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4,(7):122-123
作为国际广告公司的突出代表,日本电通广告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中国市场获得显著成就,借助成功的本土策略,电通不但代理了许多著名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而且也与不少中国本土品牌有深入合作,国际品牌及国际4A广告公司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如何推进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  相似文献   

2.
沈天澜 《广告导报》2004,(7):147-148
作为国际广告公司的突出代表,日本电通广告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中国市场获得显著成就。借助成功的本土化策略,电通不但代理了许多著名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而且也与不少中国本土品牌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3.
电通广告是国际大型广告集团,其在品牌传播上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瞩目,在中国也成功地实现了本土化动作。日本电通总部执行董事镜明在国际广告业界具有很高的声望,并对中国广告业发展长期关注,做好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电通广告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从电通公司进入中国开始,就把符合中国市场的要求与先进的媒介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作为我们服务客户的理念,当然这包括国际客户也包括国内本地的客户,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内客户选择电通来提供服务。在中国发展,电通一直十分重视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因为中国媒介市场与广告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央电视台的特殊地位。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广告公司,电通在中国广告市场耕耘二十年,对营销一向有独到的见解。当下,随着媒介环境、消费者的变化,中国广告市场无疑也在发生变革,那么企业、媒体和消费者究竟在怎样调整,电通又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陈俊良 《中国广告》2004,(7):172-173
解决全球化专业标准与本土化差异的冲突一般来讲,国际品牌在全球不同的市场执行同一个运作模式。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必须要使用一套适合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的一套系统,只有这样才是国际化。它往往不会一个国家建立一个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在各国都百分之百适用的完美标准,这样就在国际化标准与各地的本土化差异之间出现一个深层次的冲突,造成国际品牌在他国市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症和标准缺陷。具体到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广告投放上,这个缺陷最明显的就是在数据化评价标准的应用上。在中国市场国际品牌沿袭在西方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告》2014,(9):110-113
正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学广告专业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中日广告教育的交流和了解,2014年7月4日至5日中国教育部与日本电通公司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举办第四届"电通·中国广告教育高端论坛"。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的近百位广告专业一线骨干教师与电通公司的著名专家出席了此次论坛。主办方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陈盈晖副司长、电通公司岩下干执行董事,承办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曹士海副秘书长、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蒋卫明副主任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这也推动了对现有品牌平台的一场思考变革。是严格遵从全球标准进行策略性管理,还是根据新市场定位进行本土化调整?这个富有挑战性的矛盾在中国这一高度多样性市场中显得尤为突出。国际品牌该如何加强与本土市场的联系?品牌更应注重识别的统一性,还是根据目标市场做本土化改良?  相似文献   

