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音     
我只想说三个字你疯了。 ——在烟台举办的阳光100财富中国系列活动上有企业家问“你看看现在还有什么有潜力的行业可以投资的”,郎咸平如是回答。郎咸平认为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太顺了,中国经济增长太成功,因此企业家只有个人的艰辛的奋斗历程,全中国的政府官员、企业家没有一个人经历过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2.
一、贸易货栈的历史沿革贸易货栈是居间性的商业组织,主要从事商业劳务活动。它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的西汉就出现货栈的萌芽。《史记·货殖列传》说到的“节驵会”,据《史记集解》:“驵,马侩也”。驵会是说合牲畜交易的人。驵会这类居间商人,自汉以后逐步发展到各种买卖。唐代称为牙郎、牙侩、牙人、牙子等。一说“牙郎”本作“互郎”,唐朝人写“互”的异体字“(?)”同“牙”字相似,后来把“互郎”作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0,(24):18-18
郎咸平无疑是当今国内最红的“学术明星”。 本刊在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宁波连续举办了5场郎咸平的讲座,场场爆满。无论是官员、企业家,还是其他听众,都竞相与郎咸平合影。  相似文献   

4.
《华商》2011,(7):70-70
6月29日,600多名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齐聚常德柳叶湖畔,聆听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关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演讲,这是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的第八届企业家论坛暨“武陵上酱大讲坛”中的一幕。  相似文献   

5.
应当善待什么样的企业家? 进入八月,一场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争论正轰轰烈烈地展开。争论的发起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从痛斥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出发,进而提出“国有胜于民营”,直至质疑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必要。 郎咸平的“发难”在经济学界激起巨大反响,支持者有之,反驳者亦有之。在反驳郎咸平的声浪中,张维迎的发言最  相似文献   

6.
《成功营销》2010,(6):114-114
目前,由东方出版社主办的“郎咸平百家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举行。近百家媒体、众多企业家等齐聚一堂,探讨郎咸平新书《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相似文献   

7.
金少策 《浙商》2009,(3):87-87
无意之间,姜际春的成功路径给危机之中的中国企业家树立了榜样。“姜先生的成功给我们浙商带来了新思维,就是从过去的简单制造走向整合产业链,未来就是产业链整合的时代。”颁奖嘉宾郎咸平现场点评姜际春的发展模式。此时,这位在海外创业达18年之久的温州人竟然有一丝“腼腆”。  相似文献   

8.
王福生 《商界》2004,(10):22-23
拥戴他的人称他为“郎监管”、“郎教授”,反对他的人把他叫做“郎瘟神”、“经济学界的拉登”。那么,究竟谁是真理的代表?谁又在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相似文献   

9.
刘云  祖华 《国际市场》2011,(7):24-27,10
引用郎咸平教授一段话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新著《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中说,不仅是在生产出口消费品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工资很低,企业家们也非常辛苦,很多企业家说,他们是在替工人打工,每天晚上12点才能睡觉。因此,企业家也好,工人也好,大家都很辛苦。  相似文献   

10.
赵民 《中国工商》2003,(8):78-79
如果说,“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健康规律”的第一个层面“中国企业家的快乐指数和中国企业的健康指数”反映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家与企业的短期的内在相关性,那么第二个层面“中国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中国企业的文化健康”,反映的则是个中国企业家与企业的长期的内在相关性。这一层面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达一亿人以上,民营企业家在防治“非典”的战役中责任重大。自全国工商联发出“民营企业家投身到防治‘非典’战役”的号召以来,各地民营企业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起来,各地民营企业家纷纷捐款捐物,群起抗击“非典”。  相似文献   

12.
“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说这话的是一个外国老板,时间是1985年。当我们在21世纪,面对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国际性知名产品“贫牌”等诸多困扰时,特别是在企业体制改革已到了生死时速的境况下,回头再来体会这句话,的确是耐人寻味: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什么使我们的企业家在缺位?中国企业家能否成为“资本家”?  相似文献   

13.
刘亮轩 《中国工商》2004,(7):128-132
喧闹一时的“杨斌事件”.今年爆发的“铁本事件”,都让我国民营企业家饱受各方责难,我国的民营企业家不乏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但频频发生的触雷事件凸显了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家严重缺乏“法律风险”和“法律边界”意识.结果他们走的每一步棋都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地雷。  相似文献   

14.
《商界名家》曾做过《中国企业家生态警示录》的专题报道(见《商界名家》2003年10月号),对“转型时期的企业家之死”、“中国企业家非正常死亡”、“中国民营企业家生态现状”等方面均有详细披露,业界反响强烈。而让我们痛心与不安的是,在2005年的头3天,又有赵恩龙、徐凯两位民营企业家以“自杀”这种极端方式先后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再次向我们凸现了民营企业家生态问题的严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5,(2):57-57
由香港商报主办的“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与中国国力崛起”论坛暨《中国力量》首发式,2004年12月16日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来自浙江、香港及海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与中国国力崛起”这一主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竞争力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应该是符合中国文化里“熬”的特征——老板是“熬”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孙大午,这位保定徐水县的农民企业家,养鸡起家、亿万家产、性格耿直、因“非法集资”一事为众人所知、建造桃花源的梦想……颇带有些传奇色彩。驱车从徐水县城到大午集团的所在地郎五庄,来自徐水县城的司机给我们当起了大午集团的临时导游,其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8.
邢文祥 《商业文化》2005,(7):120-120
参加“中国CEO俱乐部华东地区企业家西部行”东西部企业家高层管理论坛,给我的讲演题目是“中国民营企业在西部开发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9,(16):128-128
张阳平,1974年生,杭州导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董事长,曾获“中国诚信企业家”、“中国十大改革创新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今天,由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全国商业企业家活动日”和“中国商业高端论坛”在上海如期举行.这次活动是全国商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商业企业家的一次盛会。出席这次活动的有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各地商业企业家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会上,将表彰第五届“全国商业优秀企业家”、颁发首届“全国构建和谐商业杰出贡献企业奖”。围绕“创新、和谐、发展”的主题,政府部门、商业企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商业发展。我谨代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对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企业家以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