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遥  白丽 《饭店》2004,(1):27-30
分时度假开发商与交换公司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两者不可或缺。“交换”为分时度假产品增加了新卖点,解决了许多消费者不想永久地在同一个地点度假的问题。交换是推动分时度假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推动这个产业走向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分时度假产品及其营销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丹 《商业研究》2002,(14):119-120
分时度假产品是指开发商出售给消费者的一种度假地房产分时使用权 ,它可以用来进行交换 ,并且附有专业化旅游服务项目和其他专业性服务。分时度假不仅是度假房产权形式上的一次创新 ,也是度假产品经营模式上的一次创新 ,必将影响和改变人们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念 ,是对人们旅游度假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上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末,分时度假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消费概念进入我国市场。国际分时度假交换机构对分时度假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目前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制约了分时度假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发展分时度假必须结合国情,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旅游休闲新概念--分时度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分时度假的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欧洲,于70年代初被引进美国:即把一个酒店(度假村)中的一个住宿单元(如一间酒店房间)的住宿使用权分成若干个周次.然后,将该使用权按一定期限(如10年)卖给消费者.国际分时度假交换允许购买者将其在自家酒店(度假村)购买的使用权在任一年与隶属于RCI(全球最大规模的分时度假交换公司Resort C ondominiumsInternational)分时度假全球交换网络中的任何一家进行交换.也就是说,你花一定的钱(比平时住宿肯定便宜得多)在任何一家已加盟RCI的酒店(度假村)买得10年(每年一周)的住宿权,那么每年的这个星期你就成为这间酒店房间的主人,但一个酒店再好,也没人愿意10年里在同珍上地方度假.  相似文献   

5.
郑海 《中国科技财富》2010,(12):364-365
90年代,分时度假进入中国,至今,已发展了十几年。分时度假在中国的销售,由于后续服务不到位,个别代理商违规操作等原因,其市场规模不成气候,其发展也不尽人意。所以本文研究分时度假在中国发展的困境的原因,国外分时度假对我国的借鉴的启示,最后对我国分时度假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分时度假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时度假产品进入我国后,近几年发展快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价格偏高,法规制度缺乏,购买者在产品的交换空间上受到限制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健全法规、建立带薪休假制度和国内分时度假网络、集团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分时度假产品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姚遥  王力锋 《饭店》2004,(1):34-35
针对分时度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及与酒店业的契合。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北京中安达旅游度假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昌东先生。一说起分时度假,徐昌东董事长便兴致盎然,与本刊记者聊了开来……  相似文献   

8.
孟洁 《消费导刊》2009,(18):6-6
分时度假是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兴的饭店营销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推行分时度假的发展现状,接着文章就我国推行分时度假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最后展望分时度假对我国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邹晓峰 《商业时代》2013,(10):132-133
国内分时度假难以有效发挥休闲度假的消费功能,其原因是消费信用问题。本文以分时度假的期限为起点,突破消费品信用分析界限,基于分时度假交易与交割时间点不同步,呈现出的类似期货期权的衍生品属性,分析得出分时度假主客观违约都甚于普通消费品,甚至比金融工具还要严重。因此,分时度假的消费信用难以用普通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借鉴金融工具的信用保障措施,才能真正解决分时度假特殊的消费信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步增大,度假休闲已经成为了人们释放压力、消除疲劳的重要方式。本文首先对分时度假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结合沈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给出分时度假理念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为今后沈阳乃至全国的分时度假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分时度假’是什么?‘分时度假’是梦,是让你美梦成真的东西,带你周游世界,让你饱揽世间美景,尝尽天下美味,享受世间无尽的快乐。"如此引人心动的广告词,让数以万计的消费者满心憧憬地与"分时度假"销售者签订了购买协议,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纠纷和投诉不断。2006年,仅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消保科及朝阳区消协,就接待消费者关于"分时度假"的投诉高达百余件。"分时度假"在国外已存在几十年,在美国大约70%以上的家庭都购买"分时度假","分时度假"进入中国市场后缘何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特殊的度假旅游产品。分时度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立足于国内外分时度假的实践,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昆明分时度假产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昆明分时度假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春雪  李洁 《市场论坛》2011,(10):83-84
作为一种特殊的度假旅游产品。分时度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立足于国内外分时度假的实践,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昆明分时度假产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昆明分时度假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邹亮 《市场周刊》2003,(12M):47-49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品结构也发生着不断变化。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环境和形势,分时度假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成为业界探索和学讨论的焦点之一。本将就分时度假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上,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借以为分时度假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时度假产品本土化发展中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玲 《商场现代化》2007,(29):124-126
近年来,分时度假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在我国的度假旅游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分时度假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应,把握其投资价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文针对分时度假发展中存在着旅游消费观念制约,价格与国内消费水平脱节,分时度假产品市场信用制度的缺失等问题,相应提出分时度假本土化发展中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开拓分时度假市场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元春  徐国飞 《商业时代》2005,(8):71-71,80
本文首先论述了分时度假的涵义及我国分时度假的发展现状。进而针对分时度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时度假引入我国酒店业已有许多年了,但在其发展历史以及概念内涵等方面一直存在诸多误解.本文介绍了国际分时度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澄清了与分时度假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总结了国际分时度假发展中有益的经验,以期促进我国酒虐分时度假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大连作为北方沿海重要旅游城市,开发分时度假这一旅游产品,其优势在于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并且带薪休假制度不断规范、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大连市发展分时度假提供机会。但大连市发展分时度假面临着旅游度假产品单一、营销宣传力度不够、有明显的旅游淡旺季等劣势,以及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信用体制不完善的威胁。大连发展分时度假应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实现跨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1983年,徐昌东怀揣40美元出国。2000年,他带着巨大财富回国,创建中国第一家作为具有国际旅游度假概念的北京中安达旅游度假服务有限公司,并成为分时度假在中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种全新的休闲旅游方式——分时度假旅游,开始在我国登陆。国内首家引入分时度假旅游方式的北京中安达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电话:010-64424674),日前与湖北襄樊市政府正式签订协议,在这个市兴建首家分时度假村。分时度假是一种20世纪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