9.
离忠 《广告导报》2004,(6):27-27
广告是个外来行业,几乎全世界的广告公司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就是帮助客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品牌及产品在市场推广上进行创意性的表达。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不仅带动了具有后起优势、代表着先进营销模式的国际品牌进入本土市场,同时也推动了具有当地资源的本土企业不断崛起,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国际品牌本土化及本土品牌国际化的潮流;而这一趋势正不断推动着广告行业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简单的物理渗透走向有机的化学融合,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庞大的广告运动和多层面的市场区隔,给广告公司之间、媒介购买公司之间、公关公司之间、以及本土与国际公司之间都创造了各自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0.
刘军辉 《中国市场》2011,(36):107-108
如何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真正实现"走出去"的目标?联合利华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如本地化、社会管理、分销管理、广告投入等,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史吏 《广告大观》2007,(9S):85-87
改革开放50年来,国际品牌越发看好中国市场,先后进入中国,为中国人的生活注入了更加新鲜的消费元素。 几年前,国际日化巨头宝洁开始投放央视招标时段,开启了国际品牌与央视紧密合作的时代。随后,联合利华、KFC、高露洁等国际知名品牌竞相“入住”招标段。在国际企业的本土化进程中,央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众多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首选传播平台。 2007年,借助中央电视台这一战略性合作平台,宝洁、KFC、高露洁、一汽丰田、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继续精耕细作全国市场,不断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DOUBLEA、雅芳等更多新的国际客户在本土绚丽绽放,推广品牌形象,拓展品牌疆域。 2008年,奥运在中国,国际品牌也在中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贾枭 《商业研究》2004,(17):174-176
地区之间化的差异,使不同地区的消费对同一广告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重视地区化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广告活动是许多国际品牌本土化的广告战略。国际品牌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依照中国消费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化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化中的表现元素,有效地传达了产品信息。树立了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观》2007,(10S):36-37
日本电通公司80年代初就开始涉足中国广告市场,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跨国广告公司。在27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它不断进行多次的战略调整和结构重组以适应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这些变革的举措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企业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许多大公司来到中国成立分公司,与中国企业合资,生产了标有国际品牌的优质产品.国内生活水平提高使消费者热衷于购买国际品牌的产品,中国的市场逐渐被国际品牌占领.因为国际品牌的商品具有消费者认同的"质感".这种"质感"是将企业诚信、品质、服务、广告完美的结合成为一体,这样的商品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而本土品牌的消费者大量流失使本土企业危机重重,要想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接轨就需要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电通最近"动静"不小。持续5年的"中日广告教育交流项目"刚刚结束,"中日营销研究交流项目"又立即启动了。而且,电通在中国的广告代理业绩也相当可观,甚至争取了相当数量的本土客户。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日本电通中国总代表山村正一先生。问:山村正一先生从事广告的经历?答:我从事广告至今已有35年了,自从1967年改制以后一直做客户服务的工作,1996年来到中国,就职于北京电通。现在电通在中国有两个系列,一个是北京电通,另一个是东方日海,在全国有8个办公地点,大概有150名员工。在日本的时候,我主要做的是客户服务,做得最久的是日本的雅马哈,另外也还有麦当劳、朝日啤酒等。以前做的一直是日本国内的客户,当年来中国的时候既不会英文也不懂中文,一下子就过来了。中国的电扬是日本电通和美国的扬必凯合作的公司,它也属于电通系列,但它不属于电通管辖,它有一部分 WPP 的股份,电通的出资比例占33%。现在 become3是我们的一个新的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2001,(6):33-37
新的世纪已来临,WTO即将到来,现已进入21世纪全球化营销时代。国际品牌的本土化,本土品牌的国际化已是国内外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作为一家品牌传播公司,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国际及国内品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强势品牌,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及有能力迎接这场挑战。  相似文献   

17.
袁潇 《广告大观》2008,(12):116-118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2008年10月,中国教育部·电通广告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第三届中国广告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南京东郊隆重开幕。研讨会间隙,记者采访了与会的日本电通公司的“三巨头”——日本电通株式会社常务董事中本祥一、日本电通株式会社董事松岛训弘以及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企画战略本部长冈崎茂生。三位就电通发展、中国广告业未来、新媒体对广告业影响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圈内圈外     
株式会社电通与中国教育部、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六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于8月31日在北京正式签署了电通公司创立100周年纪念事业——"中日营销研究交流项目"的协议。该项目是电通创立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从2001年至2004年为期3年,目的是通过广告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和经济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据悉,该项目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电通联合广告讲座"、"电通新留学研修制度"、"中日企业交流研讨会"、"协助吉田秀雄纪念事业财团的委托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将有效促进双方广告业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双方广告人及广告教育人士的业务提升。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杨培青、电通公司社长成田丰等广告界著名人士出席了本次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如何培养品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 ,经济逐步走向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培养品牌竞争力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成功经营的保证。跨国公司在经营国际品牌的同时也应积极培育本土品牌 ,实现国际品牌本土化。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悖论:后殖民语境与广告的全球化/本土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惠冰 《中国广告》2002,(10):63-65
"全球化"一词源于英美语系,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布热津斯基的"网络外交"直到管理学革命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全球购买中心"。"广告全球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理论支点是:国际品牌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进行广告表现及传播时,其广告策略、表现方式、品牌个性形象甚至品牌名称的界定。都采用统一化战略。"本土化"则与民族文化的认同相关联,"广告本土化"的理论支点是:各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国际品牌在进入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广告表现和传播时,其广告策略、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