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它是“image”(形象),是需要主体的参与和实践检验的事务,“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姿态”(《现代汉语词典》). 国家形象可以通过采取战略方式逐步地、有目的地提高,如通过媒体对外传播自己的积极正面形象、通过官方或非官方援助树立良好的形象.很多国家都很重视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他们通过积极打造对外经济援助的形象、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大连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对于加强历史教育、赓续红色基因,讲好大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创新思政工作、推进铸魂育人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全媒体传播过程裂变化、全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全媒体传播内容娱乐化等现实矛盾。文章提出,通过塑造品牌形象、打造传播矩阵和完善制度机制等实现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连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学校“大思政课”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牛萌萌 《改革与开放》2012,(12):114-115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能够有效运作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和无形资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秉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精髓和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政府形象建设鲜明的“为民性”特点的基础上,聚精会神地抓生产力,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在讲究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加注重行政效率建设,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政府形象,其中效率优先是邓小平政府形象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当今传媒的蓬勃发展为政府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政府形象和传媒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试图指出政府形象在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结合目前政府发展状况,探究促进我国政府良好形象塑造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袁为 《黑河学刊》2008,(2):61-64
建国以来,雷锋是我国塑造和宣传的政治形象人物中最成功的一个。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选择上,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普适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上,主要采取了:“发挥领袖传播的力量,以党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介全方位的宣传,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淡化政治色彩使政治形象人物走向世俗化”等方式。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达到了:“从政党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与政党、领袖的权威;从社会上适时的调节社会风气.实现社会整合;从文化上孕育了一种纪念传统,为纪念文化的构建提供实践基础”的效果。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塑造与宣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董小玉  宛月琴 《改革》2013,(2):88-97
1978年以来,《人民日报》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予以持续关注。通过主流政治文化生态视野下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变迁,即"生存者"形象—"发展者"形象—"融入者"形象,反映对农民工群体的话语意识的建构。党报视野中的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塑造、农民工政策的制定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7.
方秋玲 《魅力中国》2014,(16):286-286
近段时间,“切糕”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新疆人形象的讨论。本文通过系统抽样对“新疆人”新闻报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对新疆人媒介形象存在妖魔化现象。文章旨在分析新疆人媒介形象形成偏差的原因及造成的社会影响。为新疆人媒介形象的提升提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周榕 《魅力中国》2014,(6):316-316
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扮演什么角色,直接影响了危机事件的走向和发展,对于危机的平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介的“应然角色”,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媒介应谊扮演的角色。以公共利益和安全为标准,危机前,媒体应该扮演预警者;危机中,媒体应该扮演沟通者、动员者、监督者;危机后,媒体应该扮演反思者和形象塑造者。  相似文献   

9.
曾慧 《魅力中国》2010,(23):125-125
政府公关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强有力手段,是政府从事管理活动的重要方法,担负着对外交流沟通的使命,其核心内容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本文首先叙述了政府形象和政府公共关系的相关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了政府公共关系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来提出了从政府公关的角度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解决策略。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导入CIS系统到政府形象,几项基本解决策略以及在国际公关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当前政府面临的公共危机管理新问题、新挑战,论述了政府形象在化解公共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政府形象塑造的新模式—政务微博。指出要通过政务微博塑造政府诚信形象,通过选择话题引导舆论导向,通过汇聚民意提升政府执行力。从而以主导性角色积极进行预先防范并有效化解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1.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文章以滁州市为例,阐述了在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实践中,领导者着眼于顶层设计,注重模块之间的互动与衔接,形成整体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独特“1+3”运行模式。针对现阶段影响机关效能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四位一体”全面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门宦制度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而成的具有本土色彩的特殊宗教组织形式,从教义、教法上来看,它源自于苏菲主义学派。他们认为在个人与真主之间有"中介人",并尊奉门宦创始人为道祖,作为崇拜的对象,后继者称为老人家或者太爷,为信徒修行的导师。门宦制度的产生与伊斯兰教教派的分化以及苏菲学派学理在中国的传播是分不开的,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封建社会阶级性和政治性等特征。明清时期伴随着农业传统经济的发展,经堂教育的盛行、穆斯林民族社会阶层分化促使门宦制度的建立成为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它所蕴含的众多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用。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内圣外王"等思想,时至今日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值得人们重新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4.
