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生态文化从深层解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深刻指导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长期以来,高校的生态文化培育工作存在着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高、培育内容和方法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生态文明的发展关键在于文化的"绿色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生态化。文化引领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高校应深入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大学生的生态文化培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提升其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全球化、科技滥用、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显得更为重要。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当前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生态价值观念、绿色行为方式和生态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3.
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上狠下功夫:加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平台;注重生态校园的建设,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自觉是一个将生态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建设过程,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规范生态行为,倡导生态价值,繁荣生态文化。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还存在着生态文明自觉意识尚不到位、宣传内容和普及面尚不到位、主动参与的局面尚未形成等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学校通过第一课堂的教学创新、第二课堂的潜移默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等高起点、深层次、多角度地建构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促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制度等社会原因的制约、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影响等原因,导致大学生文明意识淡薄。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路径:大学教育是主体工程,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社会教育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态度、行为等状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通过对上海6所高校572名学生的调查可知,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深入,存在"知行不一",生态文明行为仍存在缺位。基于大学生目前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高校迫切需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最终达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7.
高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高校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提供决策咨询,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先进生态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服务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等几个方面。而高校要发挥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就应该积极融入并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应用型人才,提高科技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水平,发挥专家学者知识和智力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咨询、规划和生态文明管理,大力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普及。当代大学生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组织——高校环保社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高校环保社团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本文针对当下高校环保社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唤醒全社会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作为中坚力量,更有权利、有义务为生态文明建设付出自己的坚实力量,因此需要儒家传统生态思想作为理论支撑去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所倡导的生态理念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等待着高校及新时代大学生深度挖掘,以此增强其生态道德教育能力。"天人合一"作为其理论基础,积极倡导尊重自然、仁民爱物、勤俭节约等价值观念。将儒家"天人合一"优秀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不仅能为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提供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进而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手段和途径。本文在对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联系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要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1.
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对高校来说势在必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宗旨,培养具有生态自觉和生态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生态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当前,大学生对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些盲点,对一些常识性问题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应引入生态审美教育、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生态消费参与意识来强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永续发展"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大批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新型的具有生态文明伦理观、素养和相应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实施的工程类本科培养计划需要做相应的修改,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加强工程类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表现为共生性特征。首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为大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特定环境: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其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发展具有天然合一性,主要表现为二者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方略、动力来源、建设内容和实现路径六方面具有天然的合一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手段和途径。本文在对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联系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要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6.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文章以河南省高职院校为样本,对在校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在总结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消费动机、培育环境、知识结构体系、培育方法等途径来改善高职女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现状。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内在的、必然的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路径选择。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生态文化,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传统中已然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因素,是品位很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富矿,值得认真发掘、整理和传承,从而构建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崭新的生态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构建生态文化的基础,提倡节约是构建生态文化的根本,必须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构建生态文化,重视文学艺术作品在普及生态知识建设生态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尊重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尊重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8.
农类院校特色校园生态文化的建构表现在"应时、取宜、和谐、节用"四个方面。"应时"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人地关系的科学梳理;"取宜"是表现在实事求是、因地取宜的发展观,相地之宜、相地阴阳的理念;"和谐"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节用"表现节用裕民的农政之道,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需要牢固树立的一种生产观和消费观。福建农职院在特色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坚持在绿色生态文明的视域中积极探索,从识别系统、活动建设、平台搭建、校园宣传等方面同时发力,建设具有农类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简论右玉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山西省右玉县经过六十年的“绿色长征”,形成了强大的生态文化。右玉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执着绿化,咬定青山不放松;勤政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创新思维,生态建设产业化。在不断培育这种生态文化的过程中,右玉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工程类本科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永续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大批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些工程技术人才应当具有生态文明伦理观、生态文明素养和生态文明建设专业技能。因此,我国高校现在实施的工程类本科培养计划需要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以适应当前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论文对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公共课、工程类本科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