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已经20年,今天我们在美丽古老的河南安阳召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建会20周年暨2007城市发展研讨会”,首先让我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对安阳市领导给予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北京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领导、学者和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千亿GDP(国内生产总值)俱乐部”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显著标志。目前,各地已经陆续公布了去年地区GDP的数据。在2002年,中国还只有27个地级(含)以上的城市GDP过千亿。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到了2004年,根据初步统计,在全国286个地级(含)以上城市中已经有44个城市GDP超过了千亿元大关。“千亿GDP俱乐部”的大扩容说明这几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城市经济的发展壮大无疑是其中最响亮的一大乐章。  相似文献   

3.
田建春 《科技和产业》2010,10(7):33-36,82
在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系统中城市规模分布问题研究的文献中,排序—规模原则占据相当的数量,而学者们所津津乐道的则是所谓的城市规模分布的齐普夫法则。分析表明,齐普夫法则只是描述城市规模分布的一个简单的统计关系,一个可供直接的经验检验的假说命题。迄今为止的有关经验研究,只是部分地支持了齐普夫法则。齐普夫法则及其经验研究的最大弱点,在于缺乏一个经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征路上     
《中国经济周刊》2006,(38):12-29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这个不朽的名字,镌刻在中国十多个省份的版图中,构成了独特的长征区域。然而它的意义早已超出这些,它诞生了一个永生的时代精神。正是长征精神,让这个曾经极为贫瘠的区域,焕发新的生机。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号角吹遍,长征区域的近百个县、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形成了特有的城市特色、发展潜力。基于此,我们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长征十大特色城市”与“长征十大潜力城市”,以此象征和表现长征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开启该区域经济腾飞的新长征而喝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4月16日,钦州市在香港荣获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授予的2007年“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城市诚信政府”、“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中国城市合作发展十大范例”四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李楠  李勇 《特区经济》2006,(11):51-52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第一个经过总体规模建立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这一,深圳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因此,深圳虽然发展迅速,但城市生态环境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2010中国城市品牌建设大会”近日在浙江省台州市召开。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品牌研究会发起并筹备的城市品牌系列评估成果——“中国城市品牌榜”隆重发布,“中国城市品牌榜50强”、“中国最有城市品牌建设潜力城市(区县)”同时揭晓。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有竞争力,区域经济就有竞争力;城市强,区域经济实力就强。城市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近年来,栖霞市坚持把加快城市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年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突出特色,科学规划,高点定位,扎实推进,全力打造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化生态型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城市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文化建设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当前科学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一、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观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说到底是发展问题,但社会发展并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发展,也意味着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经济发展状况固然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不是唯一的尺度。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正如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之一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世界著名的规划师沙里宁(美国)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市民的抱负,市长的抱负。在当今中国,围绕城市发展的定位有诸多争论,是发展多样性的城市,还是发展专业化的城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大背景下,为数众多的地方政府更热衷于打造专业化之城。例如,但凡汽车工业有点规模的地方,都在宣称要成为中国未来的“底特律”。上海、广州、长春、武汉、北京、重庆等六大城市,都在谋划成为“中国底特律”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徐志奇 《发展》2003,(4):50-51
从1991年到2000年,甘肃城市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十年间,甘肃省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以上,而全省经济只翻了1.5番,城市经济明显快于全省的平均速度之上,较好地发挥了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平凉市,其次是玉门市,武威市名列第三。它们的速度又都高于14个城市的平均速度之上。但是,和全国,特别是和先进的省市相比,甘肃省城市经济发展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少”、“小”、“低”、“慢”四个字上。少,是指新增设的市少。小,是指城市经济规模偏小。低,是指城市化、工业…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园林城市”和闻名遐迩的“风筝之都”潍坊,参加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山东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城市品牌发展大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支持本次大会召开的潍坊市委、市政府、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华倩 《上海经济》2006,(8):12-14
“锦江之星”、“如家快捷”、“莫泰168”、“宝隆居家”、“24K”、“速8”……一家家经济实用型酒店正在上海酒店地图上展现自己愈加绚丽的风姿。从1996年上海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出现到2006年,短短十年间,仅仅上海一地就已经集合了包括外资品牌在内的经济型酒店近两百家。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和现代服务业的积聚商圈,上海无疑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鞍山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素有“钢都”之称,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五十强城市之列。2001年被国家评定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进入新世纪,鞍山市委、市政府把“经营城市”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与探讨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这一新理念已经收到实效。本刊记者最近就“经营城市”这一话题,采访了鞍山市市长张杰辉。  相似文献   

15.
济源,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是愚公移山的地方。济源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之一。2005年,济源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在推动济源经济快速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城市发展与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形态各异 ,发展模式有所不同 ,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构成和形成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进入 2 1世纪之后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有的容量和发展态势 ,预示着中国内地出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 ,中国内地最有可能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是上海。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规律 ,不仅对于更好实现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共同组织专家座谈 ,讨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问题 ,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尽管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形态各异 ,发展模式有所不同 ,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构成和形成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进入 2 1世纪之后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有的容量和发展态势 ,预示着中国内地出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 ,中国内地最有可能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是上海。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规律 ,不仅对于更好实现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共同组织专家座谈 ,讨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问题 ,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尽管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形态各异 ,发展模式有所不同 ,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构成和形成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进入 2 1世纪之后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有的容量和发展态势 ,预示着中国内地出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 ,中国内地最有可能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是上海。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规律 ,不仅对于更好实现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共同组织专家座谈 ,讨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问题 ,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形态各异 ,发展模式有所不同 ,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构成和形成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进入 2 1世纪之后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有的容量和发展态势 ,预示着中国内地出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 ,中国内地最有可能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是上海。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规律 ,不仅对于更好实现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共同组织专家座谈 ,讨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问题 ,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化大都市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尽管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形态各异 ,发展模式有所不同 ,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构成和形成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进入 2 1世纪之后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有的容量和发展态势 ,预示着中国内地出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 ,中国内地最有可能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是上海。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规律 ,不仅对于更好实现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共同组织专家座谈 ,讨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问题 ,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