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湖区蔬菜生产的调查与思考童战水鹰潭市月湖区今年蔬菜生产形势喜人,1~6月份,全区蔬菜生产总量达到1550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实现蔬菜总产值1612万元,农民人均从蔬菜中获纯利129元。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蔬菜生产具有5个明显特点:一...  相似文献   

2.
蔬菜生产规模日趋扩大。2002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2.69千公顷,总产量750.25万吨,蔬菜产值(按不变价计)达28.43亿元,比2000年增长16.14%,蔬菜产值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3.78%,占农业总产值的6.93%。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出售蔬菜的现金收入达80.5元,比1989年增长3.4倍。  相似文献   

3.
设施栽培蔬菜通常在一个特定狭小的空间进行.其病虫害发生有别于露地栽培.若处理不当,不仅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蔬菜中毒甚至死亡。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规范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将可避免上述问题.提高设施蔬菜生成品质,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化,不是单纯地实现“网络到村入户”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农民把信息网络与技术用好用足,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水平。 3G下的“蔬菜视频医院” 足不出棚,就能请专家给大棚里的蔬菜看病。这不是幻想,而是3G信息技术下发生在山东农民身上的切实变化。  相似文献   

5.
张慧敏 《农民科技培训》2012,(7):19+36-19,36
目前,大力发展沼气建设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沼气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沼液和沼渣,如何引导农民正确使用沼液和沼渣是科技人员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表明,同等肥水管理条件下,在温室蔬菜中应用沼渣、沼液与不应用沼渣、沼液蔬菜相比较,黄瓜、番茄、西葫芦平均增产13.35%,施用沼肥的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大大提高了温室蔬菜的经济效益。现将温室沼肥施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叶榭镇兴达村现有土地3118亩,农业户数725户,农业人口2335人。2005年7月,农民以土地人股组建成立“上海叶达蔬菜合作社”。全村农户全部人社,3118亩土地也全部入股,主要从事蔬菜生产及销售。通过一年来实践,成果显著。据统计,2005年农业总产值2571.91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农民人均收入7022元,比上年增长8.4%,全村农民收入比入社前净增133.43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突出问题 1.商品质量低。 目前,多数蔬菜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商品性都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新需求。农民的质量意识和素质还远跟不上形势要求,特别是污染问题极为突出,无公害蔬菜生产步履艰难。还有原始产品上市,加工贮藏能力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通市紧紧围绕“争创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市”目标,坚持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畜禽、经济林果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农业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十一”旅游旺季将至,平日里很少走出家门的津郊农民,纷纷组团奔赴河北、山东、北京等发展高效农业的典型市县,既可以游览风景,又能取到“致富真经”,从而兴起了津郊农民观光旅游热。据了解,今年以来,仅津南区外出的农业考察团就多达40多个,参加农民1000余人。这些奔赴外地学习的农民,着重学习外地的大棚蔬菜种植、枣树种植等技术,即使风景名胜就在身边,他们也无暇顾及。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设施蔬菜第一县”铜山县的菜园子2009年迎来好行情,30万种植户鼓起了腰包。全县农民人均蔬菜收入2500多元,蔬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  相似文献   

11.
沭阳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大县,蔬菜规模雄居原淮阴市之首,占宿迁市三分之一.近年来,沭阳县紧紧围绕市发展高效外向农业工作目标,立足自身优势,放大地方特色.把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取得良好效果.去年,全县新增蔬菜面积3.4万亩,新增日光温室及钢架大棚占地2500亩.蔬菜复种面积68.4万亩,总产量147万吨,实现产值15.6亿元.  相似文献   

12.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多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多生产肉、蛋、奶产品和水产品,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山东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凭借强大的蔬菜产业远近闻名,该市农民的收入70%来自蔬菜。本文重点从蔬菜生产标准化和特色化、严把蔬菜质量关、严守品牌信用、推进农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以农户为中心健全周到的为农户服务等方面展开调查论述。  相似文献   

14.
1989年,山东省寿光县三元朱村17名党员干部在村党支书王乐义的带领下,历艰辛、冒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一举试验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棚均收入27000元。从而引发了一场改变大半个中国蔬菜产业结构的“绿色革命”,大幅度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促进了农民的经济增收,为中国亿万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如东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目前,全县常年种植的蔬菜品种30多个,其中出口品种就有18个.去年,全县种植5万亩出口蔬菜,总产4.6万吨,出口成品菜1.5万吨,创汇1300多万美元.为此,该县重在加强了三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石门县把“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开发破解难题、整村推进的重点来抓,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该县已形成了柑橘、茶叶、高山蔬菜、家禽、生猪、烤烟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农村工作通讯》2011,(19):64-64
蔬菜是甘肃省重点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0%,提供了30%的农业产值、12.4名的农民纯收入。但是,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田间蔬菜废弃物大量增加,特别是随着净菜上市增多,加工产生的大量残次蔬菜等成了废弃物。该省农牧厅与各级农业部门经深入调研,汇总多方意见,形成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把准国际流行色吴金明是江苏省沛县远近闻名的种菜大户,往年由于品质及信息不畅等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有赚到大钱。去年,沛县县领导察看蔬菜生产时,在他的田头为他开出了赚钱的秘方——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走创汇蔬菜的路子,还帮助他从日本引进洋葱新品种红叶3号。2005年他联系并种植的5000亩洋葱和苹果已经有1000亩的产品被连云港口福集团包销到日本和韩国,4000亩的产品被俄罗斯经贸发展公司打包收购“。绿色蔬菜销国外,农民挣钱来得快。”喜上眉梢的吴金明逢人便宣传绿色蔬菜的好处。2005年,沛县农民增收的60%来自绿色生态农业。全县高出…  相似文献   

19.
三元朱村是中国特色经济村,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全村共有215户,800口人,耕地面积1290亩,其中蔬菜面积1000亩,冬暖式蔬菜大棚500个。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元朱经济的迅猛发展。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9800元,村经济总收入3308万元,各类存款余额1680万元。  相似文献   

20.
蔬菜篇     
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2004年我国蔬菜面积为2.65亿亩,比上年减少435万亩。其中,吉林、江苏和山东蔬菜面积较少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