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迎来核工业创建60年之际,回顾我国核电装备产业,从小规模配套起步到规模产业发展,形成十余台套的核岛主设备的生产能力,在世界核电装备产业发展中正在形成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指引下,核  相似文献   

2.
《中国核工业》2015,(4):40-41
杂志"报道"栏目"核工业60年核电装备"专栏自刊登四川核电装备产业发展专题后,受到业界关注和读者关心,对于核装备业的热情也在随着"华龙一号"国内准生和出海而更加热门。本期将聚焦上海核电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风采,以期让读者对中国三大核电装备基地之一的上海装备产业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细节扫描。上海核电产业在近30多年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了核电装备中坚作用,已建成三大核电装备与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享有我国核工业"半壁江山"的美誉。在核工业60年产业发展历程中,四川在核电领域已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已经形成集核电装备科研、设计、试验、制造、安装、原材料供应、管理和技术服务的综合比较优势。四川目前已具有了较强的核电科研和设计队伍,具备了力量雄厚的科研技术,形成了核燃料元件制造,核电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汽轮发电机制造,核电二代、三代主管道制造,核级电缆制造,核级阀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企业为代表,以上海、东北、四川三地为中心的三大核电装备生产基地。面对巨大的核电产业市场,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规划核电产业园区。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湖北等地明确了创建以核电装备及配套产品为主的核电产业园区,有的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5.
四川核电在中国核电产业版图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核电设计、核电装备和核燃料元件制造、核电锻件研制与生产一直是四川核电产业的标志性名片。2014年7月,四川核电产业联盟成立,这是四川核电产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又一次产业组织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核电的发展,核电配套产业建设已成为时下火热的投资重点,紧邻核电基地的周边地区迅速涌现了核电装备产业园区。核电配套产业作为与核电发展相辅相成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在显现着勃勃生机,海盐·中国核电城的建设在其中更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对于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短期内会对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但从长远来看,相关企业的发展前景仍十分看好。核电装备制造业应加快对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加速产业升级,积极引进、吸收、再创新,尽早掌握配套设备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占领第三代核电技术装备制造的先机。  相似文献   

8.
到2010年,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重要阶段,也是上海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上海制造业仍将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为顺应形势,实现向高科技产业的逐步转型,上海制造业提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核电装备产业的发展将被市政府列入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中的重点战略产业,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主战场,对于上海坚持走新型产业化道路、加快结构升级、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上海核电装备产业发展回顾上海核电装备产业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9.
核电事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中间经历过几次核事故的冲击,但证明其还是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经济的战略能源。我国鉴于能源匮乏且急需调整能源结构的特点,要解决电能问题,目前唯一能工业化规模发展的核电前景利好。核电产业的最终产品是“电”,与其他电源之间并没有差别,互相竞争,因此,今后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直走政策性产业的道路,而应该是逐步走上完全商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核电产业链优化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核电发展的方针已从原来的“适度发展”转变到“积极发展”;发展的规模已由小批量建设阶段进入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的新阶段,核电发展的春天已悄然而至。但我国核电产业链的联系还比较松散,亟待整合优化。本文在分析核电产业垄断性、竞争性、网络性、保密性以及配套半径等特性的基础上,以产业链的视角审视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与制约问题,并提出产业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近期以来,随着核电重启预期的升温,业界对核电装备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者、专家、企业代表在会议、论坛等场合也纷纷表态,对核电装备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产化进程、监管体系的构建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2002年6月23日视察秦山核电基地时指出。核电这个产业是一个高技术战略产业,这个产业是拿钱买不来的,需要我们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这是我们国家核电发展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深刻阐明了人才在核电发展中的作用。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首先要认识核电是高技术的战略产业,  相似文献   

13.
福岛核亭故的发生,冉次引友了人们对核电装备制造业的深度思考,从成本角度分析,核电装备的投入占核电项目总投资制造50%左右;从质量角度分析,核设备的供货质量直接影响到核电厂能否安全运行;从装备水平来看,能否通过核电国产化尽快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取决于核设备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从核电发展的历程看,世界上的核电强国都是抓住了核电技术的研发、标准体系建设,核电设备的研制、鉴定,关键材料配套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以核电站设备成套供应为标志,形成完整的核电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期以来,随着核电重启预期的升温,业界对核电装备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者、专家、企业代表在会议、论坛等场合也纷纷表态,对核电装备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产化进程、监管体系的构建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那么,在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装备业的市场形势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装  相似文献   

15.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不仅给我国核电发展带来了影响,核电装备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冲击.经过两年的调整,我国核电产业走上稳妥健康的发展轨道,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想,核能行业已现机遇良期.这对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无疑也是巨大利好. 核电阵痛期间,装备企业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他们又是如何认识当前核电发展形势的?在核电发展的新机遇期,重振旗鼓的核电装备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两会"期间,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计.  相似文献   

16.
6月1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考察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并专门连线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提出要推动中国核电装备“走出去”,在世界上树立中国制造、中国装备的新形象。可见,中国核电装备与“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自主研发技术一样,受到了总理的高度关注。而在福清举办的“华龙一号”技术推介会上,世界核协会中国区主席傅默然也提出:在“华龙一号”短期内不能全面推向世界核电市场之前,中国的核电装备业倒是可以积极利用世界核电市场的空缺,把中国核电装备首先推出去。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各国核电产业发展道路和核电产业政策的不同,核电项目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别,分析国外核电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对于认识我国核电项目管理的现状和规划我国未来核电项目管理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快核电产业发展八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伴随着全国紧张的电力供应形势和国民经济的强劲持续增长,我国核电的发展形势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将“适度发展核电”的政策调整为“积极发展核电”,并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千瓦的宏伟目标。当前,核电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但存在一些客观制约因素。为加快核电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业》2015,(3):3
日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核电起重设备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被列入辽宁省首批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组建计划,标志着该公司核电产品已形成产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成为辽宁省工业装备领域新名片。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是国家第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制基地,核电设备涉及反应堆厂房起重机、汽轮机厂房起重机等核岛和常规岛起重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近年来,大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作为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起伏涨跌和稳定繁荣,保证电力供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核电作为电力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以其清洁、高效、安全性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成为国家的重要能源战略。为了让读者对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叠问题、前景、对策有一个全面了解,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核电论坛》专栏,约请我国部分核电经济技术专家分别就核电产业、核电设备、核电技术、核电管理、核电原料、核电投资、核电建设、核人才培养、世界核电、核电政策等方面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力图全景勾画我国核电发展态势,预测核电发展前景。本栏目坚持百家争鸣,欢迎不同观点平等参与讨论。本期我们约请了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体改室助理研究员宋昌钰就“我国核电产业现状及成就”和“我国核电发展的新态势”发表自己的看法。宋昌钰主要从事政策与体制发展研究工作,曾主持多项国家及中核集团软科学课题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