在矛盾。抛开这类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们还能有一番更为细致深入的解读,否则,如何解释如下现象:煤企参会后,态度变得更为强硬,普遍提高了报价。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油、煤、电、运"不足、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以及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是未来15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此外,能源品质差、输运能力弱、利用效率低是目前我国能源产业的主要问题.解决我国能源瓶颈问题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煤价涨了,运价涨了,油价也涨了, 那电价呢?种种迹象表明,煤电价格再次联动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传二季度将再启联动业内权威人士日前在出席“2006中国国际煤炭大会”时私下表示,煤电价格再次联动很可能会在二季度出台,甚至会赶在“五一”前后公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我国煤电价格形成与联动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作业价值创造驱动的煤电产业联盟价格形成机制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作业价值创造驱动的煤电产业联盟价格形成的机理,并设计了相应保障机制,以为我国煤电产业的价格形成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经济》2006,(2S):8-17
2005年,全国煤、电、油三大资源产品价格持续上扬.国家发改委先后6次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包括1次降价)。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累计每吨分别上调650元、550元、1030元。相应的是.电煤价格每吨也上涨了35元左右.髓着“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在5月的实施.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2分.与此同时.各地的水价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上调.许多人预计.2006年涨价风会刮得更猛.不论对否.各种事实表明.中国资源调价的大幕已经拉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力行业中宏观调控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祥鸿  周浩 《企业经济》2006,(10):96-98
我国从2002年底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建设电力市场以来,电力行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电力紧缺、煤电价格矛盾以及电网与电源建设不同步等问题,介绍了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实施煤电价格联动和加速电网建设等宏观调控措施,指出目前在建设电力市场的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对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电荒、煤荒,煤电油运价格一路攀升,导致部分地方出现大量盲目投资。虽然国家实行了第五轮宏观调控,并多次亮起“红灯”,但由于投资建设的惯性作用,目前,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背后,一批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过剩势头上升迅猛,涉及行业越来越多,危害和影响日趋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将对中国经济构成一定威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主动应对,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8.
闫阳 《价值工程》2012,31(14):141-142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推出与实施过程在我国屡遭困境。本文结合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论述了煤电联动的必要性,同时对于实际实施中的困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势不两立状态的煤、电两派终于可以收起各自的盔甲暂做休整。5月1日,随着发改委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出台,饱受煤炭涨价之苦的电力企业终于有了一些喘息的机会,一经政策下达,立即就抓住了这棵救命草,纷纷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了提价:上海的电价每度上涨了2.8分,重庆电价每度上涨4分钱,江苏电价每度上涨2.95分,广西电价每度上涨2.37分。不要小看这两、三分钱,它让在此之前一些发电企业因煤价过高、库存太少而停了的发电机组重新转了起来。但解了近忧却解不了远虑,很多电力企业依然认为此番价格调整不能从根本上消化成本压力,并且煤…  相似文献   

20.
院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造就了集群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的价值链的完整性和长短性,决定着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文章在对产业集群和价值链相关的理论进行回顾之后,以泉州鞋服产业集群价值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为例,论述了构建价值链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进而提出产业集群价值链构建的发展战略和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