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向世林 《湖南经济》2003,(10):10-11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2.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3.
曾波  鸣秋 《湖南经济》2003,(10):14-15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4.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5.
林凌 《湖南经济》2003,(10):12-13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6.
李志春 《湖南经济》2003,(10):18-20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7.
李志春  唐彦 《湖南经济》2003,(10):16-17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8.
沈卫  张雪峰 《特区经济》2005,(1):179-180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城市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大城市的人口因为寻求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在农村租赁土地建房的现象。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54.5%的城里人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昕城市富裕的人到农村居住,不仅给村民带去了经济财富,也给村民带去了现代文明,应当得到鼓劢。但是,由于城里人到农村没有任何限制,租赁者正在蚕食农村本来就运行维艰的公用设施,  相似文献   

9.
陈少晖 《开放潮》2005,(2):22-23
地处闽东山区、人口不足20万的周宁县,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口竞高达6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在上海创业的人数达5万人,创办大小企业4000多家。2004年,在外企业完成销售总额达40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我们姑且将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周宁模式”。因为周宁人的做法使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0.
张枫霞 《西部人》2003,(8):38-40
农村人大批涌向城市,是因为城市里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如果农村需要城里人,城里人为什么就不能去那里打工?而这个打工的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的剩余富余劳动力将大幅增加,依靠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难以改变贫穷的现状,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劳动就业率,是政府目前极为关注的话题。玉林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以劳务输出为重点的劳务经济,它是着眼于“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双促”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第一代农民工,少数人最后成了老板,将自己的家庭带进了他们向往的城市高楼里,多数还是返回了各自的土地上,现在依然躬耕在田野;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进城的第二代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中打拼,为了生活的梦想不肯松手,而有的人也开始怀疑:城市究竟能给予他们什么,能将他们带向何方?打工经济跨越20多年,他们怎么还不是城里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因为他们的加入充满了蓬勃朝气。虽然他们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用自己所学到的合作经济理念以年轻人少有的耐心慢慢灌输到农村、农民中去,正是因为他们的引导,才让更多的农民看到了农村经济的未来,坚定地沿着合作经济的道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这代在计划经济中长大的人,脑子里大多有这么一种印象:经济的发展,往往要付出道德的代价。比如,农村人比较淳朴,城里人则比较刁滑。许多人甚至会有今不如昔之叹,把当  相似文献   

15.
大人在工厂上班,小孩在学校上学,节假日开着车探亲访友,他们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从打工仔到负责人,陈应初们在城市的舞台上追逐着梦想……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重点是收入问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发展劳务经济增收。近几年,澧县农村劳务输出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年收入约8~10亿元,去年仅人均务工收入就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6%。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完善服务体系,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今后凡是农民外出务工,要为他们保留耕地承包权,免除劳动积累工,财政补贴培训费,解除…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希君 《发展》2006,(9):22-23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目前,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1.39%,高于全国58.23%的比例,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60万人,每年还以40万人次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8.
他们生活在农村,几乎家家有私家车;他们称自己的家乡为“村子”,却从来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他们虽是农村户口,却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9.
拿什么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农民工,不少人的眼前立刻会闪现出这样的情景:追着老板讨工资,扛着大包挤火车,成群结队地蹲在街上乘凉,横七竖八地躺在路边过夜。他们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汗臭味常常引来身边人的侧目;他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流浪到又一个世纪,见证了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但这里的万家灯火却离他们很远。尽管生活在城市,他们却始终不是“城里人”。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总数要在1.5亿以上,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打工,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如果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城市相对富裕的资本和转移出来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几代中国农村人的梦想.加快镇村联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帮助农民兄弟实现这个梦想的实际举措.6月18日,九江市在修水县、共青城市召开镇村联动建设现场会,作出了《关于加快镇村联动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决定》,农村人过上城里人一样生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