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既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文化对内可以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可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公信度,是企业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能力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物质财富的竞争,而且是企业凝聚力、文化力的竞争。优良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人际环境,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思想素养,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调动并合理配置各个环节的积极因素。它通过企业内部从最高领导到基层职工工作、思想作风共同体现出来,是无形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7%~10%的增长速度,对此,如果中国没有50~100家有实力的世界级企业作后盾,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会很困难,而且还会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创新型大公司是国家经济支柱和规模经济的象征,更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在当今创新型国家主导世界发展阶段,创新型大企业的主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进入新世纪,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虽得到了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但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仍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文化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甚至可以说,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商品竞争的背后就是文化含量的竞争。 随着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仅靠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硬投入是很难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只有靠自身的高文化素质,加大文化的软投入,  相似文献   

5.
谈港口企业收入业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守双 《交通财会》2002,(11):20-21
目前 ,我国已成为WTO大家庭中的一员 ,各企业正加紧对企业机制及资源进行整合及业务流程再造 ,以此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与WTO密切相关的港口企业如何实现收入业务流程再造 ,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进行对外投资,以期分散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效益,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对外投资搞得好,当然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反之,对外投资搞得不好,也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会把企业拖垮。下面就如何搞好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海运企业,短短几年时间,海运企业已发展到500余家,其中从事国际外贸运输的海运企业从1989年的80余家发展到1993年的148家,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兴旺景象。 这些企业的大多数创建时间短,经验不足,运力不大,实力不丰,又是单兵团作战,在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境十分艰险,创业十分困难。如何迅速在海运市场站住脚根,把握时机,发展壮大,值得每个企业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交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调整结构、转机建制,增强了整体经济实力,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8年的改革历程,交通企业是在成功与失败、欣喜与忧虑的交替中挺进的。特别是1995年以来,交通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3种力量有机结合的整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能否取胜,既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又取决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是具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科学,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的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通过闯市场路子、用政策引子、树典型样子、抓领导班子,我省交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交通企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已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部分产业在经过持续升级后,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如物流领域的中远、中外运、中储等纷纷高调出击,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是物流产业全球化的一个直接表现。而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讲,在国际化过程中,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又要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充分评估国际化的障碍和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公路运输更是以其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而在现代物流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物流的发展,公路运输业如何融入物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许多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一些较有实力的大型公路运输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公路运输业企业如何加速向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我国的物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传统道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是交通部早就提出的方向,也是一些有实力的货运企业追求的目标。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找准转型的切入点、发展的增长点.是传统货运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本刊特邀范端炜同志就货运企业如何实现物流转型问题开展连续讲座。范端炜同志系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任领导职务的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是业内颇有经济实力.拓展现代物流业卓有成效的大型运输企业.也是交通部物流试点企业之一。本次讲座.作者将以本人亲身经历为背景.比较分析两类企业的差异.阐明传统道路货运企业物流化改造的要点.以供同仁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4.
大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象征。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否强大与该国大企业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一国拥有大企业的数量越多,则该国经济实力也就越强。从世界500强的数据显示来看,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营业额来看,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差距。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加剧,企业不得不在国内市场直接与世界大企业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在这种外在环境的竞争压力下,中国不得不审视自己大企业的发展。发展大企业实际已经成为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和经营服务理念,不断拓展经营范围,提高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实力,这是构建和谐监理企业的关键所在。构建和谐监理企业是监理企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监理企业应该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效益、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公司(TPL)、物流港等专业物流机构在各省市均初步形成规模,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近些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中小物流企业规模与实力始终处于劣势,企业物流成本占企业成本较高,不同物流企业均存在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企业物流利润微薄,企业物流发展长期处于粗放型扩张阶段等等。物流企业存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对标杆管理原理及在国内外企业实际应用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推荐在物流企业中运用标杆管理。  相似文献   

17.
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物流能力被视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入WTO,我国将分阶段(三至五年)放开外资进入中国批发、零售和物流业的各种限制,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外资企业将可自行设立分销网络,允许经营物流服务业务,大举进军我国物流市场.我国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将不可避免.我国物流企业要走向国际化,必须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建立与国际物流相适应的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企业整合逐步展开,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硬件的比拼上升为软件的较量,由实力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的竞争。谁拥有知名品牌,谁就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进而赢得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一个知名品牌是道路运输服务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重构价值链基本理论的探讨,说明中国铁路内部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制约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采取实质性措施进行价值链的重构。为此应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合理调整,尽快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与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建立动态联盟,还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价值链重构创造条件,以达到降低成本,挖掘潜力,使铁路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特征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新产业发展、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作为一项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由于其内、外部环境的不确性,技术创新项目的难度与复杂性,创新者自身能力,企业实力等因素影响,技术创新又是一项高风险活动。因此,;隹确地分析和把握技术创新的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