鲁传颖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1):60-79,156,157
特朗普执政后,保守主义思想的回归引领了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转向。“美国优先”和传统共和党保守主义两种思想自上而下的调整与“黑客干预大选”事件自下而上的驱动共同推动形成了保守主义网络安全战略。联邦政府各部门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了“全政府”的网络安全政策。主要表现为网络军事力量发展更加激进,并且试图突破“主权”限制,通过“持续交手”“前置防御”将行动空间拓展到他国主权范围;网络外交地位明显弱化,美国与主要大国之间网络外交陷入低谷,并消极对待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国土安全防御一改过去“虚大于实”的状况,定位得到了明显提升;信息与通信技术政策成为网络安全战略的新领域,引发了大国之间围绕供应链安全的激烈博弈。保守主义网络安全战略调整能否获得预期的战略收益还很难说,但一系列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单边主义让美国陷入了双重网络安全困境,进攻性网络行动增加了大国冲突风险。对外交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地位的弱化则加剧了国际秩序失范。作者旨在从特朗普政府保守主义网络安全战略调整入手,通过分析其背后的保守主义战略思想源流,并结合网络军事、外交、国土安全、信息与通信技术政策等领域的实际政策调整进行论证,对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战略调整的影响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中国省级官方媒体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倾向信息和企业层面的专利数量和质量信息,经验检验了官方媒体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官方媒体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不仅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的增长,还推动了专利质量的提升;官方媒体宣传能更好地激励政府治理或经济环境相对较弱地区企业的创新,具有典型的“扶弱效应”,媒体宣传提高了弱势企业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使作为公共产品的政府态度和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加大官方媒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更好发挥“软促进”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国内外关于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这为当前进一步加深研究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奠定了基础。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工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泰州市沿江以高港区和靖江市为主。泰州沿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色: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致富农民成效显著;集中居住区初具规模,农民积极性很高;政府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特色鲜明。泰州沿江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集中区布局超前意识缺乏,易引发潜在问题;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政府财政扶持压力过大;城市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泰州沿江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思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Prior to the 1997 financial crisis, the Korean economy had based its growth policies on East Asia's economic catch-up model which was based mainly on the Japanes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However, the events that lead to the 1997 crisis and the changes instituted in the Korean economy after the crisis have put to question whether the traditional East Asian growth model will continue to be viable. This paper examines two alternative models of development, namely the “Anglo-Saxon” and the “Continental European” models, and evaluates their relevance for Korea's futur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Despite many common features these models share, they are also quite distinctive with regard to their treatment of the labor market system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By focusing on the model's capacity to expand employment and to provide sustainable growth as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it is suggested that Korea should follow the “Anglo-Saxon model”, at least in the short- to medium-term. In comparing Korea's economy with other advanced economies when they were at the similar stage of development, it is found that Korea's growth potential lags behind that of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Germany, Finland, and Ireland. The efficiency of Korea's investment is found to be only slightly better than Japan while it is inferior to all other advanced economies. 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Korea is apparently moving toward the “Continental European model”, with the Korean government increasing its own size and plans for further expenditure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welfare. However, in order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significant job cre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Korea should switch its direction and adopt the “Anglo-Saxon model” as soon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黑河以举办"中俄文化大集"为契机,搭建特色平台,不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的实施,确立了对俄文化交流"桥头堡"和"枢纽站"地位,使黑河的知名度显著提高。内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对塑造黑河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已经不再强调军民分离,而是确立了"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并重、优先考虑国防需求"的方针,并开始建立和健全军民结合型的管理体制,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国防工业军民结合模式的发展将为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