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红树林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类型,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因为人为及其他原因的破坏,我国沿海的红树林面积和资源正在逐步减少,现有部分红树林已处于退化状态.文章通过调查近几十年红树林减少的面积以及变化,对红树林的生态恢复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业界动态     
正海南首个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正式开放8月23日,位于澄迈的海南首个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富力红树湾以"红树秘境筑梦海南"为主题召开盛大新闻发布会。湿地公园依托2200亩红树林珍稀生态区域,以生态和谐为主题,适度结合旅游、科普等公共活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一个集科普、环保、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4A级生态休闲景区。据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或河口的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它是抗击台风的"海上卫士".本文调查与分析了两例典型强台风对文昌八门湾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风对红树林的致灾影响主要体现在倒伏、 折杆、 倾伏和折枝等方面;(2)台风对红树林的致灾程度与红树植物的树种、 高度、 分布位置等均有较密切的关系.树种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海桑和海莲,台风对海桑的损害率达到近50%,对海莲的损害也达到40%.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台风致灾影响的红树林保护办法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广东深圳湾凤塘河口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6种,在种类组成上,菊科植物最有优势,有8种;来源地分析发现,有21种起源于美洲。草本和藤本外来植物中大多数生长在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大的生境中,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治理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生境改良和乡土植物的生态恢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河道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废水大量排放入河道,引发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发生致使生态系统满目疮痍。应用生态修复理念修复受污染的河道水体,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其水利功能。本文基于生态修复理念,阐述河道水体治理工程,为从业者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14):55-56
合浦沿海采石场数量繁多,生态破坏严重,对周边红树林、鸟类等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从合浦沿海废弃矿坑的实际特点出发,提出以构建藻—虾—梭鱼—海参立体养殖体系为手段的矿坑生态修复新途径。通过合理混养,形成环环紧扣的食物链,减少残饵残渣,减轻底质污染,有效净化水体,抑制养殖水域富营养化,避免二次污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统一。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承载力指湿地区域系统的自身调节以及自身维系的特有功能,环境系统与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供给的能力,并且能够抵御该区域内的外来因素干扰的能力。本文将湿地承载力指标分成生态弹性度选取了均具有代表性的15个指标,对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及植被、生物情况良好,湿地保护措施较得当的状态,体现了目前整个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仍处于良好状态,其在自我修复能力及在抵御外界干扰能力方面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基本上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湿地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近年来,随着水体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于修复受污染的流域水体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水体修复标准化领域,湿地生态系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卓越的水体净化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染物、提供生态服务、维持生态平衡。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在流域水体修复标准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旨在系统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在流域水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以加深对湿地生态系统在水体修复标准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效果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蕾  李丽 《民营科技》2011,(8):245-245
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刘骁 《价值工程》2012,31(17):53-54
福田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大道与益田路交汇处,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城市中心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本文介绍了枢纽工程概况及设计特点,分析了枢纽工程概算编制的难点,论述了枢纽工程概算的控制措施,为大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概算控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世界上唯一位于市区的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随着深圳市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趋于脆弱。不少学者已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以及系统的修复和重建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从居民感知的视角对城市化认同度及湿地资源环境评估的研究在国内较少见。研究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对保护区周边居民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居民存在环保意识强、环保知识弱、对城市化社会认同度高、对现状满意度低的结果,为城市的经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的河流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本文对国内外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着眼于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城市河流景观规划理论研究、重大河流治理项目实践、城市河流景观规划中生态修复设计等几个方面归纳;提出国内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以期推动国内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多角度的纵向深入研究,同时也是对国内众多河流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或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晓丽  李大生 《价值工程》2011,30(32):94-94
辽阳市太子河城市风光带工程是辽阳市重点工程,是开发河东新区的第一战役,风光带内的景区建设十分关键,工程建设将由过去单一的防洪工程转变成集防洪、景观、人文、休闲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后将促进辽阳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中水系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中的关键因素。同时,“公园城市”理念提出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强调生态基底塑造是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论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建设为例,探讨在“城市双修”与“公园城市”两种理念导向下水系再生与修复的方式,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和河道修复、冲沟修复工程,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格局,为公园体系规划提供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16.
王稳江 《价值工程》2014,(24):92-93
水资源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成为工程规划中一项重要工作,杨凌示范区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杨凌的基础,首先通过对该区已有水资源工程和解决该区缺水的规划水资源工程现状调查,并对其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其次以该区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需要对农业节水改造工程和渭河生态景观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最后针对供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特征,提出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及监督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生态水系河道截污工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家波  IJi  o 《价值工程》2014,(4):108-109
城市水系是城市生命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的目标任务,根据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目标要求,2008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提出郑州市生态水系河道治理8项任务,为确保河道治理后的效果,按照治河必须截污的原则,需配套建设沿河截污管道,并解决其污水排放出路问题。本文通过须水河、索须河、魏河、贾鲁河、金洼干沟、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等配套截污工程方案简介,对生态水系河道截污工程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陈成明 《价值工程》2012,31(33):60-62
通过水质预处理、水生植物修复、微生物净化、增氧和提水、人工浮动绿岛、人工湿地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各项生态修复工程对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的养殖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使治理后的TN、TP、NH3-N、COD等各项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水要求,农庄的水质、水体景观和养殖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这一套综合的生态修复工程为休闲农庄的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一套可参考借鉴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张阔  孙南竹 《价值工程》2010,29(33):137-137
入海口是沿海城市独享的特殊场所,对于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种拥有多河口的沿海城市来说,河口滨水景观特色及开发特色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江涛 《企业经济》2012,(7):189-192
深圳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城市面貌既有雄伟壮丽的景观,也有杂乱无章的城中村,更有宝安、龙岗两区大量无序建设的农民房和村建工厂。本文分析了深层次地推动深圳城市建设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深圳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是如何不断改革、创新和演进的、深圳具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进而分析了深圳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