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山沟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传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 ;保障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而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就成为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建立农民合作经营组织 ,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民收入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结构变化出现两强两弱,增长难度加大,低收入农户增收更难。当前农民增收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农民增收新旧动能正在进行大转换,迫切需要聚焦重点难点、调整和拓宽农民增收思路和路径:要从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促增收向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促增收拓展;要从发动千家万户齐上阵促增收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促增收拓展;要从引导农村劳动外出打工促增收向引导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促增收拓展;要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增收向深化农村改革确权赋能促增收拓展;要从着眼全民奔小康促增收向着力贫困户脱贫攻坚促增收拓展;要从支持农业产业增长促增收向为农业产业保险托底保增收拓展。  相似文献   

4.
走马高淳话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如何增收,这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难题怎么解?思路越宽路越宽。增收,关键要: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培育特色经济;面向市场,推进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二三产业。高淳县立足农业抓增收,跳出农业求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增收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并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福建省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与主要特点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从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入手,进一步巩固农民增收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农民增收新增长点,促进全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184.2元,比2012年  相似文献   

6.
<正> 木材开放几个月来,漳平林区的发展情况是好的。据测算,开放后比开放前,每立方米松木销售收入增加116元,其中林农增收25至30元;采购站增收13元;贮木场增收7元;国家税收增加15.5元;乡财政增收10元。如按全年销售原木11万m~3计,则林农可增收275—330万元,采购站可增收143万元,贮木场可增收54.6万元(按经营7.8万立方米计),国家可增加税收170.5万元;乡财政可增收110万元。可谓“皆大欢喜”。但是,随之也出现了诸如资源浪费严重,层层克扣林农,乱砍滥伐抬头,山林纠纷回升等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漳平的现状和经验,我们认为,在下述几个方面需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措施上加以理顺。  相似文献   

7.
<正>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必解的难题,也是江苏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收。江苏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大力探索,农民增收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人  相似文献   

8.
“十五”时期山西农民增收形势及特点;当前农民增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增收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两项重大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课题。一、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情况分析(一)收入基本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0.
加强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农"投入保障机制;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建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双赢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乏力,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让农民富起来,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以往考量农民增收问题,大多是以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的,建议从农民个体微观的视角,自下而上地分析农民增收问题。土地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调整土地收益分  相似文献   

12.
分析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民增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阜宁县坚持把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民生工程,在全县推广适合县情的八种增收模式,即培植特色主导产业拉动增收、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增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动增收、自主经营助力增收、亲友帮扶扶持增收、片区开发推进增收、乡村振兴引领增收,精准开出低收入农户增收良方,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绿色扶贫全面开花,托起了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小康梦。产业扶贫,增强低收入农户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立足资源优势,做大特色板块,找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加工龙头,增强联动效应,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着力点,带动农民增收;兴建科技园区,加快成果转化,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撑点,推动农民增收;强化市场中介,拓展流通领域,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点,拉动农民增收;加快绿色认证,提升产品级次,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点,保障农民增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点,促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正>富民增收事关"两聚一高"新实践"、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局,是全省"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富民增收33条政策措施"和促进农民增收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因地制宜,强化富民导向,细化富民举措,大胆探索创新,拓宽富民"主渠道",挖掘增收新潜力,培育增收新动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农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协调打好农民增收的"组  相似文献   

16.
<正>低收入农户增收是农民增收的"洼地",如不能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这一群体脱贫增收,将会影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2013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瞄准帮扶对象,扎实开展工作,在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底,江宁区低收入农户户数与人口比上年减少5206户、10340人(注:低收入农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以上)。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锁定对象,明确要求。2013年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财产性增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对确保社会安定和民生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美国,普通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高达40%,财产性收入与就业薪金、国家福利一起构成美国普通家庭经济的三大基本支柱。无锡市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虽然近年来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但其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还不甚明显,释放巨大增收潜力还面临很多困难,加快农民财产性增收还有很多迫切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8.
<正>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民增收作出了具体部署。五年来,农业部落实中央精神和要求,多举措、多思路、多产业联动促增收,交出了一份助农增收的新答卷。"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2014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调研"三农"工作时的这番话语温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山东、江西、四川3省109个农民合作社的322个社员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合作社基本特征之后,社员制度、股权结构、决策方式、盈余分配四个方面的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封闭式的社员制度对社员增收具有较大的正效应;如果理事长是第一大股东,则社员的增收幅度会更大;缺乏明确的盈余分配方式、按股分红比例过高,都不利于社员增收。另外,社员出资比例越高、参加社员大会的次数越多、通过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对家庭收入越重要,合作社对其的增收效果往往越大;同时,示范社比非示范社、商人领办型合作社比其他类型合作社对社员的增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山西农民增收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