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辽宁经济》2012,(8):4-9
辽宁省外贸出口未来将面临严酷挑战"。危"中有"机",面对困难应主动出击,发挥市场"倒逼"作用,借鉴沿海发达省份建设出口基地的成功经验,以现有园区为载体,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带动和辐射能力强、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完善、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出口基地,从而增强辽宁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助推辽宁省外贸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2.
钟霞  傅超 《北方经济》2015,(5):52-54
内蒙古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经过长期经济建设,使资源优势顺利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初步形成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代表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初步形成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产业结构,特别是实现了煤炭开发、电力生产、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体的能源经济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和战略接续基地。内蒙古经济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度依赖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上的,不仅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传统的产业面临着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政策环境等多种约束。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面临一定的冲击,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科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对内蒙古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怎样加快转变?建议提出了五个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穿"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将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工业结构,创新科技体制,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发展型社会新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成熟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要求及总体目标符合辽宁省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折射出辽宁发展的新理念——将更注重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腾出空间。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要求我们正确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传统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基于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和培育经济增长点,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辽宁省信息产业长足进步,信息产业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带动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辽宁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时期是实现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对辽宁省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宁经济》2010,(2):7-11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长远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是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新突破的一年;这一年,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年;这一年,是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一年;这一年,更是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汇聚力量的一年!1月21日至26日,我们迎来了2010年辽宁省"两会"在沈阳的胜利召开。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们满怀激情,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共同谋划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发展大计。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机、再创新辉煌发表真知灼见。下面,请随着镜头的移动,看本刊记者为您呈现的一个立体、生动、鲜活的"两会"。  相似文献   

9.
房山区人大主任、房山区委燕山工委书记、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史全富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深化燕房合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的攻坚时期。基地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相似文献   

10.
李抒望 《宁波通讯》2010,(11):54-56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相似文献   

11.
陈君 《中国高新区》2012,(8):133-135
"十一五"期间,太原高新区紧紧围绕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产业导向,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以产业联盟和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多举措推动富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时期,也是太原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2.
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载体,积极打造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国际化特色产业城市"十二五"时期是绍兴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攻坚期。绍兴将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海不断转变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目前青海特色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因此,要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投入足量资金,推进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篇,全面展示了未来5年中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线图,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快天津老工业转型升级,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和对策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彰武县本不是辽宁省"一县一业"发展的示范县,但其下决心并且有信心把小花生变成大产业,一靠机械化,二靠产业化,力推花生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彰武县花生产业正处于从生产基地、简单加工基地向集生产、深加工、科研和市场流通为一体的综合基地转变的重要机遇期,省、市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精心培育和重点扶持,向打造中国花生产业第一大县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战略,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必要条件,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辽宁省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李效筠  韩红 《辽宁经济》2011,(11):54-55
"十一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时期。期间,辽宁省推出了鼓励发展服务业的系列政策,发挥了较好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本文着眼于辽宁省服务业政策的突破点及成效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快产业发展咨询解读。  相似文献   

19.
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核心的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温家宝总理在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从1996年“九五”时期开始,历经“十五”、“十一五”时期,每次五年规划,都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五年工作的主线或重中之重。15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任重道远。转变发展方式为何如此艰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线",这无疑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会自动带来全面的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则需要我们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下,设立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原则,从市场机制和社会政策两个方面主动推动社会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推动持续性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